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实践 | 知行合一福州行:以行致知榕城路,乘风聚势好年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6:22 4

摘要:福州,别称榕城,有着“派江吻海、百河润邑、群翠绕城”的城市格局,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六区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座浸润着千年闽都文脉、奔涌着青春活力的城市,始终以“好年华 聚福州”的热忱广纳英才,用“福州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福州更有为”的理念搭

榕风再起,青春再聚

福州,别称榕城,有着“派江吻海、百河润邑、群翠绕城”的城市格局,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六区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座浸润着千年闽都文脉、奔涌着青春活力的城市,始终以“好年华 聚福州”的热忱广纳英才,用“福州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福州更有为”的理念搭建成长舞台。

2025年暑期,在福州市人社局、人才集团等部门的精心组织下,中国人民大学“知行合一”项目21名硕博生相聚福州,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驻点实践。这是一次以“岗位实习为主、调研实践为辅”的深度实践。我们走出课堂、走进一线,在福州市政法委、福州市自规局、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福州团市委、鼓楼区政府、福州市社科院中锤炼本领;我们亦穿行于古厝街巷、新城园区、郊区基层,以青年视角探访发展脉动,用实际行动书写“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

本次实习岗位涉及面广,涵盖城市资源管理、青年事务、统战联络、党建宣传、国防教育、社会研究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队员们参与规划资料归档、政策文件汇总与数据分析,逐渐理解城市空间治理的复杂逻辑,感受“科学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

在团市委及其部门,“海峡青年节峰会”活动专员们忙碌于会场布置、嘉宾对接和会务总结,保障活动顺利推进;青年发展部的队员们走进“好年华 聚福州”研学课堂,陪伴青少年学习与成长;学少部干事们深入高校和中学,协助组织青年交流与少先队工作;机关党委的队员们则化身调研员,真正把党建引领团建和青年工作结合起来。

在鼓楼区国防动员办公室,队员们协助撰写人防设备安装请示件、参与宣传与应急演练,体会“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职责使命。

不同岗位的历练共同勾勒出福州市政务运转的生动缩影,也展现了青年学子们迅速投入、扎实学习和多角度融入城市治理的积极姿态。

研学走访:

触摸闽都文化,服务基层发展

在福州这片“派江吻海、群翠环抱”的热土上,知与行交织,文与实共鸣。除实岗锻炼外,实践队还深入福州历史文化核心区域和乡村振兴典型样本地开展研学走访,以“脚步丈量城市,以思考回应时代”。

调研中,队员们走进林则徐纪念馆,重温民族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誓言,感受那份激荡人心的家国情怀;漫步沈葆桢故居,追寻中国近代海军奠基者的步履;在中共福州市委旧址内,静静聆听党史故事,接受一堂生动的“沉浸式红色党课”;来到林觉民与冰心的故居,面对黄花岗英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遗墨与文学大家的温婉诗意,思绪在历史与理想之间起伏共鸣。

昙石山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也是联系两岸文化、连接南岛语族起源的重要节点。在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队员们先后参观了遗址展示厅与出土文物展厅,借助直观生动的展陈方式和讲解员详尽的讲述,对闽台文化渊源、海洋文明起点以及福州“海纳百川”城市气质的历史脉络有了全新理解。

关中村潘氏金鱼养殖基地,队员们对福州“金鱼之都”的品牌文化有了更具象的认知。该基地以高端观赏金鱼培育为核心,不仅有深厚的本土技术积淀,还积极探索养殖、文创和旅游紧密结合的发展路径,积极打造城市文化IP,实现了“小金鱼”撬动“大产业”的蝶变转型。

闽侯县埔前村闽食福农业专业合作社,队员们了解到这里以“埔前线面”这一省级非遗技艺为核心,采用“党建引领+合作社+农户生产+直播电商”的组织模式,线面生产车间里机械运转、直播镜头前主播讲解、仓储物流区有序打包……对传统线面产业进行规模化、品牌化升级。“一根面”拉起了新农业的希望线。

青春回响:让好年华落地生根

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已经圆满结束,但对我们这群青年而言,真正的思考与成长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福州故事”围绕三组关键词展开,交织出这个夏天最深刻的青春回响。

岗位体验,职业启发

深入一线的实习,让书本知识变得真切可感。

历史学院2024级硕士生原安宁:

福州团市委统战部

海峡青年荟作为福州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动,旨在搭建两岸青年沟通、创业、就业的桥梁。在此次实习中,我深度参与了该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从文字材料的草拟到信息的收集整理,每一项任务都让我对“细节决定成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24级硕士生陆心怡: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监督处

虽然日常任务看似繁杂重复,但这背后却承载着一份份来自群众的声音与诉求,是基层治理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

走读福州,城市认同

我们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福州的城市动脉也融入了我们的实习生活。

历史学院2023级硕士生肖熠:

福州团市委统战部

城市沙盘让我震撼,听着“3820”战略的落地故事,突然懂了实习中写对台政策稿时,前辈说要懂福州根脉的意思。

历史学院2023级硕士生赵学同:

鼓楼区政府办

毗邻三坊七巷,除了每天可以接受传统风情的熏陶,穿梭在坊间巷口,还可以看福州人的社区生活,听福州人的往来寒暄。

知行合一,青年担当

“如何将所学服务于所需?”“如何以青年视角回应时代课题?

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生张紫璇

福州团市委青年发展部

从思想引领到志愿服务,从创业扶持到文化交流,每一项活动的背后,都凝聚着团组织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努力与智慧。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24级硕士生蒙幸恬:

福州团市委学少部

一份看似简单的报告,承载的是对青年群体需求的深切关怀和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责任担当。

岗位实习,不是旁观,而是融入;不是短暂停留,而是深度体验。在福州的一个个岗位上,学子们把青春书写在城市治理的日常里,把热情投入到服务社会的点滴中。这段经历,既是一次锻炼与磨砺,更是一次责任与担当的教育。未来,他们将带着在福州收获的实干精神与职业认知,继续在学习与实践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这不仅是福州传承多年的务实作风,也成为了此次实践最生动的注脚。

最好的年华,遇见最有福的州;青春的梦想,终要落地生根。这段夏日篇章即将翻页,但青年与福州的双向奔赴,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文字|陆心怡、兰雅琳、何嘉美

图片|2025年“知行合一”福建福州实践队摄影组

排版|刘玮珺、蒙幸恬

责编|于畅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