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送爽,翰墨飘香。在这硕果盈枝、诗意盎然的时节,9月16日上午,镇原首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于古城之上隆重开幕。来自省内外的书画名家、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以笔为媒、以墨会友,为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古城,奏响了一曲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交融的交响。
墨韵染金秋 文脉润镇原
——兰大校友书画协会祝贺镇原县首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隆重举行
金秋送爽,翰墨飘香。在这硕果盈枝、诗意盎然的时节,9月16日上午,镇原首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于古城之上隆重开幕。来自省内外的书画名家、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以笔为媒、以墨会友,为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古城,奏响了一曲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交融的交响。
镇原,素有“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笔墨丹青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从黄土高坡上的窑洞题壁,到寻常百姓家的春联翰墨,书法艺术在这里不是曲高和寡的雅事,而是浸润生活的日常。作为王符故里,这里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次书画交流大会的举办,既是对这份文化根脉的赓续,更是为镇原书画艺术搭建了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桥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文旅局、县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以及县书协美协等多部门联手倾力组织。省市书协美协、庆阳各县书协美协以及天津、陕西、山东、青海、兰州等地200余位书画家参加了盛会。
恰逢兰州大学建校116周年华诞,在兰州镇原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千荣先生的牵线搭桥下,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会长张宏发、名誉会长段竑、秘书长张阵锋、理事姜娅一行应邀参加交流大会,并向大会主办方捐赠书画长卷册页,接受融媒体中心采访,展现出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良好的精神风貌。
开幕式上,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一幅幅精心装裱的书画作品、剪纸艺术作品、荷包香包艺术作品、刻字艺术作品等次第展开。楷书端庄大气,似黄土高原的脊梁般挺拔;行书潇洒流畅,如茹河流水般灵动;山水画中,镇原的沟壑纵横与金秋的层林尽染相映成趣;花鸟画里,秋菊的傲骨、寒梅的坚韧跃然纸上,真乃“文脉永续 艺润镇原”。“镇原的书画氛围让我震撼,这里的百姓懂艺术、爱艺术,这是最珍贵的文化土壤。”与会嘉宾坦言。
大会现场不仅有名家作品展览,更设有互动交流区。当地的书画爱好者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向名家请教,孩子们则围在桌前,握着毛笔认真临摹,稚嫩的笔触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看名家书法,今天能亲眼见他们写字,还能得到指点,太难得的机会了!”有人兴奋地说,手中的宣纸已留下了好几处练习的墨迹。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艺术因互鉴而升华。此次交流大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承载着镇原传承文化、发展文旅的期许。据主办方介绍,后续还将推出“书画+乡村”“书画+研学”等系列活动,让书画艺术走出展厅,走进田间地头、校园课堂,成为推动当地文化振兴、带动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本次交流大会组织艺术家们参观了镇原各处书画展、香包秀、剪纸艺术展、王符文化园以及北石窟寺,体验文化底蕴深厚的镇原昨天今天明天,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心灵震撼。