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1岁的右翼评论员查理·柯克上周在犹他州遭枪杀。部分美国民众视其为“爱国主义的殉道者”,但也有不少人重提他生前反移民、仇视伊斯兰等争议性立场,甚至有人对其死亡表示庆祝。
过去一周,全美多名记者、学者、航空公司员工、医生及餐饮从业者因对查理·柯克遇害事件发表被指“不敏感”的言论,遭到雇主解雇或调查。
在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的背景下,一系列解雇事件引发关于言论自由、抵制文化、人肉搜索与劳工权益界限的争论,同时也使柯克生前言行的遗产成为焦点。
31岁的右翼评论员查理·柯克上周在犹他州遭枪杀。部分美国民众视其为“爱国主义的殉道者”,但也有不少人重提他生前反移民、仇视伊斯兰等争议性立场,甚至有人对其死亡表示庆祝。
共和党人士及保守派群体发起“点名排斥”行动,针对那些对柯克之死发表“冒犯性回应”的人士。
前MSNBC分析师马修·多德在节目中称柯克传播“仇恨言论”,并表示“仇恨思想导致仇恨行为”,随即遭到强烈批评。MSNBC总裁为其言论道歉,多德最终被解雇,他指责“右翼媒体暴徒”扭曲其原意。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卡伦·阿提亚也因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拒绝“为宣扬暴力的白人哀悼”而遭解雇。
除公众人物外,普通职场员工也因社交发言面临失业风险。例如,宾夕法尼亚州一名教师因称柯克是“种族主义者”(尽管同时表示“他不该死”),遭到保守派社交媒体账户公开施压要求解雇。
柯克生前以激烈言论闻名,曾称“伊斯兰是左派割断美国喉咙的剑”,并鼓吹“大替换”阴谋论(声称犹太精英计划以移民取代白人)。
枪击案发生后,右翼团体迅速起底并公开那些庆祝柯克之死的社交媒体用户个人信息及工作单位。共和党议员也纷纷响应。
印第安纳州总检察长托德·罗基塔鼓励公众提交发表“庆祝或合理化柯克之死”言论的学校教职工信息。美国副总统万斯称:“应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不仅追究本人,也要追究雇主。”佛罗里达州众议员兰迪·法恩则威胁要吊销发表此类言论的专业人士(如律师、教师、医生)的执照。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但不约束私营雇主行为。部分州虽立法保护员工在工作外时间发表言论和政治活动的权利,但律师杰宁·尤尼斯(现任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法律总监)指出,私营企业通常有权因员工言论损害品牌形象而采取行动。
公立机构的情况则更复杂。公共部门雇主受第一修正案约束,但仍可基于具体言论内容解雇员工。例如,公立学校教师可以批评柯克的观点“令人厌恶”,但若称“他该死”则可能越界。
尤尼斯认为,大规模解雇潮“在哲学层面存在问题”,许多人仅因批评柯克(而非鼓吹暴力)就失业,这对言论自由和社会辩论氛围造成寒蝉效应:“人们需要工作生存。如果我们还希望拥有活跃的公共讨论,这样做实际上非常糟糕。”
她建议雇主应与员工沟通、警告而非直接解雇,并强调“社会应始终致力于促进讨论和辩论,而非压制声音”。
一些共和党人借机提出应加强言论监管,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众议员克莱·希金斯宣称要利用国会权力“永久删除所有贬低柯克遇刺的帖子”。众议员奇普·罗伊则呼吁成立委员会调查“激进左派”。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声称将追究“仇恨言论”责任。
这种现象被观察人士视为美国意识形态阵营的“角色逆转”:传统上,右派常批评左派推行“取消文化”,并反对政府监管社交媒体;左派则更倾向于以“仇恨言论”为由主张限制言论。但在此事件中,右翼表现出与以往立场相矛盾的行为。
尤尼斯指出其中的“虚伪”:“当左派推行取消文化时,许多人反对;但现在轮到右派不喜欢的言论时,他们却欣然接受同样的手段。”
来源:文盲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