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乡村振兴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21:07 1

摘要:春日里,乍暖还寒。走进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的智慧设施农业大棚,绿油油的菜苗竞相生长,无土栽培设施整齐排列,水肥一体化、立体种植、智慧温室控制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其中,科技感十足。

春日里,乍暖还寒。走进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的智慧设施农业大棚,绿油油的菜苗竞相生长,无土栽培设施整齐排列,水肥一体化、立体种植、智慧温室控制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其中,科技感十足。

“在这里,不仅能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品尝到有机蔬菜和百香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游客施颖一边采摘,一边高兴地说。

在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字”。2025年年初,乌兰浩特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的冷棚建设项目全面竣工,该项目总投资687万元,有效盘活了明星村设施农业园区内7.87万平方米的闲置集体用地。

“建成后的冷棚由村集体股份制合作社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将极大地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明星村党支部书记李岩军介绍。

为了让乡村地区能够聚资源、聚产业、聚人气,2024年,乌兰浩特市启动乡村振兴暨和美乡村大乌兰浩特周边建设项目,打造了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葛根庙镇胡格吉勒嘎查3个示范点,提升乌兰哈达镇三合村、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2个基础设施和产业能级,共涉及41个子项目。

“项目有效提升了四个镇和园区的污水和农村垃圾处理能力,完善了路面和照明等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了休闲农业、农旅融合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点带面、以村联动’的良好局面。”乌兰浩特市农科局副局长吴居日木图表示。

废弃坑塘修复治理、道路硬化修缮、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人居环境整治不仅美化了村屯环境,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为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没想到,以前村西那片荒废的土地,如今竟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高根营子嘎查村民何晓青谈起村子的变化,感慨万千。通过大规模生态修复和治理,曾经的废弃沙坑和水体摇身一变,成为声名远播的“草原小三亚”——神骏湾生态体验区。夏日时节,这里如画的风景和碧水蓝天相映,吸引了大批游客接踵而至。

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胡格吉勒嘎查则一度面临着“空心村”的窘境。近年来,嘎查利用“千万工程”专项资金,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施给排水、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并将村民自愿有偿退出的闲置宅基地以入股的方式与森发集团合作,打造了乡味集美食街。

如今的美食街涵盖火锅、烧烤、蒙餐等多种餐饮类别,各类小食快餐也一应俱全,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成为当地的一大招牌。“美食街不仅实现了嘎查集体经济增收,还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而且,借着端午节、庙会、赛马节的热度,游客也越来越多。”胡格吉勒嘎查党支部书记钱小宾高兴地说。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产业兴旺、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乌兰浩特大地徐徐展开。

总 监 制:李 亮刘文静

来 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乌兰浩特市融媒体中心长期面向社会征集稿件,欢迎读者朋友们积极投稿,我们将择优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乌兰浩特市微分享”、客户端“红城1947”等平台。

投稿邮箱:wlhtsx@163.com

来源: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