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立规 新约凝心——牛角村的共治智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8 19:49 3

摘要:9月16日,在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党支部书记蔡家辉站在两块石碑前,向记者讲述这个多民族村寨的治理智慧。

9月16日,在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党支部书记蔡家辉站在两块石碑前,向记者讲述这个多民族村寨的治理智慧。

眼前的两块石碑:一块是1938年的“公议碑”,刻着“不准砍伐公山箐林,违者罚洋五元”的祖训;另一块,则是2014年村民共同复刻的新碑——延续传统,又注入了新时代内涵。

“老碑是祖辈的规矩,新碑是我们党支部带着大家一起复刻的。”蔡家辉说,“全村七个民族,靠什么紧紧抱成团?靠的就是规矩和人心。”

在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8.9%的村寨,牛角村党支部摸索出了一条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基础设施的提升与治理机制的创新双轨并行,让这座古老的村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图为:1938年的“公议碑”。顾冰洁 摄

基础升级,筑牢团结根基

走进牛角村,整洁的路面、别具民族风格的路灯、完善的污水管网,悄然诉说着村庄的变迁。

“以前污水横流,很影响环境。”蔡家辉说。近年来,村党支部争取各类资金300余万元,推进污水治理与户厕改造,覆盖三个村民组190户人家。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新建的生态停车场和318房车营地——这是粤黔协作的成果,去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左右,带来40万元收入,直接惠及村民。停车场边,布依族姑娘直播卖樱桃,汉族大姐经营小吃摊,旅游业成为连接各民族的情感线与经济线。

图为:村民悠闲散步。顾冰洁 摄

治理创新,激活文明动力

牛角广场边,“升斗秤行”超市里人头攒动。村民正用“文明积分”兑换商品。伍贤仕扬了扬刚换来的酱油笑说:“去年我家评上‘星级文明户’,村里奖了500积分,还戴了大红花!”

这套积分机制,是党支部破解陈规陋习的“关键一招”,在遵守“老碑”规矩的基础上,牛角村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推出积分机制。村民议事会每月入户打分:主动调解矛盾+5分,红白事简办+10分……“以前攀比摆席,现在风气一新,去年全村婚丧支出省了六成”,卢大姐说。她家用省下的钱开了小吃摊,多挣一万多元。

党支部还在12个自然寨制定寨规民约,设立12个理事会,共26人参与治理。“用大白话、本地话讲政策,让党员、人大代表带头做”,蔡家辉介绍。截至目前,已收集群众诉求49条,解决37条,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

图为:村里取得各项荣誉。顾冰洁 摄

同心共筑,绽放民族之花

今日牛角村,已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国文明村”。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80元,增长9.3%,村级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

夜幕降临,布依铜鼓声在广场响起,各族村民与游客携手跳起竹竿舞。古老村寨,正在书写新的团结篇章。

“党建强,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乡村兴。”蔡家辉目光坚定,“我们会把这些荣誉作为不断前行的动力,让牛角村成为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家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冰洁

编辑 邓运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