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的恋情,我卷他不卷,现在分处两地了,不知何去何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2 10:26 1

摘要:这八年,我们哭过笑过,争吵过、拥抱过,以为牵着彼此的手,就能一直走下去。可如今,我们却隔着千山万水,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连每天一句晚安,也逐渐成了负担。

标题:8年的恋情,我卷他不卷,现在分处两地了,不知何去何从

我和李然谈了八年恋爱,从校园走到社会,从懵懂年少走到三十而立。

这八年,我们哭过笑过,争吵过、拥抱过,以为牵着彼此的手,就能一直走下去。可如今,我们却隔着千山万水,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连每天一句晚安,也逐渐成了负担。

我说不清现在我们算不算还在一起,只知道,在时间和现实的拉扯中,我们的心早已不像从前那般靠近。

我们是大学同学,大一军训时我中暑晕倒,是他把我背去医务室。从那之后,我们就变得熟络。他不怎么爱说话,人却特别踏实,答应的事总会做到,永远不急不躁,像棵树一样站在我身后。

我读的是新闻专业,他学的是计算机。四年里,我每次熬夜赶稿,他都坐在我对面安安静静敲代码,偶尔给我递杯热牛奶。

毕业那年,大家都在四处奔波找工作。我去了一家媒体实习,起初每天起早贪黑,工资低得可怜,李然却跟我说:“没事,慢慢来,你总会被看见的。”

他没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了老家,说是父母身体不好,想陪在他们身边。我理解他的孝心,虽然心里有点落差,但也没有阻拦。

“我们可以异地啊,现在通讯多方便,每天视频聊天,就跟在一起一样。”他这样安慰我,我也愿意相信爱情可以战胜距离。

刚开始我们确实甜蜜如初,每天早晚一通电话,节假日再怎么忙,也会抽时间见一面。他还说,只要家里情况稍微好一点,他就来我的城市,我们一起打拼。

我一直在等那一天。

后来,我从记者做到主编助理,再做到内容总监,一路“卷”上来,早出晚归、加班成常态。有一次凌晨两点我还在办公室赶一个热点选题,给他发了条消息,“刚忙完,好累。”

他回我:“你这么拼干什么,女人嘛,舒服点生活就行。”

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他不理解我的忙碌,甚至觉得我是“自讨苦吃”。而我,也渐渐不能理解他的“不思进取”。

他回家乡后进了一家小公司,干了两年觉得没意思,就辞职了,说是“想休息一阵”。之后换了好几份工作,但都不长久。我每次问他职业规划,他总笑着说:“顺其自然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们之间开始频繁争吵。我说他不上进,他说我太功利。我想和他规划未来,他却只会说:“不急,咱们不才三十吗?”

八年的感情啊,不知不觉成了“你卷我不卷”的拉锯战。

上个月,他跟我说:“我们还是先别联系了吧,我怕继续下去,只会更难受。”

我没回话,只是静静看着手机屏幕。那一刻,八年的回忆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倒带——

我第一次感冒发烧,他赶了三个小时的车送我去医院;

我考核失利想放弃,是他用手心的温度让我咬牙坚持;

每一个生日、纪念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从不忘记给我一个拥抱。

可爱情真的不是靠回忆就能活下去的。

我努力向前跑,他却原地打转;我想并肩奔跑,他却愿意停在原地欣赏风景。慢慢地,我开始一个人扛下所有的情绪、压力,甚至未来的想象。

现在的我们,像两辆原本同行的列车,开着开着,就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其实,我不是不能接受平凡的人生。我可以和他一起过柴米油盐的小日子,也可以容忍他偶尔的懒散与松弛。

但我不能接受,他对生活毫无热情,对未来没有期盼,对我们更是没有担当。

这世上最伤人的,不是爱而不得,而是看着那个你深爱的人,一点点放开你的手,连告别都不愿郑重其事。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我们当初没有坚持异地,要是他愿意跟我一起拼搏,要是我没那么“卷”,是不是就能走到现在?

可人生没有如果。

我想见他最后一面,在分手之前,好好说声再见。但他说:“见面太难受了,不如就这样吧。”

于是我们连最后的道别,都不曾拥有。

现在的我,依旧在拼命工作,依旧在深夜独自回家。朋友说我变得更强了,也更冷了。我笑笑,不想解释什么。

我没告诉任何人,我仍保留着他给我的每一封邮件、每一张照片,甚至是他第一次送我的那本旧小说,封皮都掉了,我却舍不得扔。

感情的结尾,往往不是一句话,也不是一场吵架,而是一点一滴地,消耗完所有的理解与耐心。

但我依然相信爱情,相信未来。即便李然不是我的终点,我也要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毕竟,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后记:

前两天偶然刷朋友圈,看到李然发了一张他在家乡开的小咖啡馆照片。他说:“终于做了点自己喜欢的事,挺踏实的。”

我给那条动态点了个赞,然后关掉手机,走进灯火通明的写字楼。

我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慢慢长大,慢慢放下。

虽然不知道我们何去何从,但我知道,余生还很长,路还很远,我会继续前行,也祝他,安好。

来源:鱼小沫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