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是一场心智之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8:03 1

摘要: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的办公室在上海前滩。最近到公司路过前滩太古里,经常能遇到很多背着胡萝卜玩偶的人。他们在商场里排队购物、在中庭打卡拍照,让我看到了久违的“经济上行期的美”。

双11的玩法,彻底变了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的办公室在上海前滩。最近到公司路过前滩太古里,经常能遇到很多背着胡萝卜玩偶的人。他们在商场里排队购物、在中庭打卡拍照,让我看到了久违的“经济上行期的美”。

询问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五月天为上海演唱会专门开的快闪店和打卡点。商场中庭的“MAYDAYLAND”装置也是他们的,而这个位置去年放的是LV的旋转木马。更让我惊讶的是,前几天五月天主唱阿信主理的潮牌发售同款棒球服,直播间销售额超过李佳琦。IP形象胡萝卜玩偶的销量在去年双11冲到榜三,仅次于jellycat和迪士尼。

如今,一场演唱会带来的商业价值,已经远远超过门票收入。我想这份巨大的消费热情,本质上是无数个微小的心动和快乐。用两个词总结,就是“情绪价值”和“心智认同”。

情绪消费时代,“心智”正在取代低价,成为品牌在新周期的生存之道。品牌是否有这个意识,决定了今年双11是不是白做。

我从和平台、品牌的交流中预感到,今年双11的逻辑玩法彻底变了。双11不再是打折促销的战场,而是和消费者心智沟通、重建品牌的机会。根据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潮玩”搜索热度同比提升62%,每个热点话题背后都潜藏着超70%的情绪消费支付意愿。

不夸张地说,今年双11,就是一场心智之战。至于怎么打好这场仗,巨量引擎已经准备好了攻略。

心智元年,抢占双11赛点

虽然这几年唱衰双11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我每年都反复强调,双11仍然是一年当中,所有品牌商家最重要的生意节点。基本上如果错过双11,就等于失去了本年度生意翻盘的最后一次机会。我们需要讨论的始终是玩法怎么变,而不是要不要做双11。

今年,这个机会尤为重要。因为情绪消费已经迎来了一个拐点。如果说前几年它还在酝酿,那么今年可以说已经彻底成熟。无论是labubu、老铺黄金的爆火,还是演唱会经济的升级,各种用过去的商业逻辑难以解释的现象集中爆发,以及很多我们以为短暂的、昙花一现的生意,都表现出了长久价值。这都在提醒我们,时代变了。

或者换个说法——双11的“心智元年”来了。

心智主导的情绪消费时代,品牌在双11完成的不只是一场交易,更是情感与心智的共振。相比卖点、价格,产品之上附加的愉悦感、认同感,更能打动人心。

心智是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的“快捷方式”,种心智就像谈恋爱,是非常讲究时机的。我想在一年之中,双11就是种心智的最好时机。

首先,双11本身就有牢固的消费心智。在商业世界里,消费者的钱花在哪里,TA的感情就在哪里。消费是人们情感、态度表达的途径。一年到头,没有一个节点像双11这样,有如此集中、高浓度的消费决策爆发。

更何况,今年双11串联了中秋、国庆、大促、换季等多重热点,人们的情感表达浓度极高,心动的理由交错,潜藏巨大的生意爆发契机。

当然,我也明白很多品牌商家并非不想做,而是已经意识到心智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心智这个东西不像销量,看不见、摸不着、更无法衡量。这也是为什么,在抖音做心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仅因为抖音是超6亿日活用户的生活场和生意场,串联用户7×24小时全天候多场景,是情绪和兴趣的进化之境。更是因为,巨量引擎能够洞察大量的消费者行为和海量内容,并推导出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让心智可以被科学衡量、评估。

巨量引擎的四大指标,可以帮助品牌清晰地看到心智的形状和浓度。行业联想份额可以看到品牌的行业认知凸显度,本品联想份额可以看到品牌相比竞品的形象凸显度,偏爱度可以进一步看到相比竞品的竞争优势,美誉度显示了品牌心智的好评度。

巨量引擎的数据也表明,更高的“心智联想”,能带来更高的A3转化率;并且心智越多层,品牌越忠诚;打好心智的品牌,更能构建穿越周期的韧劲。但在这之前,品牌商家需要先找到自己的“心智”,并将它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在抖音,“心智”就代表着种草效率和生意,能否让消费者提到某个心智就想到你,甚至把你看作某个心智的代名词,是今年双11制胜的关键。

从心动到心智,需要几步?

