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国)蒙骜、蒙武、蒙恬:蒙骜历任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蒙武为蒙骜之子,秦国名将,随王翦破楚,击败项燕军,俘虏楚王负刍。蒙恬为蒙武之子,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长城,威震边疆。
1、(战国)蒙骜、蒙武、蒙恬:蒙骜历任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蒙武为蒙骜之子,秦国名将,随王翦破楚,击败项燕军,俘虏楚王负刍。蒙恬为蒙武之子,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长城,威震边疆。
2、(战国)项燕、项梁、项羽:项燕是项梁之父、项羽祖父,战国末年楚国名将,曾大败秦军(秦将李信);项梁是项羽叔父,秦末起义军领袖,拥立楚怀王,反秦斗争中颇具影响力;项羽为西楚霸王,勇猛善战,巨鹿之战破秦军主力,后因战略失误败于刘邦。
3、(战国)王翦、王贲、王离: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率军灭赵、燕、楚,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王贲继承父业,攻灭魏、燕、齐,受封通武侯;王离作为第三代,曾戍边抗匈,后在巨鹿之战中败于项羽。其家族成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4、(东汉)班固、班超、班昭:班氏兄妹三人。班固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汉书》为“前四史”之一;班超为东汉军事家、外交家,经营西域三十一年,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班昭为东汉女史学家,续写《汉书》,并著《女诫》,是首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
补充一点,他们的父亲班彪也很厉害,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可谓一门四杰了。
5、(三国)曹操、曹丕、曹植:曹氏父子三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曹魏基础,曹丕建立魏国,同时还是文学家。曹植以诗歌成就闻名,被誉为“才高八斗”,文学代表《洛神赋》。历史上著名的“七步诗”就是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故事。
6、(三国)孙坚、孙策、孙权:孙氏父子三人,孙坚奠定江东基业,孙策统一江东,孙权建立吴国,与魏蜀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7、(三国)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氏父子三人。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两次率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为曹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司马师平定淮南叛乱,制定法规整顿纲纪;司马昭巩固政权,派遣三路大军灭亡蜀汉,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8、(三国)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诸葛亮和诸葛瑾为亲兄弟,诸葛诞为堂弟。分仕蜀、吴、魏。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五次北伐曹魏,力图恢复汉室;诸葛瑾为东吴重臣,官至大将军,缓和吴蜀关系;诸葛诞为曹魏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
9、(三国)马腾、马超、马岱:马腾是马超之父、马岱叔父,马超是马岱堂兄。马腾割据西凉奠基家族,马超以勇武闻名助刘备取益州,马岱则成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曾奉诸葛亮遗命诛杀魏延。
10、(三国)陆逊、陆抗、陆机:祖孙三代。陆逊是东吴名将,以夷陵之战大败刘备、石亭之战挫败曹休闻名,官至丞相;陆抗为陆逊之子,东吴后期名将,西陵之战击败晋军,保卫东吴边境;陆机是陆抗之子,西晋文学家,著《文赋》,书法作品《平复帖》为现存最早名家墨迹。
11、(东晋)谢奕、谢安、谢玄:谢奕是谢安长兄、谢玄之父。东晋时期曾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等职;谢安以淝水之战指挥者身份闻名,官至太保;谢玄为东晋名将,创建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为东晋稳定立下赫赫战功。
12、(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羲之为父,献之、徽之为子。王羲之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继承父风,创新“一笔书”,与父并称“二王”;王徽之亦善书法,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率性著称,传世作品有《承嫂病不减帖》等。
13、(西晋)张载、张协、张亢:三人亲兄弟。张载以《剑阁铭》等闻名,诗文具史鉴之效;张协诗作《杂诗》《咏史诗》成就最高,钟嵘评为“旷代高手”;张亢虽文学稍逊,但精通音乐伎术,著有《述历赞》。
14、(唐)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三人为兄弟关系,均出自太原温氏。温大雅是唐朝开国功臣,著《大唐创业起居注》;温彦博为唐初宰相,提出开明民族政策;温大有参与晋阳起兵,官至中书侍郎。三人同为卿相,辅佐唐朝,史称“温氏三杰”。
15、(北宋)苏洵、苏轼、苏辙:苏氏父子三人,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以散文著称,苏轼是文学巨匠,书画也堪称一绝。苏辙以政论和史论闻名。
16、(北宋)柳永、柳三复、柳三接:三人为亲兄弟。柳三复为宋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以蹴鞠技艺获丁谓赏识而仕进;柳三接与柳永同榜登第,为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都官员外郎;柳永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以革新宋词、创作长调著称,有《乐章集》传世。
17、(北宋)曾巩、曾宰、曾布:三人为 亲兄弟。曾巩位列唐宋八大家,以古雅平正之文风著称;曾宰善文章,通六经百子,官至湘潭主簿;曾布为北宋中后期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核心成员,官至宰相。
18、(元朝)单朝阳、单守阳、单元阳:兄弟关系。均出自河南睢州(今睢县),在元朝科试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士,民间有“一门三进士,黄花紫花开”的歌谣。在元朝实行科试选拔人才极少的情况下,睢州出现一门三进士极为罕见,三人故里今有惠济河流过。
19、(明朝)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人为兄弟关系,史称“公an三袁”。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复古文风。袁宗道首倡革新,袁宏道成就最高、以游记散文著称,袁中道晚年调和性灵与格调,三人均以文学革新影响明代文坛。
20、(清朝)李蕃、李钟壁、李钟峨:李蕃为父,钟壁、钟峨为子。李蕃任黄县知县时兴利除弊、清廉爱民,有“黄民哭狱”佳话;李钟壁任平南县令等职,政绩突出;李钟峨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学政时兴利除弊,尤长赋律,三人的著作合并刻为《雪鸿堂文集》传世。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