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村旧事——耄耋老人忆童年(02)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06:30 1

摘要:罗店除有四大姓外,还有几家杂姓,大都是从外边迁过来的。五零年土改时政府号召市民下乡分地,源潭镇就有四家下到罗店,分得了土地和房子,享受和当地农民一样的待遇。

罗店旧事之三

罗店除有四大姓外,还有几家杂姓,大都是从外边迁过来的。五零年土改时政府号召市民下乡分地,源潭镇就有四家下到罗店,分得了土地和房子,享受和当地农民一样的待遇。

村子中间有三座瓦房,宅院,村上人叫“三座堂”。那是太和伪乡长李德志的宅第,解放后都分给了贫下中农和迁民户居住。

最西边后宅院是三座瓦房,北屋三间分给源潭迁民户姓魏的居住。东屋三间分给姓罗的迁民户居住。西屋三间住的是姓马的。

东屋姓罗的原是生意屋记账先生,51年合作化时,村上识字人少,让他当初级社的会计。

西屋姓马的有劳力会种地,日子能过。唯独北屋姓魏的。孩子小,生意人不会种地,日子过得不怎么的。日久查找原因,原来住这院子犯了大忌,和罗(骡)马为邻,自己姓魏(喂),财富都喂骡马了!

为设破局,魏家老掌柜,决定改姓姓沙(杀),儿子起名叫小刀,女儿改姓郭,意为杀骡杀马用锅煮。

果然到了60年生活紧张时,姓罗的向北,投靠平顶山亲戚家去了。西屋姓马的,为躲饥饿拖家带口,向南逃荒去湖北南漳县了。村上人给魏老掌柜改名叫杀万年。

因罗店村在杨场村北边,范楼村南边。村上人编了个顺口溜“杨厂北,范楼南,罗店有个杀万年,只杀得,骡子往北马往南”。一时传开,邻近村子都当笑料唱起来了!

罗店旧事之四

村子中间偏东处,有一棵地标性的大国槐树,树干梢虽已干枯,但不腐朽,仍是挺拔参天,没人测量其高度,但在方圆一二十里内就能望见树梢。有次我从源潭街回来,出北门二十里地就望见像铁旗杆一样的树梢了。

树干中空开裂,桠杈上却长出很多枝条,绿叶葱茏繁茂,树干躯要八九人合抱围粗。上面中空开裂处,形成好些树洞,里边住着猫头鹰、蝙蝠和其它鸟类,白天夜里都能听到鸣叫。还有一些野生的大黄蜂,在上面筑巢繁衍。

我小时常和小伙伴们背着大人,攀爬上树探秘,难免多次被黄蜂蜇伤。

这大槐树是方圆几十里内唯一仅有的一棵古树,几百年树龄了,也足以见证了这个村子的历史多久了。

物大自生灵气,这老古树自然也有些仙气,不知神秘的树上住的哪路大仙,人们初一十五,常来烧香跪拜,颇有灵气,有的求药治病,有的问事许愿,应验的摆上供品还愿。树身上挂了七八面锦旗布匾,记得上边写着诸如“有求必应、灵丹妙药、普度众生”等字样。

树根部洞穴里还住有家族式的黄大仙,有时大白天出来观光亮相,或后腿坐地,前爪竖起像袋鼠一样张望。树根部崎岖伸延,盘结好大一片,平时常有人坐那里歇息聊天,形成一道风景。

五八年大办钢铁时,可惜这棵珍贵的老树被伐倒当柴烧了。

紧靠村西头,是一条南北通衢官道,向南20里经源潭镇直通唐河县城,往北20里经兴隆镇通往赊店方城。

村西官道大石桥西边是一座庙,内有几尊泥塑神像,村人供奉香火,保佑着一方平安。

我记事起,官道上车水马龙,牛、马车,独轮推车、驴、骡、马驮帮,有钱人乘坐带蓬的马拉轿车,挑担行人络绎不绝,正所谓“车辚马啸”,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村北边官道边矗立一座明清时期的青石牌坊,据说是个节孝坊,巍峨高大,非常壮观,方圆几里都能望见,路上行人走到这里,都要在石座上停脚歇息,附近田间劳作的庄稼人,也都喜欢在这里歇息。

牌坊中间,有两根方形的大立柱,立柱两面各镶嵌一块雕有图案的弧形石板,四块石板上面各嵌放一尊石狮子。

淘气的孩子们常爬上去,骑到狮子背上嬉闹,日久四个石狮背上都被蹭磨得溜光溜光。

五八年“大跃进”时,这个古建筑的艺术品,竟无端被拆除了。

村西头官道边,有本村李姓开的一家综合性的食宿店,路人投宿这里,随时都有可口饭菜。所带车辆牲口,有专人接待安置。店内备有石槽,马桩,有现成的草料,伙计们会细心照料,客人放心无忧。店里客人常是爆满,落脚店生意十分兴隆。

官道西边,出村不到一千米,便是唐河航道,当年河水清澈丰足,南来北往货船,川流不息,几里外就望见河道上船桅如林,百帆蔽日,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

往北走上水的重载货船,都雇有纤夫拉纤,他三、两人一组,肩上背着长长的棕榈纤绳,弓着腰,脸几乎贴着地面,向前一步步地挪动,岸边踏出一条明光的羊肠小道。

商船往南经唐县城,直达襄樊汉江,顺水抵达汉口。往北直通赊店方城。罗店成了南船北马,水陆两路通衢。

每逢船经罗店,船民们习惯的拋锚上岸,来罗店逛下,采集些土特产品,日杂生活补给。

民国以来,由于战乱,京广铁路开通,加之赊店人修桥阻船,方城人堵泉断水,河水渐小,行船渐渐少了,官道上人流也明显减少,村上的门店也陆续迁走了。

往日的繁华景象,日渐萧条下来,只有那家车马饭店,勉强经营到解放后的五一年也关门打烊了。

作者简介

贾明智,社旗县太和镇范楼村罗店人,1941年出生,1961年参加工作,曾教过书,当过太和广播站长,2003年从太和乡政府退休。

来源:乡土大河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