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含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多元功能。
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
艺术功能包含
包含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多元功能。
1,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的审美功能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
通过对艺术品提供的意象世界的欣赏,玩味,接受主体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波兰,体验到正宗人生情趣和意蕴,有时候还可以领悟到宇宙,历史的无限和永恒,从而获得畅神悦志的精神愉快【审美快感】。
2,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
主要指的是欣赏艺术品常常能使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获得一种静什么性的放松和快怡,因而与游戏一样,成为一种娱乐的手段。
比如,人们出差旅行,在飞机和火车上常常读一些通俗小说来消磨时间,便起了娱乐消遣作用。
听流行音乐,唱卡拉OK主要也是为了消遣和娱乐。
3,艺术的认识作用
指的是人们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能从虚拟的意象世界背后获得对世界和历史的认识,可以了解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从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比如《荷马史诗》就提供了丰富的古希腊的历史资料,它把希腊民族在整个历史阶段的意识方式,都要描绘出一幅图画。
4,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
指的是通过艺术品的意象体系向接受主体显现和指示某种典范,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
比如,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通过年轻的家庭老师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对读者进行了打破陈规陋习,张扬个性的教育宣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则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人生经历和心理历程,引导读者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5,艺术的宗教感化功能
指的是以艺术品的形式描绘或者再现宗教情绪或者宗教故事,在接受者心中引起一种感化作用,比如《圣经》中的许多故事,不仅感动了教徒,也感动了许多非教徒,这些非人间的事例,在艺术品中却具有精神渗透的作用。
6,艺术的思想启迪作用
指的是艺术品所具有的对接受主体进行引导与启蒙的功能,比如,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宏阔的气势,洗练的语言,向接受者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7,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
指的是借助艺术品这一形象化的传播媒介来宣传某些政治主张,观念,理论等。
这主要不是指这些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式的作品,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有政治宣传功能,比如《子夜》通过艺术家的刻画,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宣传了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政治观念当代的一些优秀作品,也从不同角度起到了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的作用。
8,艺术的心理平衡功能
指的是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娱乐,使得主体得到一种心理补偿和平衡,对浪漫幻想型的接受者而言,现实生活的平淡使得他们感到厌倦,而科幻小说,浪漫小说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能使他们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平衡又如当人心境压抑时,观赏喜剧,一定程度上也可用笑冲淡郁闷,保持情绪的稳定。
9,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指的是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染接受者,影响他们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
比如,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所发表的新诗,就是具有鼓动青年起来改造人生变革社会的干预作用以《人到中年》这一小说,引起领导人对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制定了新的政策,这些都是艺术直接干预社会的实例。
10,艺术的文化交流功能
指的是艺术品作为文化的集中载体,通过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乃至全球性的互相传播,起到一种文化交流的作用。
因为艺术往往负载着民族,国家的文化内涵,所以艺术交流,本质就是文化交流。
在我国唐时与日本,朝鲜的文化交流中,诗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11,艺术的商业广告功能
指的是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在现今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往往兼具审美与商品两重价值,商业广告功能即源于此。
有的艺术品在意象创造中附带夹杂了一些商业广告因素,许多商业广告则借助艺术意象形态达到宣传效果。
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
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
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
艺术家创造艺术品,首要创造意象,意象的生成,伴随着艺术创造的全过程。
艺术意象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来自实在的世界却追求虚拟的审美效应。
接受主体在对待艺术品这一精神产品时,首要的态度只能是对意象的态度,在作品的意象的导引,暗示下,主体不断重构意象,趋向虚拟境界。
这是一个超功利的,审美的过程,艺术在其中实现的也主要是审美功能。
同时,艺术意象的营构主要也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只有当人们欣赏艺术品时,艺术品所负载的审美经验才得以转移与传递,艺术的审美功能才算实现了。
2,艺术的多元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艺术有许多审美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只有通过审美功能才得以实现。
因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体现在意象体系中,离开了一箱这种因素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多元功能正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
在鉴赏艺术意象过程中,审美经验的传达示众是最主要的,但是也不排斥消遣娱乐,认识效应,道德教育,思想启迪等功能同时发生。
审美在艺术诸多功能中的首要地位
审美功能的首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审美功能却往往被人们忽略,遗忘,甚至有意贬低。
在我国当代,文革与文革前十七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艺术的审美功能遭到了曲解。
虽然人们一般把艺术功能归结为认知、教育、审美三个方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重视教育、认识功能,而忽略审美功能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艺术的政治宣传,教化功能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而审美的功能却被打入冷宫,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艺术的认识、教育把政治宣传功能当然不应忽视,因为如果只讲艺术的首要功能而无视艺术的其他功能的存在,易于导致艺术上的【唯美主义】或者【艺术至上主义】,这是危险的,它会使艺术脱离大众,远离现实,路越走越窄。
但是应当强调指出,在我国的艺术和审美实践中,忽视审美的不良倾向根深蒂固,影响更大。
纠偏基于防弊。
总的来说,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综合的,诸多功能之闻又有首要和次要之分。
它们必须是以审美功能为核心的,以其他功能相融合的,综合性的功能系统,任何颠倒,割裂这种主次,综合关系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来源:婷婷老师的yu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