在讨论今年双11具体的策略玩法之前,我们还需要明确一件事,那就是“心智”本质上是一个情感问题。既然是情感问题,就需要跳脱出理性的商业思维,用感性的方式去理解。试想一下,你曾经因为什么而“心动”过,又是在怎样的时机、场景下将心动付诸行动的。

就拿我自己举例,今年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心动对象,就是labubu。而我对它心动的原因,是在自己的情绪低谷时刻,因为身边人的推荐,被它丑萌的外表治愈。后来我发现它还有社交价值,只要我带着它出门,就能很轻松地和身边人建立联系。至此,我对labubu的心动才真正转化为心智。

从我自身的经历可以看到建立心智非常重要的三个关键点:时机、心动点和触发方式。我在一个情感浓度极高的时刻,通过一个可信任的渠道接触到这个IP,并被它的内涵和价值牢牢吸引。那么在抖音,品牌商家要完成这个路径,对应的就是节奏、内容、渠道。

巨量引擎提供的心智营销策略,就紧紧围绕这三件事,一步步拆解策略,帮助品牌商家踩准节奏、用对工具、建立心智,实现双11短期销量和品牌长期价值的双赢。

踩准节奏,捕捉心动

人的情绪是波动的,当情绪到达最高点时往往容易冲动。因此捕捉心动的关键,在于借势节点节奏,锁定 “情绪峰值时刻”。

在消费过程中,有几种情绪是非常容易推动决策的。而且在生意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情绪。比如人的新鲜感会促使他对某个品牌产生好奇,由情感共鸣产生的获得感会帮他完成下单的“临门一脚”,而安全感则会让人产生依赖,增加复购频率。

所以,好的节奏不是持续猛攻,而是有的放矢,在预热、爆发、延续阶段选择合适的时机,激发合适的情绪。

具体到今年双11,节前的长假是一个关键节点。加上今年中秋国庆8天假期无缝衔接,出行、娱乐、送礼等消费场景叠加,心动时刻高发,是种心智的好时机。而中秋节则是重中之重。抓住这个时期,布局人货场,通过“达人内容 + 营销事件” 蓄水,“高优机制 + 独家货盘” 转化,“自播/达播”大场高效承接,实现双11的“开门红”

在预热期,用“稀缺性内容”让消费者产生首次心动,填补情绪缺口,才有机会让他们主动记住品牌。而爆发期的热度,取决于促中的内容质量和触达效率。因此,促中造热点、不断制作好内容,用小爆点刺激转化、强化记忆点非常重要。

多元内容,沉淀心智

从心动到心智过程,也是消费者对品牌从“记得”到“记住”的过程。前者是“乍见之欢”,后者是“直达内心”。完成这一步的关键是精准匹配,以对的品牌形象,找到对的人,在对的场景下,传递对的信息,并且借助对的信任载体,极致放大氛围,最终让品牌与消费者的 “需求标签” 强绑定。

巨量引擎的策略工具,可以帮助品牌商家走好每一步。

第一步,找对人。通过精细化定位“行业特色人群”“圈层人群”“泛人群”这三层人群,帮助品牌商家精准锁定高价值人群,找到“对的人”。行业特色人群通常已经有过购买行为,可以用专业内容加深心智;圈层人群更适合以兴趣向内容驱动,带动人群破圈效率;针对泛人群则以高频品牌内容增加品牌曝光度和拉新效率。

2025年上半年,巨量引擎已经上线潮流运动、时尚、旅行、文化、医美、情绪等6大圈层人群,Q3还将发布19大圈层,100+人群,覆盖更多行业。

第二步,定心智。这决定了品牌以什么形象出现在目标人群面前。好的品牌心智,既要“抢大”,也要“占小”。大是为了能代表品类,让消费者更容易产生联想,小是为了满足差异化需求,更易加深印象。因此,巨量引擎推出定心智四步法,首先根据本品份额诊断,找到心智缺在哪,再看是否有优势;其次定位品牌优势人群,找机会心智;再用行业特色人群优化商品心智,用圈层人群补场景心智;最后补全三层心智,打出差异化,建品牌心智屋。

