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旺季依赖”到“理性观望”,2025双节能否成为白酒分水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22:51 1

摘要: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白酒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旺季。不过,在行业调整期,曾经将旺季视为“救命稻草”的经销商群体,如今也普遍陷入战略调整的沉思。他们不再盲目押注高端酒品的节日溢价,转而将精力投向库存周转与消费需求捕捉。

作者︱懂酒哥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白酒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旺季。不过,在行业调整期,曾经将旺季视为“救命稻草”的经销商群体,如今也普遍陷入战略调整的沉思。他们不再盲目押注高端酒品的节日溢价,转而将精力投向库存周转与消费需求捕捉。

这种心态的转变,折射出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鲜明特征,一边是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行业困局,另一边是消费者理性回归下的结构性机会。这个双节旺季,不仅是检验白酒市场韧性的试金石,更有可能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观察窗口。

近年来,白酒市场“旺季不旺”已逐渐成为常态,2024年中秋后,多家券商报告直言节日反馈平淡,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以今年五一为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仅11.5%的经销商反馈销量有所上升。

行业虽未对今年的双节抱有全面复苏的期待,但结构性机会已然显现。今年7-8月,全国多个省份密集推出消费刺激政策,与“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形成共振。如浙江绍兴对5桌以上宴席给予最高5000元补贴,精准刺激有望激活中端市场消费。

近日,媒体调研显示,在山东、河南、四川、浙江等白酒消费大省,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厂家政策相应出台,渠道端备货意愿有所提升,行业已经从整体悲观转向谨慎观望,预期改善已在宴席、即时零售等局部市场出现,部分酒商预计今年中秋动销降幅或收窄至5%-15%;也有酒商“调高”预期,认为“今年中秋,将是行业冷暖的‘分水岭’。”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今年的中秋、国庆旺销窗口期,将是重要的拐点观察期,若中秋、国庆旺季能将当下渠道库存得以明显去化,白酒价盘的压力将能得到明显释放。

近日,贵州茅台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因“双节”效应,8月市场终端动销较6、7月份有所回暖,8月底以来动销环比增长显著,市场态势有望进一步向好。不少经销商预测,随着中秋节旺季来临,飞天茅台价格或将迎来一波上涨。据媒体报道,郑州、广州、成都、重庆等多地市场,8月以来,茅台酒价格稳定但出货量增长明显,增幅环比在15%-35%,目前,茅台酒出货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有商家出货量高于去年同期。

截至目前,已有不少酒企在积极备战双节。水井坊8月份中旬推出“中秋聚福兑好礼”等活动,赖茅酒推出“‘赖’在一起过中秋 影月相伴共团圆”主题活动。还有部分酒企在8月初就召开了订货会、答谢会、品鉴会等形式多样的“备战”活动。洋河股份表示,面对行业竞争变化与中秋国庆旺季,公司提前谋划布局,已对中秋营销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宣贯,各市场中秋营销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双节前的消费市场正发生深刻转变,消费者理性消费特征凸显,商务宴请和礼品需求明显收缩,直接影响高端白酒动销。健康化、轻量化的饮酒需求崛起,推动低度酒产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低度酒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在消费新趋势驱动下,低度酒成为双节期间最值得期待的亮点品类。部分品牌甚至出现排产紧张,预示着低度酒在节日场景的强劲潜力。这种变化并非偶然,从消费端看,健康化饮酒理念深刻改变消费行为,五粮液针对20-35岁人群的调研显示,60%以上的年轻消费群体明确偏好低度酒,反感高度酒的辛辣刺激感,中秋家宴场景中,家庭成员年龄、饮酒习惯差异大,低度酒能满足“全家共饮”的需求,避免传统高度酒带来的社交压力。

从供给端看,产品创新为低度酒爆发提供支撑,2025年双节前,头部酒企集中释放低度化战略,五粮液推出29度“一见倾心”,泸州老窖研发28度国窖1573,古井贡酒推出26度年份原浆轻度古20,形成“降度竞赛”格局,这些产品不仅降低酒精度,更在口感上进行利口化改良,在保持白酒风味的同时提升适口性,突破了传统低度酒“水感重”的痛点。

渠道与营销的精准发力加速低度酒渗透,酒企将低度新品与双节场景深度绑定,五粮液“一见倾心”主打年轻礼品市场,包装融入潮流元素;梅见以“中式佐餐酒”定位切入家宴场景,强调与中秋菜肴的搭配性。线上渠道的精准推送也发挥重要作用,京东等平台通过大数据识别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用户,将低度酒礼盒置于节日促销核心位置,有效提升转化效率。

不过,白酒行业在中秋旺季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库存压力依然是行业的一大痛点,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量价齐跌,60%的企业面临价格倒挂,很可能会影响旺季期间白酒的销售。次高端市场表现不佳,500元-800元价格带被定位为“生存最难”区间,消费券补贴力度不足,商务消费复苏乏力。消费场景的变化也给白酒行业带来了冲击,旅游出行的增加减少了礼赠和宴请需求,年轻人婚礼饮酒选择的改变也对白酒消费场景产生了一定影响。

不少酒企为减轻渠道压力,一改传统的压货方式,通过“控货”等方式,试图让终端价格企稳回升。今年以来,习酒·窖藏1988、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第三代珍十五、第八代五粮液等白酒品牌纷纷传出暂停供货或严格配额管控的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个双节或许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销售爆发,但可能成为行业转型的“观察窗口”。那些能在短期去库存与长期品牌建设间找到平衡的企业,那些将渠道变革与消费洞察深度结合的品牌,有望在本轮调整中占据先机。

中秋的团圆寓意与国庆的消费氛围,将真实检验市场需求的底色,也将为行业指明未来的方向。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终将建立在真实消费需求而非渠道泡沫的基础上,这或许是“旺季不旺”常态化带给行业最宝贵的启示。双节过后,行业分化可能进一步加剧,但转型的阵痛中,必将孕育出更具韧性和活力的发展模式。

来源:懂酒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