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现代的电视是要讲究老少皆宜,正能量的,可这些名著,只负责借着故事讲真话!
这世间的文学大体上分两种。
一种教你做梦,一种叫你别做梦!
毫无疑问金瓶梅,属于后者!
你说,金瓶梅是黄书!
可你只要看了原著,你脱的裤子肯定会穿起来!
当然,你若看的是影视剧
当我没说!
我只说一个数据
金瓶梅洋洋洒洒,写了百万字,让人血脉膨张的不足五千字。
就这,你说作者,这是醉心搞黄色。
实际上但凡看了四大名著的朋友
都会发现,书里都有很多少儿不宜的名场面。
我们现代的电视是要讲究老少皆宜,正能量的,可这些名著,只负责借着故事讲真话!
这也是,金瓶梅在古代长期被禁的真相。
至于他说了什么真话?
揭露了什么真相?
且往下看!
1金瓶梅是一本世情小说
一本写生活的书
你要想看古代底层人是怎么生存的
中层人是怎么挣扎的,上层人怎么压迫的。
你看,金瓶梅就对了!
正如书中言: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
到头来同归于尽,着甚要紧!
看见了吗?
酒色财气
我们最真实的生活,谁能说“色”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呢?
然而,作者是怀着慈悲心的。
他在书里还说:只有那《金刚经》上两句说得好,“如梦幻泡影,如电复如露。”
见得人生在世,一件也少不得,到了那结束时,一件也用不着。
随着你举鼎荡舟的神力,到头来少不得骨软筋麻、由着你铜山金谷的奢华,正好时却又要冰消雪散。
纵使你闭月羞花的容貌,一到了垂眉落眼,人皆掩鼻而过之.... 倒不如披上一领袈裟,参透了空色世界,打磨穿生灭机关,直超无上乘,不落是非窠,倒得个清闲自在”
看见了吗?
作者只想告诉我们一个字“空”
你费尽心思得到也是你终将失去的!
这让人绝望吗?
书里最后,西门府衰败了,梁山被招安了,大宋的江山后来也作没了。
明朝冯梦龙
也就是那个写出“三言”的大文学家
把金瓶梅称作第一奇书。
我想最大的原因
就是他和作者一样,反对虚伪礼教!
作者借宋写明,写的是一幅晚明社会的浮生图。
2关于这些是,我们就从西门庆这个“爽文男主”说起吧。
西门庆身边美妾成群,腰缠万贯,商政通吃,连衙门口都得叫他“大官人”。
这样的人,怎么死的?
不是被武松一刀砍死的
因为这是《金瓶梅》,不是《水浒传》。
在《水浒》里,武松代表义,是江湖的刀。
但在《金瓶梅》里,现实不许你刀来斧往解决问题。
你想想,一个都头武松,能真刀实枪干掉自己的顶头上司——理刑副千户?
做梦都不敢。
敢也没那条件!
所以西门庆的死,不是被人杀,是被自己折腾死的。
很多人说,是吃了胡僧的药。
确实,那药劲猛。但关键不是药,是他根本不按说明书吃。
胡僧交代得清清楚楚:药要配烧酒,一次只能一粒。结果潘金莲为了让他“更猛更久”,三粒一口倒,这不是医嘱,这是杀人未遂。
但说潘金莲是凶手,也太便宜西门庆了。
你看书里怎么写他死的:
第一个阶段:腿疼。
刚和新认识的人妻大战三百回合,第二天腰酸腿软请人捶腿。
王六儿一听这消息
指使人送来一玩意儿,外加自制香料,西门庆立刻提枪上阵
研究”菊花“残,那叫一个勤奋,那叫一个兴奋!
第二阶段:遇鬼。
从王六儿家回来,天三更,马走到桥边,一阵旋风,一个黑影蹿出,马受惊、腿打颤、人打哆嗦,回家后下马就虚得站不稳了。
有人说,那是花子虚的鬼魂回来索命的。
不管信不信,反正从这以后——他不行了。
第三阶段:败光。
这一阶段叫“精尽人亡”。
回到家跟潘金莲再大战一回,药吃了三倍、姿势十八套,结果早上醒来开始头晕+失血+站不稳,典型的精气枯竭。
但,这时候其实还有救。
第四阶段:乱治。
找了任太医、溪太医、街坊神医,开了一堆药,吃了之后各种副作用齐上——
有的让他尿不出、有的让他激情爆表、有的让他下面流脓、生疮、红肿、高烧、抽搐……
你以为这是治病?
