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22:04 1

摘要:金色稻浪翻滚,阵阵稻香扑鼻。在雅溪镇西溪村,200余亩节水抗旱稻种植基地开镰,三台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中轰鸣作业,农民们忙着装运新收的稻谷种子。作为莲都区重要的节水抗旱稻“秋制”基地,西溪村承担着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的育种任务,与碧湖镇今年首次试行的“春制”模

在雅溪镇西溪村

200余亩节水抗旱稻种植基地

迎来丰收季

这是莲都首创全周期生产体系后

“秋制”模式首次成熟

错峰种植

秋季迎来大丰收

金色稻浪翻滚,阵阵稻香扑鼻。在雅溪镇西溪村,200余亩节水抗旱稻种植基地开镰,三台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中轰鸣作业,农民们忙着装运新收的稻谷种子。作为莲都区重要的节水抗旱稻“秋制”基地,西溪村承担着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的育种任务,与碧湖镇今年首次试行的“春制”模式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了莲都区节水抗旱稻育种的全周期生产体系。

“节水抗旱稻品种的亩产量可达500至600公斤,不仅抗旱性强,而且稻米口感香、品质好。”技术员丁雄伟介绍。据测算,该品种在节水、节肥方面表现突出,同时具备省工、节本等多重优势。

多点位种植

增产增效探出新路径

西溪村节水抗旱稻制种始于2023年,至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经过三年的试验与推广,西溪村基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夏播秋收”栽培技术模式,为山区农业增产增效探索出新路径。 “去年,我们村种植约150亩,平均亩产达250斤左右,村集体去年的总收入约为5.5万元。从当前情况来看, 预计今年整体效益较去年还将有一定提升。 ”西溪村党总支书记罗伟明介绍道。

随着莲都区节水抗旱稻推广工作的稳步推进,自2023年首次在西溪村试种以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2024年即推广至联城街道凤鸣村、苏埠村等地,今年进一步扩大至包含岩泉街道、老竹镇、碧湖镇六个点位,总面积达500亩,形成了多区域、多层次的示范网络。这一扩面进程为全区节水抗旱稻的品种优化和技术集成提供了扎实基础,明年还将继续扩大推广范围,助力莲都区打造更高效、更抗旱、更可持续的粮食生产体系。

主编 | 昕 壹

来源:莲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