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乌云之上》这部悬疑剧开播,罗晋与孙俪继《安家》之后的再度搭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文|火火
近日,《乌云之上》这部悬疑剧开播,罗晋与孙俪继《安家》之后的再度搭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这也是孙俪时隔多年后再次尝试刑警角色。
43岁的她挑战高强度动作戏,剧中她果敢坚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但观众不知道的是,电视剧中精彩的演绎,背后是她近乎“自虐”的付出。
在拍摄《乌云之上》这部剧时,孙俪全程未用替身,亲自完成所有动作戏,孙俪的敬业精神受到全组工作人员的赞美。
这一场动作戏,让现场工作人员感到佩服。
这是一场与犯罪嫌疑人搏斗的戏份,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来来回回拍摄了多次,工作人员都直呼心疼。
一次次的摔在道具箱上,裤子被磨破,手臂也被磕的淤青,甚至手指都被划破。
见此状况工作人员都不忍心,可孙俪丝毫不在意,反复看着摄像机中的画面,只求一场最完美的呈现。
面对工作人员的担忧,她也只是淡淡回应一句“拍戏嘛,青一块紫一块都正常。”
在拍摄这一幕戏时,她因为摔倒将裤子磨破了,爬起来之后却说“趁着腿没肿继续拍。”
这个角色对她的挑战性极大,体能是一道坎。
为了更好的贴近刑警的体能状态,她每天都坚持在跑步机上训练,甚至把跑步机跑成“工伤”。
最近这一片段在社交平台上大火,也是这部剧的高潮片段。
韩青亲眼看着自己的姐姐被逮捕,没想到自己抓捕的罪犯竟然是最信任的姐姐。
画面中孙俪哭的声嘶力竭,奋力的拍打着车窗,大声的质问姐姐。
在导演喊卡后,孙俪依旧不能从情绪中脱离出来,虽然全部片段未能完全展现,但曝光的花絮让观众赞叹孙俪的爆发演技。
孙俪在演戏这方面的敬业程度真是吊打许多流量明星,这样“拼命三娘”式的表演在娱乐圈不多了。
孙俪的敬业表现,与当下娱乐圈盛行的替身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有位导演曾经在节目中公开吐槽,某部六十集的电视剧,男主角只来半个月,就拿到了高额片酬。
许多流量明星在拍戏时挑这挑那的,只要有武打戏份就让替身上场,自己在一边悠闲地看着。
更有甚者,连文戏都依赖替身。
剧组被逼无奈只能靠着后期抠图,剧集上映后引来骂声一片,导演更是有苦说不出。
某些流量演员的片酬甚至是老戏骨的好几倍,演技上却差了不知道有多少,台词都背不下来,只能用数字来代替。
反观孙俪,《乌云之上》只是一部17集的短剧,对比那些S+的大制作,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可她仍旧以电影级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每一帧画面都尽善尽美,这样的态度,真是给某些流量明星一个响亮的耳光。
回顾孙俪的成名史,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是演技的不断磨练。
孙俪的演艺生涯源于她扎实的艺术积累,自幼学习舞蹈的她,10岁时进入了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兵。
2001年,《玉观音》中缉毒女警察安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凭借着细腻的表演斩获金鹰人气女演员奖。
《幸福像花儿一样》让她与邓超结缘,两人因戏生情发展为恋人,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婚姻。
《甄嬛传》中甄嬛一角彻底打开市场,火遍大江南北,如今仍是观众的“下饭”必备剧集。
孙俪将甄嬛的隐忍、谋略与悲情演绎到极致,从少女到太后,各个阶段的变化让孙俪演绎的淋漓尽致。
后来的一部《芈月传》让她收获白玉兰最佳女主角奖,观众评价孙俪的爆发式演技让芈月这一角色具有史诗感。
《安家》《理想之城》等等,孙俪的每一次出现都带给观众极大的惊喜,每一次的角色都有独特含义。
孙俪的走红是必然,她对自己的有着明确的规划,对演戏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
孙俪在选角时坚持人物至上的标准,她不追求数量,而是追求品质。
在选择甄嬛这一角色后,她会用好几个月的时间研读剧本,与导演、编剧探讨人物,最终塑造出立体化的甄嬛,打破了古偶的刻板角色。
《乌云之上》中的韩青,既果敢又脆弱,正是这一角色属性吸引了孙俪。
在接下每一步角色后孙俪都会对台词反复推敲,遇到特殊的角色时,她会提前几个月去刻以观察人物原型,模仿她的动作神态。
凭借着这份认真的态度,这样的“笨功夫”让她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
孙俪现状韩青这一角色,网友的评价两极分化,有称赞爆发力十足的,也有说用力过猛,太过刻意了。
对于这样的争议,只能说是各花入各眼,有人偏爱爆发式的演技,有人则偏爱平静细腻的演技。
无论哪一种,唯一肯定的便是孙俪的敬业精神,对于角色演绎的追求让人挑不出毛病。
她的实力与努力获得圈内人的一致好评,郑晓龙评价她是在用生命演戏。
张艺谋称赞她的台词无可挑剔,孙俪在演戏的这份坚守上值得流量明星来学习。
抛去事业,孙俪的感情也十分成功,她与邓超更是被网友称作娱乐圈“模范夫妻”,相守多年,感情依旧甜蜜。
追求事业的同时,她还兼顾家庭,没有工作时便呆在家陪伴孩子。
女儿小花拍摄的《甄嬛传》写真,在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后,网友评价“果真是宛宛类卿。”
如今的孙俪可以说是人生赢家,既收获了观众的口碑,还收获了温暖的家庭。
孙俪的成功证明了真正的演员不需要替身,观众的掌声也永远留给对待角色认真的演员,孙俪的成功应该让流量明星敲响警钟。
流量终会褪去,留下的只会是深入人心的演技。
来源:肥猫吃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