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西贝因预制菜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贾国龙“一顿好饭”的承诺与消费者“工业味道”的感知之间,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认知鸿沟。这场争论的核心,在于“标准化效率”与“手工独特性”之间的博弈。而若将目光从厨房移向表厂,你会发现一场极其相似的“战争”早已在方寸之间的腕表机
近日,西贝因预制菜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贾国龙“一顿好饭”的承诺与消费者“工业味道”的感知之间,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认知鸿沟。这场争论的核心,在于“标准化效率”与“手工独特性”之间的博弈。而若将目光从厨房移向表厂,你会发现一场极其相似的“战争”早已在方寸之间的腕表机芯里上演了很多年,主角便是那些无处不在却又鲜被提及的:基础机芯。
基础机芯,顾名思义,是指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单一的核心机芯组件。它既可以直接装入表壳制成功能简易的手表,更常被当作一个“平台”,通过添加模块、改变结构,实现复杂功能或特殊布局的演变。
这种方式其实在怀表时代就已经存在,二战后,随着制表工业化的推进,独立生产完整机芯的表厂越来越少,大多数品牌转向专业机芯厂采购基础机芯,再自行修改、打磨,或增加复杂功能模块。可以说,没有基础机芯的供应盘活了大部分腕表品牌。存在就有其中的深意,因为对消费者而言,基础机芯往往稳定、可靠,且后续维修保养的成本也会相对合理,至今都保持着稳定的需求。
长期以来,“懂机芯”被视为从普通表迷进阶到专业爱好者的关键。过去常有人以机芯型号、出身来评判手表高低,甚至形成某种“鄙视链”。但事实上,机芯的好坏,不在于它来自大厂还是小厂、价格高或低,而在于走时是否精准、功能是否可靠、保养是否方便。一枚优质机芯未必出身名门,也可能性价比极高。普通用户更应关注“是否好用”,“值不值得买”,而表迷可能更看重“工艺与打磨”,收藏家则追求“独特稀有”。每个人对机芯的评价标准并不相同。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普及,传统手工作坊逐渐减少,这也引发了不少表迷对现代机芯“工艺退化”的批评。但不可否认,市场仍需要高标准的机芯作为手表的核心与“灵魂”。不少品牌通过购入基础机芯,进行深度改装,甚至完全看不出原本样貌。
早期大众最熟悉的莫过于ETA机芯,很多人甚至能说出其各类型号,却不一定认全所有名表品牌。也正因为这种认知,不少贴牌仿表打着“使用ETA机芯”的旗号误导消费者,令不少人上当。下面我们来说说常见的通用机芯有哪些。
ETA 2892自动上链机芯
ETA 2892 是一款经典机械机芯,以超薄、精准、动力稳定和高度可靠著称。自 1975 年问世以来,它已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高档基础机芯之一,也是众多复杂功能模块的首选搭载平台。
无论是高端豪华手表,还是性价比高的机械表,ETA 2892 都能提供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它结构合理、易于改装,因此备受品牌和消费者青睐。
这款机芯的前身可追溯至 1963 年 Eterna 推出的Eterna-Matic 1466U 机芯,在当时被誉为自动机械表的里程碑之作。1975 年,ETA 在瑞士制表业低谷时期重新研发并推出 2892,希望以高性能机芯重振市场。它采用每小时振动 28,800 次的高频摆轮,更易调校,走时也更精准。
ETA 2892 延续了品牌自动机芯的经典结构:滚珠轴承自动陀、模块化设计、零件数量精简,动力储存达 42 小时。标配包括快调日历、中心秒针、停秒装置和 Nivarox 游丝,整机厚度仅 3.6 毫米,属于超薄自动机芯。
原始版本 2892 总产量约 34 万只,虽不如一些大众机芯产量惊人,但定位更高。1983 年,ETA 推出改进版 2892-A2,在机械表复兴浪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甚至成为许多新兴品牌得以生存的依靠。
