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结婚请18个“摩友”给自己接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07:17 3

摘要:“今天这婚结得,比骑摩托车跑山还爽!”9月17日,山东青岛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在社交平台刷屏——新娘王女士没有选择传统的豪华婚车,而是邀请18位“摩友”组成接亲车队,十余辆摩托车轰鸣着穿梭在城市街道,黑色骑行服搭配白色头纱的画面,既酷又浪漫。这场“打破常规”的婚

女子结婚请18位摩友接亲,轰鸣车队炸街吸睛!网友:这才是青春该有的婚礼

导语

“今天这婚结得,比骑摩托车跑山还爽!”9月17日,山东青岛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在社交平台刷屏——新娘王女士没有选择传统的豪华婚车,而是邀请18位“摩友”组成接亲车队,十余辆摩托车轰鸣着穿梭在城市街道,黑色骑行服搭配白色头纱的画面,既酷又浪漫。这场“打破常规”的婚礼,不仅让新人过足了瘾,更引发网友对“婚礼该有怎样的模样”的热议。

从摩友群聊到接亲车队,18人组队“为爱护航”

“我和老公都是摩托车爱好者,认识也是因为一场摩友线下活动。”新娘王女士接受采访时,脸上还带着新婚的喜悦。她告诉记者,自己骑摩托车已经5年,和丈夫恋爱期间,最常做的事就是周末一起骑车上山看风景,“摩托车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爱情的见证”。

筹备婚礼时,王女士和丈夫一开始也考虑过租婚车,但看了一圈后总觉得“少点意思”。“那些加长林肯、奔驰车队虽然气派,但不是我们想要的感觉。”一次和摩友群里的伙伴聊天时,有人提议“不如让大家一起帮忙接亲”,这个想法瞬间点燃了王女士的兴致。

“我在群里发了消息,说想请大家帮忙组成接亲车队,没想到半个多小时就有20多个人报名。”王女士笑着说,为了保证车队的整齐度和安全性,她最终筛选了18位有丰富骑行经验、且和夫妻俩关系较好的摩友,车型以复古巡航车为主,颜色统一为黑色,“这样拍出来的画面会更协调”。

接亲前一周,18位摩友专门抽了一个周末排练。“我们提前规划了接亲路线,从新娘家到新郎家一共12公里,途经3个红绿灯,每辆车之间保持1.5米的距离,最前面的车负责控速,最后面的车断后。”摩友李先生是车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为了让婚礼顺利,大家还统一购买了红色的装饰贴纸,贴在摩托车油箱上,“既喜庆,也能让路人知道我们是婚车队”。

婚礼当天早上7点,18位摩友就陆续赶到集合点。王女士穿上白色婚纱后,特意套上了一件黑色骑行服,头上戴着头纱,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巧的头盔。当她坐进丈夫的摩托车后座,18辆摩托车依次排开,引擎启动的瞬间,整齐的轰鸣声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拍照。

“从小区出发的时候,邻居们都扒着窗户看,还有小朋友追着车队跑。”王女士说,行驶到沿海公路时,海风拂过头纱,丈夫回头对她说“坐稳了”,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这就是自己梦想中的婚礼,“比任何豪华婚车都让我心动”。

街头炸街引围观,路人:第一次见这么酷的婚礼

“当时我正在路边买早餐,突然听到一阵摩托车声,转头一看,居然是婚车队!”市民张女士刚好遇到了这支摩友接亲队,她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幕。视频里,18辆摩托车排成一列,最前面的车上,新郎穿着黑色骑行服,新娘的白色头纱在风中飘扬,车队经过时,不少路人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挥手送上祝福。

“以前只在网上见过摩友接亲,现实中还是第一次见,太酷了!”张女士把视频发到朋友圈后,很快收获了上百个点赞。有朋友评论“这才是年轻人的婚礼”“羡慕这种有纪念意义的仪式”。

不过,也有路人担心安全问题。“摩托车队行驶的时候,旁边的私家车都放慢了速度,虽然看起来很有秩序,但毕竟车流量不小,还是有点危险。”市民王先生说,自己当时开车跟在婚车队后面,看到有几辆摩托车为了保持队形,稍微压了一点实线,“好在没有造成交通拥堵,整体还是很顺利的”。

对此,摩友李先生解释,接亲当天他们特意避开了早高峰,而且提前和交警部门沟通过路线,“我们全程保持40公里/小时的速度,没有闯红灯,也没有占用非机动车道,尽量不影响交通”。王女士也表示,安全是他们最看重的,“毕竟婚礼是喜事,不能因为追求热闹而忽视安全”。

婚礼视频刷屏,网友吵翻:是个性还是“博眼球”?

这场摩友接亲的婚礼视频被传到抖音后,很快登上了同城热榜,播放量超过500万。网友们的评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支持的网友认为,这场婚礼充满了个性和回忆,“婚礼本来就是新人的事,自己喜欢最重要”“比起千篇一律的婚车,这个真的太有纪念意义了,十年后回忆起来还是会觉得很酷”“摩友的情谊加上爱情,双向奔赴的感觉太棒了”。有不少摩托车爱好者留言,说自己以后结婚也要这样办,“已经和身边的摩友约好了,到时候一起组队”。

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的接亲方式“太张扬”“有点博眼球”。“摩托车轰鸣声太大,会不会打扰到周边居民?”“虽然看起来酷,但安全性还是不如汽车,万一出点意外就不好了”“感觉是为了拍视频才这样做,有点刻意”。

面对争议,王女士显得很坦然。“其实在筹备的时候,我就想到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但我和老公都觉得,婚礼是给我们自己办的,只要不影响别人,自己开心就好。”她表示,接亲当天并没有收到居民的投诉,车队经过居民区时,大家都放慢了引擎声,“我们不是为了‘炸街’,只是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启婚姻生活”。

婚礼策划师刘女士则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个性化婚礼,“除了摩友接亲,还有骑行接亲、露营婚礼、汉服婚礼等,这些都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她表示,只要新人提前做好规划,保证安全和秩序,个性化婚礼值得被尊重,“婚礼的核心是新人的幸福,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温度和回忆”。

新人:用热爱开启婚姻,未来还要一起骑遍全国

婚礼结束后,王女士和丈夫把接亲的照片和视频整理成了一本相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比如这张是车队经过海边时拍的,那一张是摩友们一起喊‘新婚快乐’时抓拍的”。

谈及未来的生活,王女士说,她和丈夫已经约定好,等过了蜜月期,就骑着摩托车去一次长途旅行,“先去云南,然后再去西藏,把我们喜欢的地方都走一遍”。而18位摩友也成了他们婚姻的“见证者”,“婚礼结束后,大家还建了一个‘婚礼护航群’,平时会一起约着骑行,就像一家人一样”。

这场充满个性的婚礼,不仅让新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婚礼的意义。在这个追求“仪式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婚礼形式,而是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婚姻写下独特的开篇。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婚礼不需要千篇一律的豪华,需要的是独属于两个人的回忆。摩友接亲或许不是最气派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他们的。”

从摩友群里的一句提议,到18人的齐心协力;从路人的驻足围观,到网友的热议纷纷,这场婚礼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个性的追求。而对于王女士和她的丈夫来说,这18辆摩托车不仅是接亲的工具,更是他们爱情的“护航者”,带着他们驶向充满热爱的未来。

来源:爱玩数码的老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