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建勇的决心,遇见余承东的野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17:25 1

摘要:9 月 16 日,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在享界 S9T 新品发布会上,再次明确表达出 “紧跟华为” 的坚定立场。曾经围绕 “让出灵魂” 引发的主导权之争已然消散,市场的现实敲打让主机厂甘愿为鸿蒙智行“代工”,全力配合华为,成为 “五界” 合作方的核心战

小众车的大众梦,享界 S9T能撬开北汽高端化的命门吗?

文|巩兆恩编辑|左茂轩“余承东出品必属精品,余总是地表最强产品经理。”“享界 S9T 卖爆之时,便是余总再度封神之日!”......
9 月 16 日,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在享界 S9T 新品发布会上,再次明确表达出 “紧跟华为” 的坚定立场。曾经围绕 “让出灵魂” 引发的主导权之争已然消散,市场的现实敲打让主机厂甘愿为鸿蒙智行“代工”,全力配合华为,成为 “五界” 合作方的核心战略选择。毕竟相较于 “谁主导、谁支配” 的争议,品牌实打实的销量与利润才更为关键。这对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北汽而言尤为重要。作为享界品牌的第二款旗舰车型,亦是鸿蒙智行旗下首款旅行车,享界 S9T 闯入了国内尚待开发的小众市场。新车共推出增程、纯电两种动力形式的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 30.98 万至 36.98 万元,较预售价下调 1.82 万元,与享界 S9(30.98 万至 44.98 万元)的起售价持平。踏入这片新蓝海,余承东势必要以华为作为 “先行者” 开辟市场:“享界 S9T 的体验是神一般的存在,我们是真的把配置拉满了,价格也绝对是诚意满满。”据悉,享界 S9T 开启预订后便热度爆棚,累计小订量突破 40000 台,俨然已半只脚迈入爆款行列。在华为与北汽的共同豪赌之下,国内旅行车市场的大门能否被成功推开?借由享界 ,北汽的高端化之路又会走向何方?

撕掉小众标签

做大享界规模

“五根手指攥成拳头”,这是余承东对 “五界” 的期许。在他看来,每个品牌都终将形成较大规模,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不过,从当前品牌规模与市场效应来看,仅有 “兄弟品牌” 问界达成了这一目标。享界的销量表现则起伏不定:享界S9增程版上市后,续航焦虑得到缓解,30.8万元的起售价较纯电版吸引力大幅提升,推动享界S9全系6月交付4154 辆,环比增长 94.7%,位列 30 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品类榜首,今年二季度销量环比增幅更是达到 248.2%;但进入7月、8月后,S9 的月销量仅徘徊在2000辆左右。借助新车效应提振品牌销量,成为享界 S9T 的核心重任,但要靠一款旅行车撑起销量规模,难度不小。旅行车在海外市场向来叫好又叫座,在国内却始终处于小众地位。受 “买大车” 消费理念影响,国内消费者更青睐大尺寸三厢轿车与 SUV,夹在两者之间的旅行车长期不温不火。此外,国内旅行车普遍售价偏高,在当前激烈的 “价格战” 中,显然并非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从新能源旅行车市场的试水者来看,蔚来 ET5T 月销量维持在 4500 辆左右,腾势 Z9GT 则仅 1000 辆上下,可见证明新能源旅行车尚未获得国内大众市场的广泛认可。对于急需冲量并完成高端化转型的北汽而言,对此也不乏顾虑。据了解,在享界S9T立项初期,张建勇便担忧旅行车市场过于小众,从产品销量角度出发,北汽方面对其前景存在诸多疑虑。最终,在余承东 “该车型具备爆款潜力” 的劝说下,北汽才打消顾虑。“其实旅行车在国外非常流行,只是国内的旅行车售价太高。从产品本身来看,旅行车空间实用性极强,上下车又和轿车一样便捷。” 余承东如此解读旅行车的优势。根据官方信息,享界 S9T 延续了鸿蒙智行旗舰车型的核心配置,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HUAWEI ADS 4、全系满配空气悬架、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 CDC 以及华为途灵平台 3.0 等前沿技术,同时首次启用今年 7 月发布的享界品牌 “寰宇之星” 车标。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强调,S9T并非S9的简单旅行版改造,二者在空间布局、驾乘定位、座舱体验乃至底盘调校逻辑上均有显著差异 ——S9更侧重后排舒适性与行政属性,S9T 则聚焦驾驶体验与全场景适配能力。“享界 S9T 与百万豪车尊界 S800 同源,搭载了旗舰9系平台的全套技术与设计。” 在余承东眼中,作为鸿蒙智行“9 系”阵营的一员,S9T的产品力稳居鸿蒙智行产品体系前列。价格层面,30.98 万元的起售价,直接将享界S9T拉入主流高端纯电SUV与轿车的价格带,既打破了国内旅行车市场的 “价格神话”、重构了细分市场价格体系,也降低了这一小众市场的准入门槛,让更多消费者得以触及。从产品维度来看,抛开鸿蒙智行品牌 “同质化” 的标签,享界 S9T 此次面临的核心难题,是如何推动小众的旅行车市场走向大众。它不仅是享界品牌产品矩阵的重要补充,更是对中国新能源旅行车市场的一次主动开拓 —— 在 SUV 与轿车市场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挖掘新赛道并获取消费者认可。从鸿蒙智行过往产品表现与传播效果来看,其具备挑战这一细分市场的能力与底气。但旅行车市场尚未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消费者仍处于认知接受初期。即便享界 S9T 能成为旅行车细分市场的爆款,能否如愿撑起享界的整体销量、缓解北汽最初的规模担忧,仍未可知。有分析指出,享界 S9T 的成功不能仅依赖产品本身。面对当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竞品,“华为标签” 足以让其占据优势,但 “含华量” 究竟能撬动多少消费者进入旅行车市场,仍是未知数。从过往经验来看,消费者对轿车、SUV、MPV 等品类的偏好转移,是伴随用车环境、场景、消费理念等因素逐步变化的漫长过程,旅行车的 “小众” 标签难以在短期内撕掉。从当前火爆的订单情况来看,享界 S9T 上市后无疑能为享界带来销量增量,但受限于市场现状,增量幅度难以预估。一款小众市场的爆款,与一款主流市场的普通产品,最终终端销量或许相差无几。华为对汽车用户的号召力究竟有多强,或许能从享界 S9T 接下来的销量数据中找到答案。