2892-A2 不仅价格合理、坚固可靠,还具备极强的改装潜力。ETA 提供多种等级版本,包括标准版、Top级和天文台认证版,还可选镀金、特殊装饰等配件。此外,专业模块厂如 Dubois Dépraz、Soprod 等还为它开发了计时、动力储存、闹钟等复杂功能组件。欧米茄使用的同轴擒纵版本,也基于 2892-A2 改造而来。
从 2890 到 2897,整个 ETA 289x 系列已成为机械表基础机芯的重要支柱。凭借其稳健的表现与丰富的扩展性,至今仍在全球表业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ETA 7750计时机芯
ETA 7750 是一款极具影响力的机械计时机芯。在它问世之前,机械计时表往往构造复杂、价格昂贵且产量稀少。但自1973 年 Valjoux 7750(后被 ETA 收购并更名为 ETA 7750)推出以后,计时表得以走向更亲民的市场。
该机芯采用凸轮控制计时系统,具备 30 分钟和 12 小时计时盘、快调日历,以及每小时振动 28,800 次的高频摆轮,测量精度可达 1/8 秒。其单向自动上链结构简单可靠,维修也相对方便。
尽管在石英风暴冲击下,7750 曾在 1975 年短暂停产,但随着机械表在 80 年代复兴,它再度成为市场宠儿。至今,ETA 7750 年产量超过 20 万枚,仍供不应求。7750 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其丰富的扩展性。后续衍生出多个功能变种:
7751:增加全历(日期、星期、月份)和月相显示;
7753:调整了子盘布局,将 30 分钟计时盘移至 3 点位置;
7754:附加 24 小时第二时区显示;
另有双秒追针版本(如 ETA 7770)和专为大尺寸手表开发的 Valgranges 系列机芯。
尽管有人批评它“太厚”或“摆陀声音明显”,但 ETA 7750 仍以稳定、可靠、维修配件充足著称,成为中高端计时表的首选基础机芯。不少品牌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度改制,甚至推出功能复杂的超级腕表。
随着专利过期,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仿制机芯,如 Sellita 的 SW500 以及我国生产的一些版本。但这并没有影响 7750 在表迷和专业品牌心中的地位。它扎实的结构、成熟的工艺和极强的可塑性,使其持续推动着机械计时表的发展。
ETA-6497 和 ETA-6498
最后再说说手上链,ETA-6497 和 ETA-6498 是两款经典的大尺寸手动上链机械机芯,最初设计用于怀表。随着大表径手表逐渐流行,这两款机芯因其稳定可靠、结构经典,被越来越多品牌选用,并常用于改装和复杂功能扩展。
该机芯直径36.6毫米,厚5.4毫米,振频为每小时18,000次。尽管本身不属于高端类别,但经过精心调校、精细打磨或附加复杂功能后,常被用于定价不菲的腕表中。很多品牌看中它的“可塑性”,能够在原有结构上实现多种创意改造,变成了你不认识的贵族模样。
其实,基础机芯并不止以上这些,由于篇幅的关系,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评论区见。
互动有礼 | 聊聊你眼中的“基础机芯”
预制菜引发了我们对餐饮业“透明度”的思考,而基础机芯则关乎腕表界的“价值核心”。
你是如何看待基础机芯的?是性价比之选,还是缺乏灵魂的工业品?你都知道哪些大名鼎鼎的基础机芯及供应商?
即日起至2025年9月28日,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或知识:
可以聊聊你知道的基础机芯型号。
也可以谈谈你对“统芯”与“自产机芯”之争的看法。
分享你购买或使用过基础机芯腕表以及真实体验。
我们将从所有优质评论中选出幸运读者,送上 “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巡展 X 什么值得买 的入场券,与千万级博物馆级珍藏腕表近距离接触”的独家体验机会,带你亲身感受机械制表的艺术与奥秘!
来源:什么值得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