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3888元吃大象粪便和蚂蚁!”近日,上海某高端餐厅的离奇菜单引爆全网。市场监管部门火速立案,商家却坚称这是“艺术创新”。这场荒诞风波背后,不仅是猎奇与法律的碰撞,更揭开了高端餐饮市场的畸形生态链。
“花3888元吃大象粪便和蚂蚁!”近日,上海某高端餐厅的离奇菜单引爆全网。市场监管部门火速立案,商家却坚称这是“艺术创新”。这场荒诞风波背后,不仅是猎奇与法律的碰撞,更揭开了高端餐饮市场的畸形生态链。
魔幻现实:天价菜单里的“粪便与蚂蚁”
消费者李女士的控诉视频揭开黑幕:一盘标榜“非洲自然风味”的褐色酱料,实为大象粪便提取物,餐盘上蠕动的蚂蚁被称作“蛋白质炸弹”。人均3888元的套餐中,这类“创意菜”占比超30%。
面对舆论炸锅,餐厅主厨辩解:“象粪经270℃高温灭菌,蚂蚁是云南古法腌制,比鱼子酱珍贵!”更搬出《本草纲目》称“动物粪便入药早有先例”。然而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蚂蚁品种未列入国家可食用目录,象粪根本不属于合法食品原料; 所谓“高科技灭菌设备”纯属虚构,后厨卫生不达标; 象粪成本近乎为零,蚂蚁采购价不足百元/公斤,溢价超千倍。
法律专家指出,若查实商家故意使用非法原料,可能触犯《刑法》中“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面临刑事处罚。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类消费本质是“社交货币”:“当一顿饭抵普通人三个月工资时,食物早已异化为身份符号,吃什么反而不重要了。”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紧急出招:
1. **食材清单革命**:严控昆虫、发酵物等新兴原料,动物排泄物全面禁用;
2. **价格透明化**:人均超2000元餐厅需公示成本结构;
3. **后厨直播**:强制高端餐厅实时公开烹饪过程。
但执法者坦言挑战重重:“有商家把蚂蚁当‘装饰艺术’,结账时却收‘美学服务费’——猎奇营销总在钻监管空子。”
支持者高呼“创新无罪”,反对者痛批“谋财害命”,而沉默的大多数更关心:- 花天价究竟买到了什么?
正如网友犀利评论:“当资本把粪便包装成奢侈品,吃下去的不只是食物,更是整个社会的浮躁与虚荣。”
这场闹剧终会落幕,但它留下的思考远比罚款更沉重:在猎奇至上的时代,我们是否正在用金钱和健康为扭曲的“创新”买单?
来源:飘落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