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浏阳财政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浏阳市聚焦蔬菜这一优势特色产业,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统筹,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48588元,城
浏阳财政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浏阳市聚焦蔬菜这一优势特色产业,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统筹,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48588元,城乡收入比优化至1.3,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一、优化产业布局,财政精准引导
在财政的持续投入和引导下,浏阳蔬菜产业已形成品类繁多、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的格局。全市种植辣椒、茄子、黄瓜等36个种类,播种面积超2万亩的品类达5个。重点扶持了“葛家鸡肠子辣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户亩均增收7000元)、沿溪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沙龙村(亩产值过万元)等特色产区建设,推动了“一村一品”的形成,资金效益直接惠及广大菜农。
二、强化基础投入,提升产业效能
财政投入方向主要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2024年,支持蔬菜设施面积达7.553万亩,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21万亩。投入资金培育农民合作社6726家、家庭农场3932家,蔬菜类合作社652家。支持894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点单式”托管服务,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强大的产业基础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坚实保障。
三、保障质量安全,财政支撑监管
足额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支持构建起完善的蔬菜“三级监管网络”(市级检测中心、乡镇监管站、基地市场检测室)。2024年,完成定量监测2446批次、快速检测5145批次,合格率99.3%。支持“双认证”检测机构建设,保障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投入推动绿色食品认证,现有蔬菜绿色认证主体34家、产品102个。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关键支撑。
四、完善产业链条,强化主体培育
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9家(其中蔬菜种植5家、加工12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带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2024年加工蔬菜超20万吨,产值30亿元。投入财政资金300余万元,推动库容达5.8万吨的湘赣边冷链物流枢纽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有力发挥冷链物流对高品质农产品生产、流通与减损的支撑保障作用,成功助力“葛家鸡肠子辣椒”等特色产品打入一线城市高端市场,有效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蔬菜产业作为稳产保供、促农增收的“主力军”,其蓬勃发展是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见行见效的生动缩影。展望未来,浏阳市财政将继续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精准施策,持续投入,全力护航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贡献更大的财政力量。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