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的武汉东西湖慈惠街,水杉公路染翠叠绿,小桥流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田园风光如诗如画。4月11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乡创大会暨郷伴慈惠闭门招商会在这片“都市桃花源”启幕,全国文旅精英、创客齐聚,以“新文旅、新创意、新机会”为笔,共同勾勒“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诗意画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实习生 丁耀
摄影 何朝晖
通讯员 林思雨
四月的武汉东西湖慈惠街,水杉公路染翠叠绿,小桥流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田园风光如诗如画。4月11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乡创大会暨郷伴慈惠闭门招商会在这片“都市桃花源”启幕,全国文旅精英、创客齐聚,以“新文旅、新创意、新机会”为笔,共同勾勒“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诗意画卷。
活动现场,邀请了国内多家民宿大咖现场分享经验。乡伴集团创始投资人丁遥提出“文旅为用,产业为本”的核心理念,分享乡村运营“破局之道”。他强调乡村运营需构建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激活在地资源与导入外部流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他结合自身运营莫干山民宿等经验指出,乡村文旅发展收回投资的关键在于“立足本地,找到产业的根”,在他看来,农产品是乡村天然的产业根基,但农产品缺乏流量,需要组织化运作和差异化表达,当前互联网上的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慈惠的水、景俱佳,最重要的是让游客看到了本地的农产品。”丁遥说,哪怕一位游客因慈惠的美景爱上这里的农产品,传播便产生了价值。他建议通过优化包装设计、完善在线购物服务等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并借文旅项目为本地的农产品“讲故事”。
作为资深文旅从业者兼自媒体博主,丁遥特别强调“内容价值锚点”的重要性。他建议乡村项目立足本地产业,聚焦持续创作与精准传播:“慈惠要盯紧自身特色,服务好在地企业,与产业深度结合,才能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IP。”在他看来,慈惠不缺优质农产品和美食,但需通过文旅赋能形成“让产品被看见、被记住”的闭环,如此“路子对了,产业自然能做大做强”。
大会现场还发布《东西湖区推进民宿发展系列招商政策》,揭晓慈惠街“乡伴慈惠”民宿集聚区三大核心亮点与五大扶持政策,同步启动“大学生创业大赛”与“民宿学院”签约,为文旅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注入“源头活水”。
作为东西湖区慈惠街区域民宿标杆,愿驿民宿创始人梁绮嫣2021年10月,选址慈惠街,创办了独具艺术特质及农耕体验为一体的民宿——愿驿,如今4年过去,她的民宿早已火出圈,在第三方平台好评榜登顶,成为了东西湖本土民宿标杆。
梁绮嫣透露,其团队正在计划升级民宿为“女性疗愈空间”。“去年我们的木屋民宿卖爆了,但承载量实在有限,与其追求数量,不如专注品质。”梁绮嫣在谈及升级改造初衷时坦言。仅12间客房的愿驿·筱境,将于五一后正式转型为女性专属疗愈民宿,与杭州品牌“美美与共”联合打造“美美与共·愿驿森愈SPACE”。民宿通过艺术、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为女性提供卸下疲惫、唤醒内在力量的疗愈场域。“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花一木都在传递美的力量,我们希望帮助女性找回生命的本真。”梁绮嫣解释道。
作为东西湖区首家获得特种行业许可证的民宿,愿驿短短时间成为大众熟知的慈惠民宿品牌。面对政府推动的“鄉伴慈惠”民宿集群计划,梁绮嫣充满信心:“民宿需要百花齐放,客人才会因多样性而来。”她透露,旗下“愿驿半闲”“愿驿童梦”分店仍正常运营,新增手作体验等项目,而“森愈SPACE”将专营女性市场。“政府搭建民宿集群平台,让慈惠被更多人看见!”梁绮嫣告诉记者,她也期待更多特色民宿加入慈惠,共同探索“乡村新生活方式”。在她看来,慈惠的文旅生态需要差异化竞争与协同发展,“只有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圈,才能真正激活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据介绍,郷伴慈惠园区涵盖蔡家社区、鸦渡社区2个社区14个永久性保留村湾,自2020年以来,慈惠街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郷生活·伴慈惠”旅游品牌,招商引进艺术、休闲、旅游、研学、餐饮、民宿等产业,打造牛爷爷都市生态农场、鹿儿在欢乐营地、紫藤艺术社区等网红打卡点,形成汉江北岸村湾风貌示范带。未来,东西湖区将以其为样本,推动更多“农文旅”项目落地,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成为都市人追寻的“诗与远方”,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东西湖经验”。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