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首富金利斌:24岁靠摆地摊起家,20年狂赚25亿,44岁烧车自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16:22 2

摘要:2011年4月13日,包头市土右旗新型工业园区内,一辆奥迪A8在火光中爆炸,火焰腾起数米高。

[赞]一把火,烧尽了所有的辉煌与绝望

2011年4月13日,包头市土右旗新型工业园区内,一辆奥迪A8在火光中爆炸,火焰腾起数米高。

当消防员扑灭大火,车内只留下一具高度碳化的遗体。

经DNA比对,死者正是44岁的包头首富、惠龙集团董事长金利斌。

从地摊小贩到百亿集团掌门人,他好不容易攀上顶峰,又为何在正当年时烧车自焚呢?

金利斌曾是无数人眼中的创业神话。

他从摆地摊起家,用二十年时间打造出一个资产超百亿的商业帝国,个人身价高达25亿元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企业家,竟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金利斌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年。

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靠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勉强维持生计。

在金利斌10岁那年,父亲病逝,只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金利斌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早早就辍学打工。

金利斌曾在金属构件厂做工人,却因工厂裁员失去了第一份工作。

1991年,24岁的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迫于生计,金利斌开始了摆地摊的生涯。

他卖水果、卖日用品、卖报纸,什么能赚钱他就卖什么。

正是在这段艰难岁月中,练就了金利斌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出色的口才。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他发现“话梅瓜子”的那一刻。

这种在北方市场罕见的小零食,让金利斌看到了商机。

于是金利斌拿出家中全部积蓄,只身前往湖北,拿下了话梅瓜子在包头的总代理权。

事实证明,这个冒险的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

因为短短两个月时间,金利斌靠话梅瓜子赚了40万元,在九十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搭建商业帝国

赚到第一桶金后,金利斌没有停下脚步。

他尝试过开矿,却以失败告终,还欠下不少债务。

这次经历让金利斌意识到,必须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就这样机会再次垂青于他,金利斌在与顾客的交流中,了解到市场对液态奶的需求。

当时伊利刚刚推出超高温灭菌液态奶,保质期长达6-9个月。

金利斌果断拿下了伊利液态奶在包头的代理权。

金利斌为了打开市场,在报纸、广播上投入广告,向消费者科普液态奶的好处。

随着伊利品牌的崛起,金利斌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2002年,金利斌将名下资产整合,成立了惠龙商贸公司,寓意“惠泽百姓、龙腾四海”。

而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代理商,开始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

从食品批发到洗浴中心,从超市到物流,惠龙集团的业务触角延伸到多个行业。

2008年,惠龙集团总资产超过25亿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百强企业榜首,金利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包头首富。

站在事业巅峰的金利斌,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没料到的是,他因为自己不断膨胀的野心毁掉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

野心膨胀

金利斌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实体产业,一个能够上市融资的龙头企业。

2008年,国家大力扶持豆制品产业的政策让他看到了机会。

金利斌宣布投资5亿元,在包头市土右旗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中国福禾豆业生产基地”。

项目被科技部批准为“星火计划项目”,政府承诺在贷款政策上给予支持。

然而,进口设备和高标准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金利斌很快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由于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贷款,他选择了风险更高的融资路径“民间借贷”

金利斌凭借个人影响力和企业信誉,金利斌开始以高额利息向社会融资。

金利斌给出的月息高达3%-5%,远高于银行利率。

在暴利的诱惑下,包头各个阶层的人都争相把钱借给他,有卖菜卖馒头的小商贩,也有老师、公务员和餐馆老板。

甚至有人不惜抵押房产、汽车从银行贷款,再转借给金利斌,赚取利息差。

短短几年时间,金利斌的融资规模高达22.25亿元,涉及1900多名债权人。

疯狂融资的背后,是日益沉重的利息负担。

因为金利斌每天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超过500万元。

而福禾豆业的生产经营并未达到预期,产品持续亏损,上市计划遥遥无期。

2010年下半年,金利斌的资金链开始断裂,无法按时支付利息。

债主们从最初的怀疑转为恐慌,纷纷上门讨债。

曾经门庭若市的惠龙集团,如今被债主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温和劝说,有人威胁恐吓,甚至有人扬言要砍掉他的胳膊。

2011年2月,惠龙集团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金利斌尝试开具空头支票暂时稳住债主,但这个办法很快失效。

4月12日晚,金利斌和司机一起吃了最后一顿饭。

他让司机喝下一瓶白酒,自己却滴酒未沾。

随后他驾车来到福禾豆业园区,将汽油浇满车身和自己,在监控盲区点燃了汽车。

烈火中,一个商业传奇黯然落幕。

结语

金利斌死后,经警方调查,其非法融资金额高达22.25亿元,利息支出达8.74亿元

1596名债权人中,三分之二是普通百姓,很多人因此血本无归,甚至家破人亡。

从摆地摊到包头首富,金利斌的前半生是励志的创业典范。

从疯狂融资到焚车自尽,他的后半生则是被欲望吞噬的悲剧。

金利斌的经历令人唏嘘,也发人深省,在商业世界里,有时候最难的不是攀登顶峰,而是在辉煌之后守住本心、控制风险。

毕竟,从神坛到深渊,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参考资料:

来源:科普语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