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姑娘”郭凤莲现状:儿子全是亿万富翁!长子掏3000万修寺庙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2 17:12 1

摘要:要说最近几年大寨村里最热闹的事,还是那座普乐寺。有多少人盯着这笔花出去的3000万皱眉头,也有多少人说,这哪像是郭凤莲带出来的儿子啊?传奇母亲,能吃苦,能打拼,几十年手抓黄土把村子带起来;到了儿子这辈,直接砸钱修座庙,图个啥?到底是祈福还是浪费?真不是三言两语

**3000万修寺庙到底是祈福还是败家?大寨“铁娘子”郭凤莲的儿子,这一笔账谁都算不明白**

要说最近几年大寨村里最热闹的事,还是那座普乐寺。有多少人盯着这笔花出去的3000万皱眉头,也有多少人说,这哪像是郭凤莲带出来的儿子啊?传奇母亲,能吃苦,能打拼,几十年手抓黄土把村子带起来;到了儿子这辈,直接砸钱修座庙,图个啥?到底是祈福还是浪费?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事。

说起郭凤莲——不夸张,山西这块地皮上就没多少人不认识她。铁娘子,这词用在她身上真是恰当不过。年轻时候,21岁就踩着一双胶底布鞋成了大寨公社的党委副书记,那年夏天刚刚过去,她就顶着烈日站在田头,只会上前,不会后退。有这样一股劲头,村里人心里都打着算盘——“跟着这姑娘,有盼头。”

但回头想想,只看结果,还真委屈了她一生的折腾。郭凤莲有个早就洒满了苦难的童年。她出生的地方其实不在大寨村,是在隔壁的小村子武家坪。那个年月,穷,是真穷。父母早早离世,她从小跟着外婆过日子。外婆家里也没什么余粮,每顿饭都掺着泪水泡着咸菜。说句心里话,郭凤莲那时候的境遇,比不少穷孩子还要拮据。冰冷的冬夜,破被窝里挤着两个人,风一吹,哪有啥温度。但偏偏这种环境,磨出她一副硬骨头。

1963年那场洪灾,把大寨村几乎冲成了一锅粥。地里的庄稼一夜间全毁,家家户户都蔫了。说真的,这种天灾谁都怕,但郭凤莲就是那种心里有火的人。村里男人们扛着锹去挖水渠,啃着凉馒头干活,总觉得这活也该女人摊上一半。于是她就喊了几个姐妹,卷起裤腿上阵。谁说女子不如男?泥巴糊满脸,汗渍挂进眼里,她从来不在意。但多年后,她说,那时候嘴上不喊苦,可心里还是苦。饿着肚子,萝卜面条都舍不得多吃一筷子。但一想到自己干的是救村子的事,就敲掉了所有软弱。“大家都埋头干活,不说风凉话。”她这样说过。

慢慢地,这群姑娘们在村里小有名气了。从救灾前线回来,手臂上练出了老茧。铁娘子军——那个年代都流行叫一个“军”,她当队长,大伙心服口服。别说每天天还没亮就下地,到傍晚收工还得数着粮食增产。结果第二年一看,产量翻了几倍。谁还会不信女人顶半边天?这场灾难也成了她人生势头的起点。

不是拍段子,陈永贵那会儿也被全国夸成劳模。实际上,他跟郭凤莲,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大寨村两杆大旗。最有名那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周总理亲口说的话,一下把大寨吹到了全国。村里名字,第一次写进大城市的报纸里了。

日子有了点盼头,郭凤莲也没闲着。心头大事是带着村民挣钱过好日子,心底里还是那个憧憬家庭的小女人。她结婚了,男人是贾富元。两口子磕磕碰碰,底子还是苦,却有了两个儿子。有人说,那时候郭凤莲什么都好,就是对孩子管得太严。其实她是真的怕孩子吃苦,偏偏又怕惯坏了。有时,她坐在饭桌边,望着村外的小路发呆:自己这么能干,娃以后会不会怨她没给过柔软生活?

1973年陈永贵调走后,郭凤莲挑起大寨村的重担。村子给了她平台,但一点也不轻松,每天都像打仗。洪灾之后,基本温饱算是勉强解决了,但离“富裕”还差十万八千里。她苦心琢磨新法子,什么机械化、改良种植、请技术员,一股脑都搬上来。很快,村里产量直线飙升。可天有不测风云,1980年她被调去果树研究所。有点像电视剧——刚有成绩就被外派,村子又没人顶,停滞了一阵子。

十年转眼过去,郭凤莲又回到老位置。那时候大寨已不只是种地那么简单,她琢磨得很——光靠种田,哪天还能挣出个名堂?去外地看了一圈,觉得必须得发展工业。对接了江苏厂子,从羊毛衫到各类轻工业,一个个引进来。村里的男人女人都能上班,家家户户有了工资单,日子一下子翻了个面。你要是那几年去大寨,能看到街头的小卖部、工厂门口嬉笑的工人,还有复盖得严严实实的红砖新房。那股子欣欣向荣,后来人都常说,“像过了个好年。”

但她没停步。核桃露公司是村里的标志性产业,把小山核桃搞成了全国卖得动的产品。据说一年能赚五十万,那会儿简直是天文数字。村民变身万元户,喜上眉梢。大寨成了整个县的新名片,外村的人专门组团来学。

郭凤莲不是只想着自己。村里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奖学金、补助统统安排好。老人养老金,每月发,谁家有急难,也能申请救助。大寨成了别人眼里的“幸福样板村”。人均收入一路飙升,到2020年人均两万多,很多城镇都比不了。

这些年她的头发白了,但精神头却没变。外头直播带货风口刚起,郭凤莲就自己下场,不拿架子,不怕累。说起来,她是真的想村民过好日子。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让外人议论纷纷的,还得从她的长子贾小军说起。2007年那场“建庙风波”,村里村外都议论。三千万,不是个小数目,在村里掀了不小的水花。有人觉得离谱,说不如再添工厂;有人说是信佛,求个平安。据老村民闲聊,山里有个奇怪的传说,说什么龙虎斗,蛇盘山,风水不好。建庙是为镇邪,替村民祈福。

这样的事儿,外人其实很难评价。寺庙建成后,竟然成了村里唯一的旅游去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村里人没想到,这事最后还带来了旅游收入。冥冥中好像又是一笔糊涂账。

说到底,郭凤莲和儿子的路走得不一样,但都是想着让村子好。有时候我会想,这一家人是不是都挺倔?郭凤莲硬扛着时代的苦难,亲手把村子带起来;贾小军或许想给村子添一份安宁和好运。殊途同归吧,或者根本没那么简单。

建寺庙这事,到底是祈福还是炫富?谁也说不准。或许等再过些年,再回头看看大寨村的变化,才会有答案吧——人的命运,时代的浪潮,总是那么出人意料。你觉得呢?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