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抠芽_单芽育苗栽培技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05:18 1

摘要:甘蔗抠芽/单芽育苗栽培技术是将甘蔗健康种茎芽眼从蔗茎上切削下并经过消毒灭菌后,先在育苗盘中培育至长出3~5片真叶,再利用机械将其移栽至大田。采用该方法在得到蔗种的同时,剩余的蔗茎可以继续用来榨糖,大大地节省了蔗茎;甘蔗健康种苗芽眼切削下后先经过营养育苗再采用机

甘蔗抠芽_单芽育苗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甘蔗抠芽/单芽育苗栽培技术研发获得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适宜桂中蔗区抗旱甘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桂科农AB24153007)的资助。

_吴建明

甘蔗抠芽/单芽育苗栽培技术是将甘蔗健康种茎芽眼从蔗茎上切削下并经过消毒灭菌后,先在育苗盘中培育至长出3~5片真叶,再利用机械将其移栽至大田。采用该方法在得到蔗种的同时,剩余的蔗茎可以继续用来榨糖,大大地节省了蔗茎;甘蔗健康种苗芽眼切削下后先经过营养育苗再采用机械移栽,甘蔗芽眼出芽率和移栽成活率高,可以快速得到甘蔗幼苗并适用于甘蔗的大规模种植,极大地降低了甘蔗种植成本,提高了甘蔗种植效率。现将具体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种茎要求

选择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的甘蔗品种,并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栽培和制糖工艺要求。种茎按整株砍收时,不剥叶,留尾部三叉口往下约20厘米。甘蔗种茎应该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同时,甘蔗种茎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天,以保证其生长能力和品质。

二、抠芽及芽眼处理

用甘蔗抠芽专用机械从蔗茎上抠下弧形芽眼或用机械砍成长约3厘米的单芽,首先用清水将蔗段清洗1次,其次将蔗段用50℃的热水浸泡10分钟,捞出沥水后置于阴凉处晾干表面水分;用多菌灵对水制成400~600倍稀释液,每100毫升稀释液再加入8~12克噻虫嗪混配得到消毒液,将甘蔗芽眼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0分钟,杀菌消毒后将其捞出沥水,晾干表面水分。

三、催芽

继续将蔗段放入5%硝钠·萘乙酸和吲哚乙酸的混合液体中,浸泡20分钟;冬季温度低于20℃时,则放入恒温恒湿室催芽3~5天,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7~30℃。

四、育苗

将外购有机质+腐殖酸 ≥ 55%的育苗基质与河沙以(1~3)∶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作为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育苗盘中,营养土齐平育苗盘的上表面;将消毒浸泡的甘蔗芽眼按芽朝上植入装好营养土的育苗盘中,将育苗盘紧挨排布好,在其上面搭建小拱棚,当气温低于25℃时在小拱棚上盖上塑料薄膜防风保暖,当气温高于25℃时,在小拱棚上盖黑色遮阳布遮阳;种植后每天淋 1次水,保持营养土湿润;待其长出甘蔗幼苗并有3片叶子后,拆除塑料薄膜或遮阳布,开始第1次施肥,选用硫基复合肥,将其按质量比1∶600溶于水后对幼苗喷施或浇施,之后每隔5~6天浇施1次;待小苗长至4~5片茎叶时,选择长势高度一致的出圃,将小苗移栽至大田。

五、整地和开行

1. 整地。 耕深达50厘米以上,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的要求,具体深耕程度需根据原耕作层的深浅及土壤性状而定。深耕不宜破坏原来土壤层次,并应结合增施肥料为宜。

2. 开行。按120厘米的行距开种植沟,要求沟深25~30厘米、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平整、细碎松土。种苗适用于有灌溉条件的蔗区种植。为了保证移栽后种苗的成活率,种植前应布置好滴灌设施,可采用膜下滴灌或无膜地表滴灌方式。

六、封闭除草

移栽前5天左右,杂草长度小于10厘米时,每亩(667平方米)用25%硝磺莠去津 200~250 克进行除草封闭;如下雨错过除草最佳时机,杂草长度大于 10 厘米时,每亩可用 38%硝·灭·氰草津200~250克进行除草封闭。

七、施基肥

基肥要求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40~50千克、氯化钾20~25千克。提倡使用有机肥1000~2000千克,使用有机肥时,化肥用量需酌减。基肥应施于植蔗沟底,并与土壤充分拌匀,避免烧苗。

八、移栽

移栽前喷施 30% 氯虫·噻虫嗪(1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1次;根据天气情况,在雨天进行大田种植,种植行距为1.2米、株距为30~47厘米,将具有3~5片茎叶的甘蔗小苗从育苗盘上带土取下并装入箩筐,种植密度为1200~1800株/亩。种植5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并及时补苗。

九、后期防涝措施

春夏季蔗区降雨频繁,部分区域容易出现渍涝而严重影响甘蔗伸长期的生长。此时,应立即开展田间排涝工作,及时维护蔗地排灌设施。在蔗地四周开挖环状排水沟,中间根据实际地形开挖“十”字形、“丰”字形或“井”字形排水沟,迅速将雨水排出蔗地,降低田间地下水位,避免甘蔗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吸收养分。

十、后期抗旱措施

蔗区秋季气象干旱风险较高,尤其是在丘陵、坡地等旱地蔗区。有条件的应提前开挖引水沟,充分利用现有的灌溉设施,如喷灌、滴灌等系统,做好引水抗旱准备,确保在干旱时能及时为甘蔗补充水分,维持甘蔗的正常生理活动。

十一、培土施肥

1. 追肥 。蔗区若遇持续降雨,土壤肥力容易流失,应结合甘蔗长势及时追肥。一般来说,当发现甘蔗叶片颜色变淡、生长速度减缓等情况时,就需要考虑追肥。每亩可施甘蔗配方复合肥20千克,或者施用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钾肥5千克,以促进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形成。肥料宜均匀地撒施于离蔗株蔸部7~10厘米处,然后结合大培土,将肥料覆盖在土壤中,使蔗根多生、深扎,提高甘蔗的抗倒伏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甘蔗根尖快速吸收养分,供给蔗株上部伸长所需。

2. 培土。 。幼苗长出6~7片叶时小培土2~4厘米,结合施攻蘖肥;分蘖盛期至拔节期进行中培土7~10厘米,施壮蘖肥;伸长初期大培土20~25厘米,先剥叶除蘖,施攻茎肥,要保证土碎、填实,培成馒头状。同时,注意培土施肥时要把滴灌带挂在植株叶子上。

十二、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杀菌剂;螟虫和黏虫防治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双、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蓟马和棉蚜防治可选用噻虫嗪、噻虫胺或吡虫啉等。由于中后期病虫多存在并发为害的情况,所以建议根据蔗区巡查发现的主要病虫种类,科学复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肥料辅助剂”,采用无人机或高压喷枪等进行统防统治作业,提高防控作业效率和防治质量。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十三、注意事项

采用甘蔗抠芽/单芽育苗栽培技术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① 尾部芽嫩生根滞后不宜单芽育苗移栽,从甘蔗尾部倒数 3~4 个芽处斩断,保留尾部25~30厘米单独留种,可在旱地蔗区种植。 ② 室内催芽在长根前且芽萌动约1厘米移栽。 ③ 该技术只适用于可灌溉蔗田。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