大会组织了刘云鹏书法艺术讲座,并召开数十位书画家座谈交流会。艺术家们盛赞本次大会的成功组织,感佩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座谈会上畅所欲言,为镇原更好地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傍晚,伴着浠浠沥沥的小雨,享受着无比清新的空气,大会的喧嚣渐渐散去,但镇原城内的墨香依旧萦绕。这场金秋时节的书画盛会,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传承文化的种子。相信在这片文脉深厚的土地上,笔墨丹青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为镇原的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力量。
本次活动也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王符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举措,是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立足西部服务社会的一件大事。专家们为镇原县建言献策。一是加强政策性引导与激励,二是利用多种媒体扩大宣传,三是通过各类书画艺术培训提升民众鉴赏水平,四是集社会各界力量,实现社会效益、精神文明、经济效益多丰收,五是抓好王符文化研究,提升文化水平。全力以赴打造镇原县书画艺术之乡的名片。
与席沟圈村两委进行党建交流
翰墨飘香,文化悠长
——写在镇原首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之际
/张宏发
金秋的镇原,空气清新,墨香四溢。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书画艺术交流大会中,我们循着笔墨踪迹,走过席沟圈村的寻常巷陌,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马银萍及村两委座谈交流,并向村委赠送《让信仰成为力量——高校党建新探索》及杨千荣手写版《潜夫论》、《军地人生》等书籍。
我们驻足焦宏泽书法艺术馆的雅致厅堂,百余幅精品书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更有焦宏泽先生出资隽刻的60幅于右任书法精品石刻,其精美逼真、刀笔飞舞令人难忘。
我们流连于镇原县图书馆的书香空间,见证融媒体中心的授牌时刻,每一处足迹都盛满文化的厚重,每一次交流都激荡艺术的火花。
兰大校友书画协会、兰州镇原商会分别向上述个人及单位赠送《让信仰成为力量——高校党建新探索》、杨千荣先生手写版《潜夫论》及《军地人生》书籍,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共赢达成了一致。
15日下午,一行人来到焦宏泽书法艺术馆。馆内陈列的百余幅书法作品,或笔力遒劲、或飘逸灵动,楷书如稳立的古松,行书似流淌的溪流,尽显书法艺术的魅力。雅集环节,艺术家们围坐案前,或泼墨挥毫,或切磋技艺,墨香在空气中缓缓弥漫。焦宏泽先生一家热情好客,几十位书画家围座交流,授牌仪式上,“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镇原工作站”的牌匾缓缓揭开,标志着这里将成为传承书法文化、培育艺术新人的重要平台。
16日下午,在镇原县图书馆内,书香与墨香交织成独特的文化氛围。我们不仅参观了地方文献展区,翻阅记载镇原书画历史的典籍,同样进行了书籍赠送活动。期间,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一行现场创作数十幅作品赠送图书馆工作人员,气氛热烈,墨香扑鼻。
在镇原融媒体中心,“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在此举行。随着牌匾落下,意味着镇原书画文化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标志着校地合作育人实践在镇原大地上新的开端。“我们会用镜头记录笔墨故事,用声音传播书画魅力,让更多人了解镇原的文化底蕴。”融媒体中心负责人的承诺,让在场者对文化传播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场以书为媒的盛会,没有华丽的喧嚣,却有着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翰墨飘香间,我们看见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交流互动中,我们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镇原的书画故事,正以这样鲜活的方式续写着新的篇章,让悠长的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观席沟圈村委有感