不,这是送他走!!
潘金莲看到大官人“宝刀未老”,一坐到底连干两天,结果就把人给坐死了。
第五阶段:回光返照。
吴月娘忙着请跳大神的、抓吴神仙的,都说没救了,赶紧写遗嘱。
西门庆临终前看到花子虚、武大郎两个前夫之魂同时现身,才知道自己真是躺平也难逃审判。
喘了大半夜,像头发情期的野猪,终于一命呜呼。
就这么死了。
这个死法,不黄,很社会
3读到这,你还以为《金瓶梅》是写黄?
不,是写代价。
西门庆的死,跟“黄”没多大关系,跟“人欲”才有关。
他不是淫死的,是欲望控制不住、又没人能救他——社会性死亡的样本。
你看得懂西门庆的死因,就看懂了全书的底层逻辑。
第一,这不是一场床上事故,是生活的合谋
西门庆死于色,表面看是身体扛不住,其实根源在于: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有王六儿送香,有潘金莲递药,有狐朋狗友喝酒灌酒,还有应伯爵推荐民间神医,一波接一波地往死里整。
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个人纵欲,不是因为他“色胆包天”,而是因为他身边全是递胆子的人。
色不是罪,欲望不是错,错的是没人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停。
第二,他不是色死的,是累死的
别误会,大官人不是躺着享福的富二代。
他上能官场公关,下能市场谈判,三天两头打点送礼应酬,他累得很。
西门庆是真拼,只是他拼错了方向。
拼事业靠贿赂,拼感情靠药效,拼身体靠异性,那结果只能是一个:
累死,还不得,好死。
第三,他身上有你我熟悉的影子
别急着骂他。
你仔细想——
西门庆是不是你朋友圈里那个又想赚钱又想玩,还天天转发成功学的人?
是不是你身边那个周一拼KPI,周末约夜店的人?
是不是那个你都快嫉妒的看着啥都行,最后还是输在了自己手上的人?
对。
所以金瓶梅才伟大,它不是在写古代,它在写我们。
你以为西门府是封建糜烂的象征
不,它是现实社会缩小版模拟器。
正如我上面所说,它写的是一个家族从兴旺走向崩塌的全过程,写的是所有人把自己一点点作死的群像悲剧。
有人靠手段上位,有人靠姿色谋生,有人以“义”之名掩“利”之实。
乍一看,像是大明朝的清河县,细一看,像极了我们周围。
《金瓶梅》的高明之处不是告诉你谁是坏人,而是告诉你——每个人都坏,但坏得很“人性”。
比如:
西门庆为钱不择手段,但也曾帮常峙节买房解困。
潘金莲机关算尽,但遇到卖镜子的老头也愿意施舍。
陈敬济混吃等死,但对潘金莲的那点痴情,不假。
你说他们恶?他们也有柔软的地方。
你说他们善?他们都没活出善果。
人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非黑即“惨”。
这书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理想型”。它的人物,像极了你每天上班会碰到的那几类人。
再说,一个关键,一个家族的崩塌,是从人不识人开始的
西门庆这一生,有点成,有点败。败在他用人不察、识人不清。
娶来潘金莲,不是妻子,是定时炸弹。
信任应伯爵,不是朋友,是吸血鬼。
看中陈敬济,不是接班人,是败家子。
你看他怎么死的不重要,你看他怎么一步步让身边人变成拖油瓶才重要。
一个家族的毁灭,从来不是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一连串错信错爱的积累。
这书写到后面,西门府就像一个坐在沙发上的胖子,自己不想动,四面八方的亲戚、下人、狐朋、情妇都在偷偷拆沙发螺丝,直到它轰然倒塌。
在西门府这部机器里,每个人都不是寄生虫,而是操盘手:
吴月娘求的是家宅平安,信佛求子,勤俭持家。
孟玉楼求的是安稳婚姻,委屈求全,装大度扮贤良。
潘金莲求的是宠爱,于是机关算尽、深夜磨刀。
陈敬济求的是“继承”,于是勾结仆人,娶前妻,搞后妈。
王六儿求的是翻身,一路投怀送抱走后门。
每个人都在谋,每个人都在演。
而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输了,输得一地鸡毛。
你说这是古代?
