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9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总部的全球直播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中国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这一表态正值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即将开幕之际——这场汇聚近15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外交盛会,将从9月22日起聚焦加沙冲突、
就在9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总部的全球直播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中国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这一表态正值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即将开幕之际——这场汇聚近15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外交盛会,将从9月22日起聚焦加沙冲突、气候危机、人工智能治理等全球性议题[__LINK_ICON]。
一、多边主义为何成为“破局密码”?
当前国际社会正经历三重撕裂:加沙地带的战火持续延烧,苏丹内战已造成超200万人流离失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技术在缺乏国际规则约束下野蛮生长;全球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0.64升至2025年的0.68,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古特雷斯尖锐指出,这种局面下“任何单边行动都无法奏效”,必须回归《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多边合作框架。
中国倡议的核心恰恰在于此。从2023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到2025年天津峰会上发布的全球治理倡议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这些方案始终围绕多边主义展开。例如,中国主提的“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今年在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推动近40国携手完善区域安全机制,正是多边主义落地的鲜活案例。
二、中国方案如何与联合国形成共振?
古特雷斯特别强调,中国倡议“全力支持联合国作为多边机构的核心地位”。这种协同效应在多个领域显现:
- 发展领域: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60多国成立“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形成互补,推动2025年气候峰会前新增12个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
- 安全领域:今年2月,中国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推动召开“践行多边主义”高级别会议,古特雷斯亲自参会并呼吁各国“以对话替代对抗”。这种理念与中国在苏丹冲突中积极斡旋停火的行动一脉相承。
- 文明领域:全球文明倡议倡导的“四个共同倡导”,与古特雷斯在9月16日同一场发布会上强调的“尊重文明多样性”高度契合。正如光明网指出,该倡议通过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平台,已促成300多项文化交流协议签署。
三、高级别周:检验多边主义的“压力测试”
即将到来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将成为多边合作的“试金石”。古特雷斯透露,他将在150多场双边会晤中重点推动三件事:一是在加沙实现人道主义停火并重启“两国方案”谈判;二是为人工智能制定全球伦理框架,防止技术滥用加剧安全风险;三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新机制,破解发展中国家债务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已被列入高级别周正式议程。这份涵盖40项具体措施的文件,首次系统阐述了网络空间、外空、极地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多边治理路径。正如古特雷斯所言:“当单边主义导致国际规则支离破碎时,中国倡议为重建信任提供了脚手架。”
四、从理念到实践:多边主义的中国样本
在联合国大会9月11日通过的“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决议中,中国提出的“安全与发展并重”原则被写入序言。这种将多边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正是中国方案的独特价值。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已与32个联合国机构建立合作,在沿线国家建成213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项目,直接惠及超3亿人口。
站在《联合国宪章》签署80周年的历史节点,古特雷斯的表态释放出清晰信号:当世界需要“桥梁而非高墙”时,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路径,正在为《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正如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议题所揭示的——唯有各国共同编织“安全网”、搭建“发展桥”,才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守护人类共同未来。
来源: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