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至14日,香港“茅友”踏上“茅台:超级工厂传奇之旅”,深入贵州茅台酒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品牌与文化体验。这场跨越地域的相聚,不仅让香港嘉宾切身感受茅台酒的卓越品质与酿造智慧,更深化了茅台作为民族品牌的情感联结与文化自信。
9月10日至14日,香港“茅友”踏上“茅台:超级工厂传奇之旅”,深入贵州茅台酒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品牌与文化体验。这场跨越地域的相聚,不仅让香港嘉宾切身感受茅台酒的卓越品质与酿造智慧,更深化了茅台作为民族品牌的情感联结与文化自信。
如果要给这次旅程打分,香港团全员都给出了满分100分甚至101分。这并不意外,在旅程当中,“服务非常贴心”“互动环节设计很有趣”“好靓啊”这样的评价频频出现。眼见为实与互动体验,就是这次“走进茅台”的核心意义。茅台的品牌形象,在香港“茅友”的五感与心中真正鲜活起来。
“即系觉得大开眼界”
“来到茅台,看过、体验过,明白了茅台不是一支简单的白酒,它有很多故事,它的制造过程相当严格,就是觉得大开眼界。”彭少玲来自香港健康疗养行业,是资深“茅友”。
在包装车间外,陈志得医生兴奋地将厂区内的雕塑酒瓶全数拍照留念。在他的生活中,茅台常常出现在重要场合,用来庆祝特殊时刻。而香港团的另一位茅友罗洁玲的父亲六十大寿时就开了一瓶茅台酒。她正是因为父亲的喜爱,才认识茅台、爱上茅台。
同样因为父亲影响而爱上茅台的,还有刚刚从香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Z世代陈绿茵。“茅台的香气比较独特,很少有酒能像这样,瓶盖一开,几米都闻得到香味。”在进入厂区大门之前,就已经闻到了酒香,这同样让陈绿茵惊讶。
走进茅台项目,通过沉浸式的观览活动为64个国家及地区的“茅友”创造深度可感的超级工厂场景。在香港团行程中,随时可见“茅友”停下拍照记录,对茅台的一切充满好奇。
拴丝带,是走进茅台项目中的特色互动环节,嘉宾在参观包装车间时可以亲自上手体验。车间女工们平均6秒完成一次拴丝带,“我们的话,大概需要六分钟吧”,陈志得说完便大笑起来。
传统的香港地区酒类消费市场以红酒为主,黄德伟医生介绍,红酒的出品比较受环境影响,每年的葡萄收成和品质都有差异,但茅台的工艺之复杂,将各种因素的差异都降到最低,可以做到不受环境的影响而保持品质稳定。
实际上,任何一种酿造原料的种植过程都会受天气影响,但仁怀市的茅台有机高粱基地就是茅台用心把控原料、保持稳定品质的证明。在这些土地上,茅台实现了从种子、到有机肥、到种植技术指导、到籽粒筛选的全程精细管理。
而茅台酒酿造所用的红缨子高粱,也是仁怀的本土品种,在当地培育,在当地茁壮生长,这就是茅台酒受环境栽培的一种结果。
了解到这些以后,罗洁玲感慨:“茅台的温度、水环境乃至空气中的微生物都是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所以说,我现在真的学到了: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
中国人嘅品牌,令到我哋好自豪
香港,坐落在中国南部珠江口东岸,面向南海,背靠珠三角,这种区位优势在东亚乃至全球都罕见。它所处的区域可以依层次由小到大被称为: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大中华地区、亚太地区。
多重嵌套的地区条件为香港赋予独特的使命,在地理上,它是经济枢纽,在文化上,它是“翻译官”与“传播者”。1958年,茅台“飞天”商标在香港诞生,由五丰行设计并注册,它带着出口外销的使命从维多利亚港飞向海外。如今,“飞天”已经是全球“茅友”认知茅台的超级符号。
香港团嘉宾也不例外,在斐济、日本等国旅游时看到茅台酒,都让他们感到兴奋。他们认为,全球范围内的威士忌、白兰地名牌有很多,但茅台就是茅台,是独有的顶尖白酒品牌。梁美玲将心中的茅台定义为“中国人嘅品牌(中国人的品牌)”,罗洁玲则用“国家级”来评价茅台,认为它“令到我哋好自豪(使得我们好自豪)。”从茅台借助香港的运力远航至海外,再到如今茅台成为香港同胞心中的民族品牌,情谊加深,两方建构起家人般的默契。家人总是如此,互相助力,互相成就。
香港团嘉宾第一次来茅台,也是第一次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定向帮扶省贵州,这里的青山秀水让他们印象深刻,而茅台酒厂保留的工人匠心让他们感动,“好辛苦”,他们感慨车间中工人挥汗的辛苦程度,也因此更加敬重这瓶美酒背后的文化故事。
体验过拴丝带,才对茅台为保留人工温度和提供就业机会的努力更有实感,“这是社会责任,也叫社会良心”,陈志得说道。走进茅台,走进它背后的历史文化,满足了味蕾,也满足了好奇心。
香港和茅台都是快速流动的。当下,在香港繁华喧嚣的社交场景中,茅台酒继续流转在杯盏间,见证美好时刻;在全球市场,茅台步履不停,正在将丰富动人的中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来源:茅台国际
来源:茅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