你看看现在的职场、婚恋、家庭——有哪个不是人人戴面具、个个扮专家?
所以《金瓶梅》不是黄书,是社交说明书。
5一部五百年前的书,既无滤镜、也无直播,光靠文字
竟然能把人的龌龊写得如此生动、立体,甚至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看到自己。
如果《红楼梦》是写“梦”,《三国演义》是写“势”
《水浒传》是写“义”,那《金瓶梅》写的,只有两个字:“活着”。
可怕的是,它写的不是你想活成的样子,而是你可能会活成的样子。
《金瓶梅》对性的描写之细致,常让现代人面红耳赤——什么“葡萄架倒立”,喝、尿邀宠看得你嘴巴张得比三大妈还圆。
但别忘了,作者写这些,并不是为了让你爽。
是为了让你不舒服。
是为了告诉你:人为了讨爱、讨权、讨生活,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那一幕金莲喝,尿邀宠,你要是只觉得刺激,那你是把毒酒当黄酒喝了。
你要是看到那段,心里一紧,脑子一凉,明白这个女人已经没路可走了,才是真正看懂。
这是奴婢之身的极限操作,是“跪着也要赢”的绝望表达。
她不是在淫,她是在求生。
人到了极限,底线就是摆设。
她不是不知羞耻,她是没有退路。
这就是现实:当人的尊严无法带来饭碗时,尊严就会被脱掉。
不是自愿,是被生活一件件扒光。
金瓶梅的露骨,就是它的诚实。
不装,不修,不粉饰——它就是告诉你:
你看到的龌龊,不是故事,是社会。
你看到的羞耻,不是角色,是人性。
有人骂潘金莲是坏女人。
但如果你认真看,会发现她不过是旧时代结构下,被推着走的一颗棋子。
她没得选。
嫁给武大郎,不是恋爱脑,是被家里卖的。
遇见西门庆,不是春心荡漾,是抓住救命稻草。
往后争宠、斗心机、使毒药,不是天性狠,是身不由己。
她不坏吗?坏。
但你想想,她坏的那每一步,是不是都被现实逼着她走下去?
她不斗,连口饭都吃不上。
你以为她是狐狸,精,其实她是战场上的士兵。
这是《金瓶梅》的冷血,也是它的良心。
它把女人的处境,写得那么真实,那么彻骨,却一句“女德”都不讲,一句“活该”都不说。
它不骂人,只是把事实摆在你面前。你爱信不信。
你可能会觉得男人在书里活得挺滋润?呵呵,走着瞧。
西门庆是个啥?帅?有钱?官?妾?全都有。
然后呢?
他拼命赚钱,拼命吃喝,拼命用男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然后——精尽而亡。
潘驴邓小闲,样样全,最后全给自己挖坑。
陈敬济,长得帅,情商高,小姑娘喜欢。
但他懒、飘、没担当,最后变成全书最大的软饭男,靠裙带关系上位,连命运都看不起他。
你看到这,会不会忽然想起一些现实中长得也不错,但年过三十还在拼爹又拼床的混得好像还不错的男人?
对,他们身上有陈敬济的影子。
他们不是走得慢,是压根没走在正道上。
6《金瓶梅》很残酷。
它不许你靠脸、身材、家世运气活太久。
它告诉你:拼不了脑子的人,早晚也会拼掉命。
金瓶梅还告诉我们, 那些所谓的“朋友”,才是最大的笑话
西门庆号称“十兄弟”,应伯爵、谢希大、常峙节、花子虚……人人称他“大哥”,个个表面忠诚。
但你看清楚了没?