找对人、定好心智之后,第三步是“说对话”。前面已经分出了三类人群和三层心智,说对话的关键,就是基于人群和心智的层次,分层沟通,匹配人群与内容。针对行业人群,讲 “商品心智”,用垂类达人深化专业认知;针对圈层人群,讲 “场景心智”,用圈层达人演绎真实场景;针对泛人群,讲 “品牌心智”,用明星、官媒激发兴趣。

到这里,心智建立的基础已经稳固,只差一阵“东风”——第四步:投对人。做好加热,高效产品, IP矩阵,利用达人IP效应放大心智。一方面,根据品牌心智选择内容,结合达人影响力,更加精准、高效地匹配人群。另一方面,巨量引擎产品加热策略升级到3.0,可以更好地定向特色人群,加热心智爆文,为品牌获得确定性增益。品牌广告产品创新品牌样式和心智有刷,让心智更易被感知。此外,随着内容IP矩阵升级,曝光、内容、人群、生意形成紧密闭环,IP效应也被进一步放大。

多渠道布局,转化价值

建立心智之后,如何将心智转化为价值,是品牌商家实现生意长期增长的关键。仅靠 “爆发期销量” ,往往容易在大促后陷入 “流量真空”。真正实现心智转化,需要“多渠道协同承接”,通过自播、达播、短视频的配合,将双11期间积累的心智用户,转化为长期复购客户。

品牌自播是品牌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窗口,也是心智转化最核心的承接阵地。自播的优势在于能让品牌自主掌控节奏、传递核心价值,通过制造专属热点事件,将双 11 期间积累的 “认知心智” 转化为 “行动习惯”,完成心智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达播则是扩大心智人群的有效途径。品牌通过与不同类型的达人共创内容,借助达人的圈层影响力,将双11期间建立的心智标签渗透到更多潜在用户群体中,从而突破自身流量边界,实现 “心智影响半径” 的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达播合作的核心并非 “单纯带货”,而是 “心智共创”。 通过与品牌心智定位匹配的达人,对产品的真实体验分享,可以有效加深目标人群对品牌的认知。

短视频则是在用户日常生活中“唤醒心智记忆”“渗透日常生活”的核心载体。而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凭借真实、贴近普通用户的特质,能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将品牌心智融入用户的日常场景中。短视频借力KOC模式,大量并且生活化地构建 “心智记忆场景”,可以让心智渗透进用户的真实生活,从而实现更深度的转化。

双11心智营销,本质是品牌从 “流量转化” 到 “用户经营” 的转变。品牌商家在获得短期收益的同时,沉淀长期价值。通过节奏、内容、渠道的协同,让消费者从 “因促销而买” 变为 “因认可而买”,最终形成长期的品牌偏好。

除了上述双11的心智策略打法,针对商家流量竞争加剧、CPM走高,退款率上升、利润承压,素材基建需求强、产能不足等挑战,巨量引擎还提供了品牌保障产品抢量助攻,巨量千川全域推广净成交出价,AIGC核心能力基石加固等解法,在产品工具侧保障破局,为双11大促拉满BUFF。

重启心智元年,现在上车还不晚

事实上,心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只是过去几年很多品牌将它视为锦上添花的加分项。但在2025年,消费者的情绪选择已经到了影响品牌的阶段。今年以来,太多案例告诉我们,掌握不了消费者情绪的品牌可以在瞬间倾塌。

尊重消费者,从来不是只提供等价的商品和服务,而是要走进他们的认知里、情绪里,让品牌成为他们 “想到某类需求时的第一选择”。这份 “选择优先权”,正是心智的力量。

尤其在双11这个特殊节点,消费者面对海量的选择,唯有“心智”,可以让品牌脱颖而出,被消费者记住。否则,只能继续深陷价格战的泥潭,最终让双11又变成一场空忙。

更重要的是,在巨量引擎的策略和工具下,心智建设已经拥有明确路径和落地方案。所有迷茫的品牌,不需要再犹豫。双11已经近在眼前,打破旧模式,用心智破局,现在上车还为时未晚。

内容作者:Jasmine

来源:进击的沈帅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