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B端向下冲锋,中小企业数智化战场激战正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7:26 1

摘要:9月17日,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发布了“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以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打通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华为还面向中国ICT分销伙伴发布“百&万计划”,发展100家分销钻石伙伴、10000家精英工程商,全面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广袤中小企业的数智化,依然是科技大厂们瞄准的重要增长市场。

9月17日,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发布了“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以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打通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华为还面向中国ICT分销伙伴发布“百&万计划”,发展100家分销钻石伙伴、10000家精英工程商,全面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

随着智能大潮席卷线上线下,科技大厂们都将增长的目光投向B端市场,AI成为这场竞争的中心,而中小企业所在的下沉市场则成为它们拼抢的战场。

冲锋数智化下沉洼地

“智能化应该像水和电一样,希望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都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福祉。针对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华为愿助力中小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在迈向智能世界的进程中,不让任何一个中小企业掉队。”9月17日,汪涛在发言中这样说。

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6122.6万户,其中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户,较2012年末增长约3.6倍。

但另一面,中小企业也是企业数智化的下沉洼地。有业内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表示,中小企业是整个数字经济或者国民经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体量很大,数量也很多,它们对于数智化很渴望,但数智化对它们也很难,第一它不太懂,第二它不太会,第三它去哪里找这些能力,找这些帮助它的人。

华为早已投身中小企业数智化战场。公开资料显示,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隶属华为ICT基础设施板块中的政企业务,分为商业市场和分销业务,2023年5月,华为还面向分销市场发布子品牌华为坤灵,用以支撑分销伙伴业务拓展,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据记者了解,在ICT分销市场,此前工程商采用多种产品分工交付模式,无法高效一站式满足客户需求。而据华为方面介绍,华为坤灵的“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中,“4”代表智能办公、智能商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四个核心场景;“10”代表中小企业办公、智能酒店等十个一站式场景化方案;“N”则代表围绕四个核心场景定义的系列产品。“华为坚持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和伙伴,通过提供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加速跃升智能化。”汪涛说。

华为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3699亿元,同比增长约5%,约占华为当期总收入的43%,是华为内部第一大产业,不过增速低于整体大盘。其中,去年华为面向中小企业办公、经济型酒店、中小学校及门店等场景,打造了超过400款适销产品,华为坤灵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公开资料还显示,今年8月华为商业销售部总裁张海平在2025华为算力场景发布会表示,2024年华为中国区政企业务同比增长25%,中国区政企计算产业增长80%,鲲鹏、昇腾平台作用关键。

B端市场激烈角逐

需要提及的是,不只是传统的ICT设备厂商,随着AI大模型的兴起,阿里、腾讯、字节等科技大厂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小企业数智化这个下沉市场,并展开激烈角逐。

在AI领域,华为也于今年6月推出盘古大模型5.5。据华为方面介绍,该模型基于昇腾云全栈软硬件架构训练,包含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多模态、预测及科学计算五大基础领域升级,同步上线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据悉,该模型已应用于政务、金融、制造、医疗等30多个行业500余场景,并推出医学、金融、政务、工业、汽车五大行业自然语言大模型。

多个玩家涌入,也为中小企业数智化市场带来激烈竞争。大模型厂商在B端市场掀起的价格战就是其中的缩影之一。例如,2024年末,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的价格全面下调超过80%,这是通义千问在一年内实施的第三次降价,而就在数天前,字节跳动的豆包视觉理解模型宣布其定价比行业平均价格便宜85%,步入“厘时代”。

一个新兴市场降价的最直接目的是获取更多用户和数据,特别是对价格尤其敏感的中小企业。不过此前曾有华为相关人士在跟本报记者交流时认为,价格很重要,但优惠是希望客户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得数智化能力,而不是无谓地把价格打到不可思议的境地。

该人士同时表示,在B端市场华为的独特竞争力在于,相对本身从数字化土壤里长出来的互联网企业,制造业出身的华为已游过数字化的河,看到数字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反过头来可以跟这一岸的传统企业更好地讲述怎么过河。

中小企业数智化考虑性价比的前提,显然还是谁家的产品更简单好用。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B端市场里,第三方服务企业的竞争首先是比拼技术和产业结合的能力,必须要懂行业、懂企业,“数智经济要形成生态,要逐步去构建更多链接。”

他同时认为,成本以及如何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需求等也都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维度,“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资金紧张,希望在有限资源里获得数智化转型的效益,中小企业往往要的不是最好的或者最贵的,而是最合适的。”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