张宏发
秋访村墟意自舒,
庭前墨韵绕阶除。
干群共话丹青事,
老少同研翰墨书。
壁上题联彰正气,
堂中论艺显真如。
最怜黄土情深厚,
育得文心满故闾。
席沟圈村委见闻
张宏发
村舍秋光里,
文风拂面来。
案头书籍展,
檐下墨香回。
笑语融书意,
真情入画台。
基层藏雅趣,
文脉自崔嵬。
席沟圈村委座谈感怀
张宏发
其一
村委门前话墨缘,
农家亦有笔如椽。
寻常院落藏风雅,
劳模不负艳阳天。
其二
围坐庭中论古今,
分享经验也精神。
谁说乡野无高艺,
两委高论见本真。
焦宏泽书法艺术馆座淡交流
诗赞焦宏泽书法艺术馆
张宏发
墨韵盈堂满室芳,
焦家笔法韵悠长。
笔走龙蛇藏劲骨,
字凝风骨透华章。
雅集常聚知音客,
展馆时迎赏艺郎。
文脉传承薪火续,
丹青自此更辉煌。
观焦宏泽书法艺术馆有感
张宏发
其一
墨痕点点映轩窗,
笔底风雷势自扬。
莫道书斋方寸地,
藏尽山河万里光。
其二
焦馆丹青溢古香,
一题一字皆铿锵。
今朝幸得观佳作,
不负秋风送韵长。
为焦宏泽书法艺术馆授牌
赞《硬笔抄写〈潜夫论〉原文译文》赠书活动
/李政魁
镇原文馆墨香浓,潜夫遗论沐秋风。赠书存典彰诚志,览室追源仰古风。笔走龙蛇承雅韵,情凝卷帙续文功。王符智慧今时焕,文化长流万代崇。
书画艺术交流大会现场
贺镇原县首届书画交流大会
张宏发
金秋盛会聚贤良,
墨韵飘香满镇原。
笔走龙蛇书壮志,
画呈山水绘新颜。
村头座谈情真切,
馆内雅集意趣绵。
文脉赓续传薪火,
艺苑繁花映日妍。
镇原书画大会记
张宏发
黄土坡前秋意浓,
翰墨相逢意气融。
席沟村里听民语,
艺术馆中赏笔锋。
捐典籍,授新封,
融媒助力播文风。
今朝共赴丹青宴,
再续文脉万里虹。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镇原本土书画艺术展
《硬笔抄写〈潜夫论〉原文译文》赠送活动在镇原县图书馆举行感赋
/平之
陇上潜夫故里风,
芸编赠遗墨香融。
兰商探赜瞻文脉,
校友挥毫续典隆。
千载遗书传帛简,
一腔精诚付毫锋。
金石缣缃承旧业,
丹青义写见深衷。
文化薪传扬粹雅,
地名故事溯渊洪。
自此馆藏添异彩,
王符思想耀西东。
2025.9.18乙巳七月廿七于兰新区明和斋
书画家现场创作赠送群众
参加书画艺术座谈会代表合影留念
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向主办单位赠送书画长卷
镇原首届书画交流大会书画家座谈会有感
/张宏发
雅室群贤聚满堂,
谈书论画意飞扬。
笔锋所向皆成趣,
墨韵之余尽绕梁。
共话传承思既往,
同谋发展话新章。
今朝一席知音语,
胜读十年翰墨章。
书画家座谈感怀三则
/张宏发
其一
围坐倾谈墨味浓,
古今技法论从容。
细微处见真功夫,
不负丹青一片衷。
其二
你言笔意我谈锋,
观点交锋趣更浓。
纵使风格千万种,
皆怀文脉续薪胸。
其三
莫道交流是浅论,
字间画里见精神。
今朝互取长与短,
来日艺坛再竞新。
文脉赓续 艺润镇原
——贺镇原县首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圆满成功
平之
金秋送爽,墨香盈城。9月16日,素有“中国书法之乡”美誉的甘肃镇原,迎来了首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的盛大开幕。这是一场跨越地域的艺术盛会,一次传统与时代的精彩对话,更是一曲赓续千年文脉、点燃文化振兴薪火的华彩乐章。
大会不仅是名家荟萃的展厅,更是以艺惠民、播种希望的课堂。互动交流区内,当地爱好者携作品虚心求教,孩子们手握毛笔认真临摹,稚嫩笔触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此次盛会,恰似一首雄浑壮丽的交响诗,书写于镇原金色的秋日画卷上,余韵悠长,必将为“中国书法之乡”的美名增添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为镇原县书画艺术交流中建设捐资者之人,杨千荣先生颇多感慨,对家乡的美好如数家珍。
观镇原县融媒体中心授牌有感
/张宏发
金秋授印意轩昂,
融媒聚力谱新章。
镜头巧摄丹青韵,
声屏广传翰墨香。
一纸牌匾承使命,
千般创意载文光。
今朝播下传承种,
来日繁花满故乡。
镇原融媒体授牌感怀三则
/张宏发
其一
授牌声里启新程,
墨韵将随电波行。
莫道屏前方寸地,
能传文脉万千情。
其二
镜头对准笔如椽,
声画交融意自绵。
融媒今作传薪者,
让我书乡美名传。
其三
金匾高悬映满堂,
融媒肩上责任长。
愿凭科技添双翼,
载得文心向远方。
镇原县图书馆书画互动有感
/张宏发
书香墨韵两相融,
雅集堂中意兴浓。
展卷细观千载韵,
挥毫直抒一腔胸。
捐书传艺情尤重,
论道谈文趣更丰。
最是此间多逸事,
文脉薪火续新踪。
图书馆书画互动三则
/张宏发
其一
典籍环周墨色新,
笔端风雨落笺频。
书香漫绕丹青里,
不负今朝聚首真。
其二
手赠书册寄远情,
案前泼墨见心诚。
图书馆内添雅趣,
一片文光映眼明。
其三
翻书忽觉古风来,
对坐挥毫意自开。
莫道纸间方寸小,
能容山水大情怀。
来源:陇声editor李政魁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