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古代识人术,总让人觉得有点玄乎,但搁在清朝那会儿,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曾国藩,这位从穷小子混到一品大员的家伙,靠的就是一套接地气的相人法子。他不是光靠运气,而是真刀真枪地从人脸上、身上找线索,特别是嘴巴这地方,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靠谱。别急,这不是
说起古代识人术,总让人觉得有点玄乎,但搁在清朝那会儿,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曾国藩,这位从穷小子混到一品大员的家伙,靠的就是一套接地气的相人法子。他不是光靠运气,而是真刀真枪地从人脸上、身上找线索,特别是嘴巴这地方,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靠谱。别急,这不是什么迷信把戏,而是古人从生活里摸索出来的经验,搁现在职场里用用,也能帮你避开不少坑。咱们就聊聊这事儿,从头说起。
先得搞清楚,相术这东西在古代到底干嘛用的。简单说,它就是一套看人脸、身材、动作的技巧,用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能不能办事。不是啥神棍胡诌,而是从医书、兵书里抠出来的实用知识。像《麻衣神相》或《冰鉴》这些书,早早就讲五官怎么对应人的一生。眼睛管精神,鼻子管财富,嘴巴呢?嘴巴被叫作“出纳官”,意思是管进出事儿的多寡。嘴巴大的人,吃喝拉撒来得快,嘴巴小的人,事儿来得细碎。
古人还细分,嘴唇厚薄、形状,能看出一个人说的话是真货还是假把式。嘴唇薄的人,话里常带钩子,厚嘴唇的人,说话直来直去。这套逻辑听着简单,但用好了,能救命。曾国藩就吃这碗饭,他一生带兵打仗、办洋务,全靠识人准。太平天国闹腾那会儿,他从湖南乡下拉起湘军,短短几年就把南京给收了。要没点识人眼力,哪来那么多忠心将领?
曾国藩这人,1811年生在湖南湘乡,他从小念书,考了二十多次才中进士,进了翰林院。那时候北京城里,官员们天天混日子,他却不服输,天天抄书、练字,攒了上万册笔记。1840年鸦片战争打起来,他就开始上书朝廷,建议加强海防。1850年升礼部侍郎,父亲一死,他就回家守孝。守孝那三年,他在家乡荷叶塘办团练,拉起第一支湘军。1853年正式建军,1854年水师下水,1856年去江西当巡抚,1860年当两江总督,1864年拿下南京,封侯。1870年调直隶总督,办天津教案,1872年死在南京,六十一岁。光看这履历,就知道他不是纸上谈兵的主儿。
为什么能成?因为他懂用人。用人前,先识人。他在日记里总结出一套“相人四十字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寿夭看指爪,风波看脚跟,成败看印堂。这不是他发明的,是从古书里改的,但加了自己的经验。邪正看眼鼻,就是眼睛鼻子歪斜的,心思不正。真假看嘴唇,这一条最接地气。为什么?因为嘴巴是人最藏不住的部位,说话时一动,就能露馅。
嘴唇这地方,在相术里地位不低。古书上说,嘴巴方正、厚实的好,薄的、翘的就得小心。薄嘴唇的人,办事精细,但容易算计;厚嘴唇的人,性子直,话不多弯弯绕。曾国藩用这法子,识过不少人。最典型的就是胡林翼。这俩人1838年一起中进士,在翰林院认识。胡林翼1812年生在湖北,家里也穷,考中后进刑部当差。太平军起事儿后,他1852年请缨,1853年当湖北按察使,募兵练勇。1855年升巡抚,管着湖北军务。1858年和湘军联手打太平军,1860年升布政使,管粮草。1861年病死,四十九岁。胡林翼这人,带兵严,治军苦,湘军里头没人说他坏话。
曾国藩为什么信他?就从嘴唇开始。曾国藩看人,从不光听话,还盯嘴型。嘴唇平直、不翘的,主言语实诚,不爱骗人。胡林翼的嘴就是这样,厚实,动静分明。曾国藩在日记里提过,这法子准,能避开那些嘴上甜、心眼多的人。搁现在,这不就跟面试时看人聊天习惯似的?有人说起话来眼睛乱转,你就得留神。
这套看嘴的法子,不是曾国藩独创。古代相术,早就有类似说法。《神相全编》里讲,嘴为“纳官”,管吃喝,也管进财。嘴大的人,财来得多,但也散得快;嘴小的人,稳当,但机会少。嘴唇具体点,上唇盖下唇的,男人多诈,女人克夫。这听着有点封建,但逻辑上站得住。为什么?因为嘴唇薄的人,控制力强,话少说多做,但容易藏心眼。厚嘴唇的人,表达直白,办事痛快,但有时太实诚,吃亏。曾国藩把这用到军中,选将领时,先看嘴。太平军那阵子,叛徒多,他用这法子,筛掉几个嘴翘的家伙,避免了不少内耗。
胡林翼呢?曾国藩荐他上位,就是因为看准了嘴型,判断他能扛事儿。结果呢,胡林翼管湖北,粮草军纪一把抓,帮湘军解了不少围。1861年胡死后,曾国藩写祭文,痛心疾首,说他是英雄,可惜短命。这事儿搁职场里,也适用。想想那些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老板,手下人一办事就变卦,多半是嘴唇不实诚的信号。
当然,相术不是万能。曾国藩自己也说,这只是参考,得结合实际。他一生识人,错过几个,但对胡林翼准得没话说。胡林翼死后,湘军少了左膀右臂,曾国藩继续打,1864年南京收复。战后,他办洋务,建船厂、学堂,直隶总督时,天津教案闹大,他亲自审,赔了五十万两银子,处决二十多人,摆平洋人。为什么能摆平?因为他识人准,手下将领靠谱,不像有些人带兵,下面人心散。
看嘴识人,这法子在古代军政圈,特别管用。为什么?因为那时候通信慢,靠面谈办事,一张嘴,就能看出人品。嘴唇颤的多,话就虚;稳的,就实。
来源:桃桃橙橙第一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