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后居民有什么需求,提出什么意见,大家都可以记在《民情日记》上,确保件件有跟踪、事事有回音……”9月15日,在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街道社区网格民情走访工作培训现场,87名网格长拿着崭新的工作手册,认真记录着培训要点。这场培训如同“及时雨”,为基层网格队伍注入治
“以后居民有什么需求,提出什么意见,大家都可以记在《民情日记》上,确保件件有跟踪、事事有回音……”9月15日,在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街道社区网格民情走访工作培训现场,87名网格长拿着崭新的工作手册,认真记录着培训要点。这场培训如同“及时雨”,为基层网格队伍注入治理新动能。
网格是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走访入户、排查隐患、收集民意、宣传政策是网格员的日常“必修课”。培训中,青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围绕《长春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逐条解读,结合“居民信息漏登导致服务滞后”“隐患排查不及时引发小问题变大麻烦”等真实案例,把基层治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战指南”,并要求各网格长严格执行“50%以上工作时间用于走访”的规定,确保在半年内对辖区内所有住户完成一轮全面、深入的走访,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大家不要只简单记下居民的名字电话,还要摸清居民家庭情况如何,动态更新,把居民台账记得像‘家庭档案’一样鲜活。”培训中,街道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精准收集信息建立《基础信息台账》,重点讲解如何用好《民情日记》。“《民情日记》要原汁原味记录群众诉求和现场情况,大事小情都要记录,对无法现场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建立台账、跟踪推进,形成闭环管理,让居民诉求不‘石沉大海’。”
“这本《民情日记》发得太及时了!”培训结束后,新竹社区网格长张雨兴奋地说,“咱社区正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前两天王大姐说想学家政、刘大哥想搞小吃摊,这些建议都能记下来,后续调整项目方向就有准头了!还有小区里电动车乱停、供热管道偶尔跑水,以后记下来盯着解决,居民肯定更满意。”
银融社区网格长杨丹丹也深受启发:“以前走访总怕‘没话聊’,现在知道了,陪阿姨们在楼下晒晒太阳、跟大爷们聊聊下棋的事,就能聊出‘小区绿化该补苗了’‘健身区缺个休息凳’这些实在需求,再联合物业一起推进,居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自然就上来了。”
如今,青年路街道的网格长们带着培训所学,以居民“鸡毛蒜皮”小事为切入点,穿梭在各个小区楼栋之间。青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网格员培训管理,提高社区网格长、网格员综合业务能力,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灵敏,让社区服务的“最后一米”更温暖。
来源:吉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