大官人家一摆酒,兄弟们蜂拥而至,吃相难看得像是灾后重建。
一转身,有的偷器皿、有的调戏婢女、有的趁机摸老婆。
哪是什么义气?全是利益。
这群朋友l,在你阔的时候是兄弟,等你病了、败了、挂了,就只剩一句他也曾风光过。
作者连骂都不骂他们,只让他们自证——酒桌上的义气,永远兑不了病榻上的人情。
你以为这是古代?
你发条朋友圈试试,看看谁点赞,谁评论,谁私信来“有事说话”,然后你真有事试试看,试试看谁还在。
《金瓶梅》不讲兄弟情,它讲人情债,讲的是:
你以为的亲密,很多时候只是暂时不冲突。
它写尽了人性最深处的潜规则,不靠打鸡血,不靠正能量
也不靠假大空的道德说教——它只是把所有人的真面目,赤裸裸地摊在你面前。
它不制造理想人设,也不安排梦幻剧情,它只说:
生活就是这么龌龊,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家庭就是这么难平,
爱情就是这么摇摆。
对谁最不友好?
对那些靠编织幻觉过日子的人。
它告诉你:你相信的忠诚,可能是工具
你信任的爱人,可能只是合作者
你以为的亲情、友情、爱情,可能都建在利益上。
这书你越读越冷,越懂越不敢说话——
因为你看懂的那一刻,你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单纯的自己了。
很多人只看到金瓶梅的黄,却没意识到它的“深”。
它写的性,不是春宫图,是生活不得不如此的走向。
女人靠身体换地位,不是因为放荡,是因为结构不给她别的出路
男人靠关系换利益,不是因为奸诈,是因为规则早已被内定
下人靠偷摸求活路,不是因为天生贼心,是因为根本没有上升通道。
金瓶梅没写什么道理,但写满了事实:
权力是怎么交易的,
爱情是怎么腐烂的,
家庭是怎么倾斜的,
利益是怎么取代一切的。
这些事情,我们小时候没人教
教科书不写,父母不说,电视剧还非得给你画饼。
《金瓶梅》不讲道理,它直接告诉你:你不学会看人看心看场景,总有一天会被这些东西压垮。
这不是“黄”,这是冷酷的通识教育。
所以,它不是误导读者,它是打碎幻觉
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金瓶梅》教坏人,而是它把太多人心里那点虚伪的善良、做作的正义、一厢情愿的幻想全打碎了。
它让你明白:
真正的婚姻,不是你情我愿,而是互相权衡
真正的家庭,不是齐眉举案,而是争权吃醋
真正的朋友,不是肝胆相照,而是谁更有用
真正的世界,不是努力就有回报,而是你得明白游戏规则。
这书教你的不是诗和远方,是怎么在眼前这滩泥里走得不太狼狈。
最关键的是,它让你意识到:
你以为的高尚,也许只是别人看你不懂人情世故的一种说法。
正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得让古代统治者都害怕
你看蔡京、你看高官、你看市井,你看权贵之家、你看妓院、你看尼姑庵,哪一个地方干净了?
书里没有净土,连和尚都是油嘴滑舌,尼姑也要上下打点。
这书打破了所有神圣光环。
它写的不是坏人变好,而是好人活着活着也开始做坏事。
这才是它最恐怖的地方:
它不是指责个别人,它是告诉你:
在这个社会结构下,不论你原本有多善良,
一旦你进入规则之中,就只能选择适应,或被吞噬。
这才是它被禁的核心原因。
所以黄只是借口,怕你明白才是真相
《金瓶梅》的伟大在于,它写尽了人间荒唐,却没半句说教。
它不靠立人设,它靠拆底裤。
它不给你希望,它给你事实。
但如果你能从这些灰烬中看到现实逻辑,你就已经比别人活得明白。
这本书最怕的不是被误解成“黄”,最怕的是你看完后觉得无所谓。
书里最开篇的评语早就说明白了一切: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意思是说——
看了想模仿的,你没救
看了突然醒悟的,才知道它有多猛。
所以说到底,金瓶梅不黄,它只是太真实。
而这个世界,最怕的就是你太真实。
来源:老李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