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玩文化 社区桑榆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8 04:01 1

摘要:传花艺、赏非遗、唱国风……不知不觉间,中华美学已成为越来越多“银龄族”的自觉选择。9月15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蓝天街道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插花活动中,70余名老党员以花为媒,在花香四溢、笑语盈盈的浓厚氛围中动手体验了插花的乐趣。这背后是刻在这些“银龄族”骨子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郝雪莲 通讯员 韩美荣

传花艺、赏非遗、唱国风……不知不觉间,中华美学已成为越来越多“银龄族”的自觉选择。9月15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蓝天街道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插花活动中,70余名老党员以花为媒,在花香四溢、笑语盈盈的浓厚氛围中动手体验了插花的乐趣。这背后是刻在这些“银龄族”骨子里的“文化DNA”,通过在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一展身手,展现底蕴深厚、蓬勃生发的桑榆之美。

金菊夹道绽放,月季随风轻舞,丁香花香气扑鼻,宛若一处“梦幻花街”。由蓝天街道12个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认领的场馆外闲置花池花卉种植,通过“支部引领+志愿服务”的模式凝聚银发力量、传递正能量。从垃圾清理、花池平整和翻新,到花卉品种、色彩搭配、种植、施肥、浇水、修剪枝叶,老同志们一边交流种植花卉心得,一边精心创作属于自己的小花园。牵牛、芍药、金红莲等3000余株生机勃勃的花卉作品花影婆娑、生机盎然,承载着离退休干部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艺术的感悟。

“组织种植花卉认领活动,让我们既动手又动脑,不仅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花卉小世界,还可获得了奖励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礼品,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有滋有味!”退休干部崔奶奶感慨道。

清晨,蓝天街道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政治生活馆内,民乐厅观众已排起长队。《义勇军进行曲》《映山红》《南泥湾》……“银色旋律”伴着鼓点声声入耳,带观众重温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没有指挥,却演奏得出奇整齐,萨克斯、长号、电子琴、小提琴、长笛、架子鼓、扬琴等器乐配置完备。“哪个地方要弱进、反复还是不反复,我们互相一点头,就都明白了。”民乐队长石茂山说。

“最开始我们在友谊公园以乐会友,只有小号、长笛,后来越来越多的‘银龄’爱好者加入,从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15名队员,这支勤学苦练的‘银发’管弦乐队专业范十足,平均年龄达70周岁,以音乐为纽带相聚,他们从被助者转变成积极的学习者、热情的表演者,用音符书写着精彩的晚年篇章。”石茂山回忆。

周一、周三吹葫芦丝,周二、周四“银龄”课堂大合唱,周五全天管弦乐演奏,还能学中医穴位和推拿按摩知识;工作日剪纸、葫芦烙画、面塑、蛋雕4个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团和“讲党课、传家风”银发宣讲团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在蓝天街道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政治生活馆,为“银龄族”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同时配套设置了书画室、棋牌室、义诊康复区等功能分区,提供文化娱乐、健康监测、休闲社交等服务,辐射周边“银龄”群体3000余人,这种量身定做的“银龄课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参与多元的活动,这里已经成为老人们的精神乐园。

走进声乐班排练厅,霍俊雄老师正在指导老人们发声技巧、和声均衡、试唱节奏等,从基础音阶到完整曲目,耐心细致的讲解让学员们逐渐找到韵律感,帮助打磨银龄“好声音”。

目前,蓝天街道有老年大学和银骥先锋合唱团、老年门球、太极拳、秧歌等7支文艺团体,吸纳平均年龄69岁队员330余人,创作形成旗袍秀、水兵舞等特色节目20余个,参与“街道搭台群众唱戏”百姓大舞台文化活动30余场,举办趣味运动会、老年象棋赛、老年太极拳赛等活动10余场。同时,参与社区直播间“银龄主播”线上展演非遗制作,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20万人次。

67岁的李丽娟坦言,退休后以为生活只剩带孙子、跳广场舞,没想到在葫芦丝班圆了年轻时的文艺梦。今年“七夕”,李阿姨吹奏的《喜看麦田千层浪》赢得满堂彩,这样的蜕变正是“银龄课堂”教学成效的生动体现。

从“看风景”到“看文化”,从“体验”到“主角”,从“传承”到“传播”,从“养老”到“享老”,在这里,文化从“表演”还原成为百姓“生活”。蓝天街道植根“银龄”心田里的文化“DNA”,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更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一道亮丽风景,书写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篇章。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