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逻辑就很有意思了,因为在史料中也没有提到哈萨克斯坦,也没有提到乌兹别克斯坦,甚至中国在明朝之前,是没有提到“新疆”的。既然我们的史书中没有提到新疆,那么是否代表新疆是虚构的呢?
之前看有人在讨论这个“大秦”在哪里。
其实这个大秦在哪里并不重要,伪史派的主要目的是想说,在我国的古籍史料中有提到“大秦”、“拂菻”,但是没有提到罗马,所以可以推断出罗马是虚构的。
这个逻辑就很有意思了,因为在史料中也没有提到哈萨克斯坦,也没有提到乌兹别克斯坦,甚至中国在明朝之前,是没有提到“新疆”的。既然我们的史书中没有提到新疆,那么是否代表新疆是虚构的呢?
但事实就是事实,这个“大秦”的确出现在了很多史料上,就算是最极端的伪史派”也不能说大秦是不存在的,所以“大秦”在哪里就成了伪史派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一切都要从《后汉书》中说起,根据《后汉书》中对大秦的记载如下,不仅仅是《后汉书》,连《晋书》《新唐书》《宋史》等等官方史籍都对大秦有类似的记载。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一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国中灾异及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
那么基本上定了个基调,那就是大秦国在西方,有多么西呢?在海的西面。
于是这就给伪史派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多了,也就3个位置,
一个是波斯湾以西的阿联酋或者沙特;
一个红海以西的是北非地区;
还有一个是地中海以西的欧洲。
很明显地中海以西的欧洲是伪史派绝对不能接受的位置,所以只剩下北非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的区域了,但他们对北非地区也是非常的谨慎,因为古埃及就在北非地区,如果大秦是北非地区苏丹或埃塞俄比亚的区域,那么如果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这些沙漠地带都能发展出“大秦”这样的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地区却一点文明都没有,俺就更不合理了。并且,如果苏丹是大秦,那么苏丹地区的金字塔,伪史派就失去了否认金字塔是伪造的地基。而埃塞俄比亚更令伪史派头疼,因为那里是阿克苏姆的所在地,满地的方尖碑记录着当年的荣耀。一旦把“大秦”放在了北非,那么金字塔和方尖碑都有了存在的理论基础。
所以对伪史派来说,最安全的地方则是将“大秦”安放在阿拉伯半岛上。
那么“大秦”在不在阿拉伯半岛上呢?因为《后汉书》的时期太早,当时的人们,特别是中国人对亚洲的了解还没有那么充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这个世界越来越了解。当中国到了唐朝的时候,已经成了世界的巨人,特别是让伪史派引以为豪的西域都护府更是管辖了中亚诸国,这时候,你再说中国对亚洲不了解,那是不是就有点侮辱大唐的味道了呢?
那让我们看看在唐朝的时候是如何记载的。
在《新唐书》中记载了大食在西域,本波斯地。男子鼻高,黑而髯。女子白晳,出辄鄣面。灭波斯,破拂菻,始有粟麦仓庾。南侵婆罗门并诸国,胜兵至四十万。康、石皆往臣之。其地广万里,东距突骑施,西南属海
并且在《通典》中记载,大食 “其境尽于西海焉”。
让我们再随着时空的转换到宋朝
在《诸藩志》中记载,大食在泉之西北,去泉州最远,番舶艰于直达,本国所产,多运载与三佛齐贸易,商贾转贩,以至中国。本国所产,多运载与三佛齐贸易,商贾转贩,以至中国。其国本波斯之别种,隋大业中,有波斯之桀黠者,探穴得文石以为瑞,乃紏合其众,剽略资货,聚徒浸盛,遂自立为王,据有波斯国之西境。
但《诸藩志》中同时记载了,“大秦国西天诸国之都会,大食番商所萃之地也。其王号「麻啰弗」,理安都城。地方千里,胜兵万余,与大食相御。天竺国隶大秦国,所立国主悉由大秦选择。俗皆辫发,垂下两鬓及顶,以帛缠头。”
《诸藩志》中又记载了一个地方,“遏根陀国,勿斯里之属也。相传古有异人徂葛尼,于濒海建大塔,下凿地为两屋,结甚密,一窖粮食,一储器械。”塔高二百丈,可通四马,齐驱而上,至三分之二,塔心开大井,结渠透大江,以防他国。其顶上有镜极大,他国或有兵船侵犯,镜先照见,即预备守御之计。” 这个塔+镜的组合,大家猜猜是个什么建筑?
这说明了大秦和大食是同时存在,并且两个相互为敌。很明显,大食国和天竺国,再加上这个濒海建大塔+镜的地方都不是大秦。如果大秦在印度半岛或者阿拉伯半岛,那么大食国和天竺国在哪里?
所以大秦,很明显是不可能在阿拉伯半岛或者是在印度半岛上的,那么剩下的只有北非和欧洲了。
那么伪史派们,你们的选择是什么呢?
来源:公子七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