ALL IN 享界:

北汽未来三年高端化的豪赌

在享界 S9T 上市前一日,华为与北汽宣布进一步深化享界品牌合作:计划未来 3 年投入 200 亿元资金,围绕设计、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品质安全四大领域推进技术迭代;同时组建享界事业部专属团队,以 “战略共同体” 模式协同作战,实现从产品设计到终端销售服务的全链路协同。“我们 ALL IN 享界!” 张建勇在发布会上强调,华为与北汽集团的合作正式升级为 “车企 + 华为科技全生态” 的战略共同体,聚焦五大专属体系——专属团队、专属研发资源、专属制造与供应链体系、专属双质检体系、专属渠道网络赋能。此次合作升级不仅是技术与产品层面的深化,更是双方在组织体系、商业模式上的基因重组,打造出豪华智能汽车时代的产业协作新范式。一次性敲定未来三年 200 亿元的投入,意味着北汽已将集团未来数年的高端化赌注全部押在华为身上。让出主导权后,北汽虽缩短了在智能化竞赛中的追赶时间,但自身构建的高端化路径始终面临 “销量与利润难提升” 的困境。对于北汽而言,享界已是其紧抓不放的新能源高端化 “救命稻草”。销量低迷、长期亏损,从今年年初起,北汽便着手梳理新能源产品序列。随着北汽 EU 系列退出市场,极狐与享界成为北汽手中的两张核心王牌。其中,享界在高端市场的关注度与战略意义更为突出,在北汽内部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规模是车企盈利的首要前提,只有达成几十万的销量规模,才能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具备降本增效的基础。未来北汽新能源要提升高盈利能力车型的销量占比,比如持续扩大享界的销量份额 ——2024 年享界与极狐的销量占比为 1∶10,今年目标要提升至 1∶3 左右。” 北汽蓝谷总经理刘观桥在今年 5 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明确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规划与期待。由此可见,无论从销量还是利润角度,享界对北汽蓝谷都至关重要。据悉,享界品牌计划明年推出一款越野车型。该车型将依托北汽集团在越野车领域的技术积累,结合华为的设计理念与智能技术面向市场,大概率也将成为鸿蒙智行系列的首款越野车型。随着产品矩阵的完善,鸿蒙智行 “五界” 品牌的定位逐渐清晰。结合此次发布的 S9T 旅行车与未来的越野车,享界在鸿蒙智行阵营中,或将成为最具个性与特色的品牌。此次享界 S9T 的大额订单,已初步撬动国内旅行车小众市场。接下来,随着各类个性化产品的推出,北汽能否次次借华为的 “东风”,实现足以支撑北汽蓝谷盈利回血的销量规模?若双方能成功复制问界品牌的发展路径,达成 “两年盈利、三年百万辆” 的目标,北汽也终于能在新能源高端化领域讲好自己的故事。相较于依托五个品牌冲击百万规模的鸿蒙智行,北汽对于享界的成功,显然更为迫切。ALL IN 享界,这场豪赌,北汽已没有退路。

来源:凤凰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