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宝安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为主题,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布自今年起,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力争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区两会期间,宝安搞了件“大事”——
4月10日,宝安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为主题,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布自今年起,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力争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这也是宝安首次在区两会期间召开创新创业方面的专题发布会,其分量与特殊意义可见一斑。
如何理解这场发布会的意义,当中又蕴含哪些商业机会?作为投资者、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应该如何入场?
“场景”是一个“跨界词”。
最早源自于戏剧和影视领域。2017年前后,随着一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找准场景实现快速成长,“场景”的概念迅速获得了科技企业的认可,并成为企业推动新技术落地的重要手段和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
“场景”是一个“聚合器”。
作为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场景把人才、资本、技术、政策等创新相关的要素集聚在一起,生成具有前沿性、科技感和变革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技术突破迭代,形成可以商业化的创新成果。在实践中,场景的核心是将新技术的应用创意,运用在真实具体的“小切口”问题上,实现技术和商业的双爆发,形成治理新规则。
“场景”正在催发“创新革命”。
与传统的“先研发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不同,在场景创新模式中,创新动力从科学家的好奇心转向商业需求倒逼的技术创新;创新环境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市场环境;创新主导方从科研院所拓展到科技创新企业甚至创业者个体;创新参与主体形成了来自科学界、产业界和投资界各方人士的创新联合体。场景创新的过程浓缩在真实的市场验证环境中,从过去的“先研发后转化”的历时性创新,走向技术研发与商业转化同时发生的共时性创新。
换句话说,需求就是“场景”。
比如——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一直在努力提升行李分拣效率。去年,他们与兆威机电合作,应用“灵巧手”的智能分拣较过去提效42%。
宝企兆威机电“灵巧手”登上《新闻联播》(截图)。
又比如——
韶音骨传导耳机,让声波通过颅骨直接传至内耳,解决了传统耳机影响用户感知周遭信息的问题。
还有,宝安最近上线的国内首创“宝医数智”医疗大模型,锁定60个AI辅助诊疗场景,能够提供24小时智能健康管理等服务,已覆盖区域内9家医院、220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在居家场景中,参半牙膏凭借“口腔护理美学”位居全网销量第一。
参半牙膏。
书房场景里,西昊智能家居一年卖出150万件人体工学椅,连续四年获京东天猫销售额第一。
户外场景中,影石Insta360全景相机占据全球市场鳌头,让运动爱好者轻松记录第一视角。
运动场景里,韶音骨传导耳机以舒适佩戴体验蝉联全球销量冠军,酷骑儿童滑板车三年领跑高端市场。
适老化场景中,三诺电子AI语音药盒提醒服药,万德昌跌倒报警地毯0.1秒响应,用硬核技术守护“银发健康”。
厨房场景中,北鼎养生壶领跑高端市场,星煜电焰科技电焰灶让“烟火气”更具智能感……
锁定一个“场景”,就是找到一条赛道,掌握了一道“财富密码”。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努力帮助企业找“场景”。
比如,北京先后发布了《加快应用场景建设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2024年1月,湖南省工信厅发布了湖南省智能联汽车典型示范应用场景,四川省宜宾市发布2024年第一批新型储能场景需求清单,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广西制造业产业链场景招商发展大会。
场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宝安城景。宝安日报记者 宋璐 摄
4月10日举行的这场发布会,宝安提出的“1个100”“2个1000”,可以拆分为3个层次来看。
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告诉大家,你能来宝安“卖”什么。
每年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告诉大家,你能来宝安“投”什么。
力争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这是对前面两项资本价值的预估与展望,也是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宝安将举全区之力做好这件事。
读懂当日发布会上发布的“四张清单”,更是感觉商机满满——
“开放清单”。坚持“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依托宝安丰富的海、陆、空等自然资源,围绕市政道路、公园绿地、主题景区等公共空间资源,定期梳理发布一批场景清单。
政府采购清单。统筹政府、国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资源,结合政府投资项目、政务服务、服务外包采购等领域,在重大赛事活动、智能交通、政务服务等系列领域,集中梳理形成一批场景,定期发布建设需求清单,实现“政府点单,企业接单;政府挂榜,企业揭榜”。
企业需求清单。开展应用场景需求征集、遴选,建立“企业点单、政府接单”“企业点单、政府撮合”等形式,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完善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开拓新业务。
企业能力清单。推动“创新迭代,卡位入链”。坚持企业有技术、政府帮落地、企业出产品、政府找市场,定期发布“宝安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迭代,卡位入链”。
尤其是后面两张清单,就是在帮助企业找市场、找业务,助力大家赚钱。
参与这场“大生意”,共享宝安机遇,有什么门槛和要求?
创新创业,需要的主要就是空间、资金和人才。
宝安在这场发布会上明确回应,区内现有各类空间近1亿平方米,并已精挑细选出百万平方米优质空间,供优质企业或创新创业者低成本甚至免租使用。
比如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前沿产业领域的企业或者团队,可以马上出发去宝安“薅羊毛”,2万平方米“零租”空间最高免租2年。
钱的问题呢?
深圳总共3只种子基金,其中两只在3宝安,存续期长达15年。宝安有关负责同志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种子基金主要就是支持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初创企业。
人才,有没有问题?
目前,宝安拥有高层次人才5861人,留学归国人员2万余人,技能人才12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突破140万,推动全区专利授权总量近50万件、连续六年全市第一。2025年,宝安计划引进各类人才2万名以上,并高效落实应届毕业生来深15天免费住宿等政策。
宝安已经用397平方公里证明:制造业转型增效的下一站,不是拼土地、拼人力,而是拼谁的生态更厚、场景更开放、年轻人更愿意来。
人才的集聚,也是一个信号,立起了宝安“吸引力”的口碑。毕竟,能吸引Z世代的地方,才有资格定义未来。
认真一盘,宝安这里,空间、资金、团队乃至订单、市场,都是现成的。只要你有技术、智慧和奔赴而来的勇气,这块超千亿的“大蛋糕”,就有你一份。
“甲亢哥”参观宝安区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里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宝安日报记者 宋璐 摄
就在前不久,全球“顶流”网红“甲亢哥”Speed在宝安乘坐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飞上天空——
连他都选择在宝安“御风而行”。你,还等吗?
作者:亦航
来源: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