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假,区气象局与鹿泉一中深度合作,选拔16名学生分为四组开展气象跟岗实习。学生们跳出课本局限,以 “准气象人” 的身份深入一线:在气象观测场,他们围在观测仪器旁认真聆听讲解,动手操作设备,弄懂了气温、湿度、降水量等要素的观测原理与细节;在气象台,他们跟着业
9月17日上午
鹿泉区第一中学汇报厅内氛围热烈
暑期气象跟岗实习汇报会正在这里举行
区气象局、鹿泉一中负责人
及部分学生参加
今年暑假,区气象局与鹿泉一中深度合作,选拔16名学生分为四组开展气象跟岗实习。学生们跳出课本局限,以 “准气象人” 的身份深入一线:在气象观测场,他们围在观测仪器旁认真聆听讲解,动手操作设备,弄懂了气温、湿度、降水量等要素的观测原理与细节;在气象台,他们跟着业务人员学习数据分析方法,全程参与预警信息生成流程,一步步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鹿泉一中学生王鹤嘉说:“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对环境体感和天气质量的重要性,也对书本上的温室效应、体感温度等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气象工作人员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更加了解气象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汇报会上,实习项目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现实践成果。“气象基础认知与观测初探” 组代表结合亲手操作的经历,不仅细致讲解了各类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更分享了 “每一个数据都关乎科学严谨,丝毫不能马虎” 的实践感悟;“气象数据处理分析应用” 组则现场展示了自制的天气趋势图表,用直观的方式解读数据背后的预报逻辑,让复杂原理变得清晰易懂;“气象服务于防灾减灾实践探究” 组以我区往年暴雨预警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生动分析了气象信息如何提前预警、基层如何做好灾害防控,凸显气象服务的民生价值;“人工影响天气” 组则用 “播撒催化剂就像给云层‘施肥’” 的通俗比喻,把人工增雨的专业原理讲得透彻明白。四位代表的汇报既有专业深度,又饱含个人思考,每到精彩处,现场便响起热烈掌声。
鹿泉一中学生杜浩乾说:“这次实践我有非常大的收获,不但掌握了各种天气的成因和机制,理解了气象服务的差异化定位,还通过解读气象数据、分析灾害案例,掌握了具备可操作性的气象防灾措施,正确树立了‘尊重自然、利用规律’的人地协调观。”
汇报结束后,区气象局和鹿泉一中负责人分别为16 名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为5名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优秀证书。鹿泉一中还向区象局赠送了写有“气象科普育英才 情系校园科研路”的锦旗,感谢在这次活动中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也为他们今后合作奠定了基础。
鹿泉一中党委书记杜占中表示:“跟岗实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更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正是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
区气象局局长王志敏表示:“学生们的求知热情与实践能力令我深受感动,气象事业关乎民生福祉与经济社会发展,希望这次实习能成为大家探索科学的启蒙钥匙,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气象、热爱气象,未来为气象事业添砖加瓦。”
此次汇报会不仅全面复盘了暑期实践成果,更搭起建局校协同育人的新桥梁。未来,区气象局将与鹿泉区一中继续携手,围绕气象科普、实践教学等领域推出更多优质项目,为学生打造“从课堂到一线” 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助力他们在知行合一中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往期回顾
来源:精彩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