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积石山漫唱(组诗) 郝炜/文积石山漫唱(组诗) 郝炜/文刀的祖训刀的祖训靠一双大手让铁和钢在重生的火炉中融为辫状合金靠一颗凡心让錾子在刀鞘上游走留下细腻的龙凤图案让折花刀活络生彩靠父亲的口传心授在路途上,守护情义挥舞一柄腰刀无畏的辉光在危难中,懂得搀扶传习一柄
积石山漫唱(组诗) 郝炜/文
积石山漫唱(组诗) 郝炜/文
刀的祖训
刀的祖训
靠一双大手
让铁和钢在重生的火炉中
融为辫状合金
靠一颗凡心
让錾子在刀鞘上游走
留下细腻的龙凤图案
让折花刀活络生彩
靠父亲的口传心授
在路途上,守护情义
挥舞一柄腰刀无畏的辉光
在危难中,懂得搀扶
传习一柄腰刀内里的热烈
看 见
看见
春风中
我看见如茵的操场上
奔跑过欢唱的孩子们
我依次看见茁悦幼儿园、鹭鸟幼儿园、希望小学、爱民小学、圆梦小学、移民中学……
墙体上涂着“爱与阳光,伴你同行”的红色艺术字
我问了其中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
阳光是什么?
她扯了扯天蓝色校服的衣角
轻声地说
阳光是明亮的春天
留给冬雪的杏花
我又问了另一个抱着足球的男孩子
他瞧了一会儿天空
忽然挥了挥手臂
大声对我说
阳光是穿透一切悲伤的花儿
金露梅,银露梅
金露梅,银露梅
请相信
在高高的积石山下
如果有漫山遍野的花朵
那一定是浪花一样
摇荡的金露梅和银露梅
微弱地低语
紧随大禹身后
在积石峡口造出了黄河
这样奔腾的长句
请相信
从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开始
时至今日
如果有漫山遍野的花朵
那一定还是金露梅和银露梅
一片片淡黄和嫩白色
在风中细微地呼喊
进行生命的接力
和一次次由爱传递而来的
不屈和不弃
大河家镇康吊村
大河家镇康吊村
从峡口跳出来
黄河没有退缩
恩养着云中的土地
村中人说
吊是狭长之意
作为全县第二大村
受灾的人们相互搀扶
心头翻滚一条条支流
他们知道
黄河从积石峡口跳将而出
就真的再没有退缩过
保安三庄
保安三庄
低唱的塘火和坡上的杏花
拥有同一时辰的晨曦
白墙和黄墙的安置新居
拥有同一个天蓝色的屋顶
我有幸来到此地
和前坡种树的村民们一起
拥有同一个春天
他们挖坑、修剪、浇水
好像把沐光的笑声
也种进了土坡里
然后等待满山的杏树
清灵地长于梅坡、大墩和甘河滩
把不会远逝的笑声
回唱给我听
刘集乡团结村
刘集乡团结村
不远处
黄河送走了自己的惊涛
村里一株鸡蛋皮核桃树
张开嶙峋的枝干
如水手
团结村韩支书讲述地震后救人的经历
他的双手不停比划着
像一个泰然自若的水手
“把老命豁下,救人!”
这句话像是一声惊涛
“埋的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们!”
这句话是另一句惊涛
他组织村民自救
震后三天孩子们恢复上学
他肩挑一根木棍
当作担架撤离伤员
他喉咙肿痛
二十多天睡不着觉
他说话时眼中的光
像不远处
黄河眺望而来的波涛
在二社张大河家
在二社张大河家
院子里怒放的梨花
像他心头织就的素锦
我们聊了很久
像换过信物的老朋友
屋角处的小白狗
也熄灭了生气的吠叫
地震来临时
他打着强光手电筒
在尘土飞扬的院子里
摸着瞎,从窗口救出邻居
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后坡边
抱捆干草给大家取暖
他说:
“我还年轻,能下苦
房子倒了可以重建”
聊了那么久
我们都有些口渴
但我想给他敬一支烟
燃着了
听他再仔细地讲一遍
直到心头的梨花
从另一面坡头
自然地漫过来
胡林家乡朝阳社区
胡林家乡朝阳社区
心是一把古老的锁
泪水锻打的一串钥匙
没打开
坚强递给她另一把
在养老活动中心
正在理疗的王爱梅老人
抚摸左手臂15公分长的伤口
自述地震时她有些害怕
担心自己的手臂废了
震后她搬来社区
从省上赶来的专家会诊
给她做了手术
另一边下象棋的谭文会老人
抢着说
地震时他的头部被木板砸伤
但随后的经历他一直清醒地记着
救他的尕小伙子们
长相都一样
身着迷彩服
交替背着他大步跑起来
大地的另一头
传回巨大的余音
大河家镇克新民村
大河家镇克新民村
1969年出生的张支书
说话声若洪钟
他在座谈会上讲
村里出土的一些彩陶罐
陆续在博物馆安家
村里分别居住着
以马、陈、韩、云为姓的人家
出过秀才,做过官
他讲到地震发生时
双手整理了胸前佩戴的党徽
继续迅若惊雷地说
刚一睡下
耳边压来巨大的钢铁卷动声
从炕上掉落的他
冲出房子,周围烟尘呛人
黑夜苦寒
四面击来哭泣声
震后七分钟,他组织村民徒手救人
在废墟上呼喊乡亲们
……
会上有人打断发言
询问他的伤情
他只简短地回答了一句:
“头上开了五公分的口子,腿子被砸折了
这都不打紧,咱土生土长的,皮实”
供稿:甘肃省文艺创作传播中心
来源:何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