摘要:当我第一次穿越青杠古驿站,步入武隆区沧沟乡的大田古村落,晨曦正洒落山间,将青山染成一片金辉,溪水在阳光下跳跃着银光,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眼前是百亩碧波荡漾的稻田,宁静而丰饶,这便是我心中久仰的沧沟大田。2025年一个夏日清晨,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几年未见,大
当我第一次穿越青杠古驿站,步入武隆区沧沟乡的大田古村落,晨曦正洒落山间,将青山染成一片金辉,溪水在阳光下跳跃着银光,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眼前是百亩碧波荡漾的稻田,宁静而丰饶,这便是我心中久仰的沧沟大田。2025年一个夏日清晨,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几年未见,大田的变化令人惊叹。
此时的大田,荷塘如画,满目清丽。层层叠叠的荷叶如碧玉盘般铺展于水面,粉红、雪白、淡紫的荷花错落绽放,宛如天工织锦。花苞含羞待放,盛开者亭亭玉立,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蝴蝶翩跹起舞,蜻蜓点水轻盈,整个荷塘生机盎然。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晶莹剔透,折射出七彩光芒,仿佛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舞台灯光。
入口处的小山坡绿草如茵,柔软厚实。中央“风引莲韵·驿路廉行”八个米灰色大字庄重醒目,左侧“风正武隆”的红色印章格外提神,上方“大田·湿地人家”蓝字行书流畅温润,下方副标题清晰标注此处为廉洁文化示范基地。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静卧一旁,象征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这一切构成了一本无声的“巨著”封面,引领人们走进其深邃内涵。
进入其中,冬日记忆浮现:枯荷遍布田野,金黄卷曲的叶片承载着生命轮回的力量,如同一幅厚重油画。如今文竹成排环绕荷塘,为这幅画镶上翡翠边框。六根古铜色云纹龙柱矗立其间,“莲心田”三字以活字印刷工艺呈现,凸起的“田”字与“小康”巧妙融合,寓意深远。它们诉说着“耕者有其田”的初心,见证百年奋斗历程,也彰显新时代廉洁文化的蓬勃气象。
朱红色的“清风道”蜿蜒绕塘,既是健身步道,也是心灵之路。五百余墩老磨石铺就的“慎足石”步道,每一步都提醒行人谨言慎行。尽头是开阔的“明月广场”,木质平台与大理石雕塑相得益彰,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勤廉故事通过卷轴与二维码展现,传统与现代交融。荷塘中央洁白的“明月”雕塑倒影如镜,映照清廉之心。
前行至“静心台”,心绪归宁。“一盘棋”景观中,“廉”方阵容齐整,“贪”方孤军覆没,寓意深刻:唯有坚守廉洁,方能赢得人生。走过思源桥,朱熹诗句刻于石案,虽“半亩”误作“百亩”,却更显匠心——借景抒怀,寓教于游。思源井泉水飞泻而下,“思源井”三字熠熠生辉,众人寻觅水源之际,亦在反思人生本真。
最后步入学堂堡内的“思廉室”,这里陈列着新时期廉洁文化、贺龙元帅事迹、明代忠臣刘秋佩生平及清廉文艺作品。荷花之美与高洁品格交相辉映,照片养眼,故事感人,展厅如灯塔,照亮人心。
走出大田,我坚信这里的自然之美、人文之光与廉洁之魂必将汇聚成束,穿透岁月,照亮未来前行的路。杨武均,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武隆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武隆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