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中午12点,宁波象山的石浦渔港突然沸腾了!悠长的汽笛声划破长空,1073艘渔船扬起彩色船帆,像一群离弦的箭扎进东海——这是第二十八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的“千帆出征”现场。码头上,68岁的老渔民陈师傅正往船舱里搬最后一块冰,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今年海
9月16日中午12点,宁波象山的石浦渔港突然沸腾了!悠长的汽笛声划破长空,1073艘渔船扬起彩色船帆,像一群离弦的箭扎进东海——这是第二十八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的“千帆出征”现场。码头上,68岁的老渔民陈师傅正往船舱里搬最后一块冰,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今年海里‘货足’!你看这梭子蟹,休渔前批发价30多一斤,现在15块随便挑,出一趟海能赚去年三趟的钱!”
开渔节的热闹,从凌晨4点就开始了。在中国渔村景区,200名渔民穿着传统服饰,抬着猪头、果蔬走向祭海台,海螺号声中,78岁的“渔老大”林阿公领着众人鞠躬:“大海爷爷,今年多给点‘见面礼’!”这延续百年的祭海仪式,如今多了新花样——无人机编队在空中拼出“保护海洋”四个大字,妈祖巡安的队伍里混进了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
聂耳广场上,35岁的船长周健正给儿子系红腰带:“以前出海靠‘看云识天气’,现在船上装了北斗导航,老婆在手机上就能看我到哪了。”他拍着新换的钢制渔船,底气十足:“这船能抗10级风,冰舱能存20吨货,打算捞到春节再回来!”
开渔后48小时,首批渔获就“游”上了餐桌。在杭州勾庄水产市场,记者看到:刚卸货的梭子蟹堆成1米高的“小山”,青灰色的蟹壳泛着光,摊主李姐拿着水管冲洗:“昨天还卖25一斤,今天18块!你看这蟹膏,满到流油!”旁边的带鱼摊位更热闹,“休渔期卖冷冻的要40一斤,现在新鲜的32,早上两小时就卖了300斤!”
数据更亮眼:浙江全省3500艘渔船中,759艘专攻带鱼、鲳鱼,预计首月捕捞量达8000吨,比去年同期增四成。福建黄岐渔港的“闽连渔运61998”船更夸张,单船带回3万斤花蟹、三眼蟹,渔民韦友帮数着钞票笑:“这一网抵我上半年收入!”
“以前是‘抢着捞’,现在是‘养着捞’。”在昌江棋子湾,52岁的王殿杰指着海里的人工鱼礁区说。这些水泥浇筑的“海底别墅”已吸引上万条鱼定居,“去年装了智慧养殖网箱,手机上按按钮就能投饵,产量翻了一倍!”
政府也在“搭戏台”:昌江建了海尾智慧渔业产业园,冷链物流车能把海鲜直送北京;象山搞起“渔光集市”,淘宝直播间里,主播举着东星斑喊:“99元3条,全国包邮!”渔民陈师傅现在不光出海,还拍抖音教网友挑海鲜,“粉丝涨了2万,卖货比打鱼还来钱!”
市场监测显示,目前海鲜价格较休渔期普遍降了20%-30%:凤虾从120元/斤降到75元,马鲛鱼40元/斤,鳗鱼68元/斤。宁波、三亚等地还推出“海鲜护照”,拿着它去码头餐厅吃饭打8折,“渔悦之旅”旅游团更是爆满,游客小李晒朋友圈:“在石浦渔港吃现捞的海瓜子,鲜掉眉毛!”
尾声
夕阳下,石浦渔港的灯亮了。归港的渔船闪着点点渔火,码头上的冰厂还在轰隆作业。陈师傅的船明天要去更远的海域,他对着大海喊:“明年开渔节,我还来!”这一声喊,混着海浪声,像一首写给大海的情歌——既有老渔民的坚守,也有新渔业的希望。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