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刘强东系着“七鲜小厨”围裙在直播间颠勺时,百万观众盯着的不只是锅里咕嘟冒泡的宿迁猪头肉,更是这位50岁企业家搅动行业的又一把“手术刀”。9月16日北京国际饭店的这场品酒会,与其说是京东旅行的站台秀,不如说是他对中国互联网“内卷病”的一次公开诊疗——“不搞价格
当刘强东系着“七鲜小厨”围裙在直播间颠勺时,百万观众盯着的不只是锅里咕嘟冒泡的宿迁猪头肉,更是这位50岁企业家搅动行业的又一把“手术刀”。9月16日北京国际饭店的这场品酒会,与其说是京东旅行的站台秀,不如说是他对中国互联网“内卷病”的一次公开诊疗——“不搞价格战,不卷服务品质,不挤商家利润”。这些话从曾靠“价格屠夫”标签横扫市场的人口中说出,本身就是最锋利的行业寓言:当所有平台还在教商家“如何用9.9元引流”时,他在教行业“如何用99元赚回尊严”。
一、从“价格战”到“反内卷”:刘强东的商业哲学进化论
很少有人记得,2003年京东电商刚上线时,刘强东请首批用户吃饭的场景:十几个人挤在小饭馆,他端着啤酒说“你们是京东的命根子”。那时的“价格战”是生存刚需——在当当、卓越网的围剿中,只有把3C产品价格压到比线下低10%,才能让用户记住“京东”两个字。2012年和苏宁的“815价格战”更是惨烈,他在微博放话“所有大家电价格都比苏宁线上线下便宜”,最终以双方亏损数亿收场。
但2025年的刘强东,却在酒旅市场划下“价格战禁区”。这种转变不是良心发现,而是商业逻辑的必然进化。他在品酒会上点破核心:“平台把产业利润卷没了,整个产业不会好。”这句话戳中了中国互联网最痛的病灶——过去十年,无数行业陷入“低价引流-利润缩水-服务降级-用户流失”的死循环:外卖商家被抽佣压得喘不过气,中小酒店在OTA高佣金下勉强维持,就连社区团购的菜贩都在“1分钱买菜”的补贴战中消失。
刘强东的“反内卷”不是反对竞争,而是重新定义竞争维度。他区分“两种内卷”的论述堪称经典:“向下卷是拼低价、降品质,向上卷是拼质量、拼公道、拼安全。”这像极了他自己的创业轨迹——早期靠低价破局是“向下卷”的生存术,如今强调供应链效率、服务品质,是“向上卷”的生态观。当京东宣布酒店商家“三年零佣金”时,本质是用供应链能力替代佣金依赖:通过整合采购、物流、营销资源,帮酒店降低30%以上的运营成本,这种“让利换效率”的模式,远比单纯烧钱补贴更可持续。
二、供应链“手术刀”:京东凭什么在酒旅市场动刀?
刘强东在品酒会透露“酒旅全新发展计划”时,特意强调“与京东只做供应链这件事一脉相承”。这句话藏着他布局酒旅的底层逻辑:OTA行业的传统玩法是“流量中介”,靠信息差赚佣金;而京东要做“供应链服务商”,用手术刀式的效率优化,切分被低效环节吞噬的利润。
酒旅行业的“低效赘肉”有多肥?数据显示,传统OTA平台平均佣金率达15%-20%,部分高端酒店甚至超过25%。这意味着一家年营收1000万的酒店,要给平台交200万“过路费”。更糟的是,为了争夺流量,酒店不得不参与“低价套餐”“限时秒杀”,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刘强东的“零佣金”不是慈善,而是用供应链能力填补佣金空缺:京东8亿高消费用户中,30-45岁的商旅人群占比超60%,与四星以上酒店主力客群高度重合;通过京东App的“酒店+餐饮+商品”交叉销售,酒店复购率可提升40%以上。
这种“供应链赋能”的案例已有实证。今年6月京东外卖上线时,同样打出“低佣金”牌,靠的正是京东物流的“分钟达”网络——商家无需自建配送,成本比传统外卖低20%,而京东通过整合商超、便利店的库存,让外卖SKU(商品种类)比同行多50%。如今这套逻辑复制到酒旅:与锦江酒店合作“餐饮消费场景创新”,本质是把京东的生鲜供应链接入酒店后厨,让五星级酒店的早餐成本降低15%;“供应链协同”则是帮酒店采购布草、洗漱用品时,利用京东的采购规模拿到更低价格。
刘强东的“手术刀”甚至切到了用户体验层。品酒会上“茅台晚宴+五星定制”的组合拳,看似是营销噱头,实则是精准击中高净值用户的“体验痛点”:商务旅客住酒店,要的不只是一张床,更是“省时、省心、有面子”的全场景服务。京东旅行通过“预订酒店送茅台品鉴”“会员专属接机”等差异化服务,正在把“住酒店”变成“高端生活方式入口”——这比单纯的“低价套餐”更能留住用户。
三、外卖大战与酒旅杀局:竞争不该是“个人恩怨”
“兴哥我很尊重,莆中我很欣赏,希望我们多点开放。”当刘强东在酒会上谈起美团时,没有商业对手的剑拔弩张,反而透着一种过来人的通透。这种姿态背后,是他对“竞争本质”的清醒认知:商业竞争该是“价值创造赛”,而非“个人恩怨战”。
2025年的外卖大战曾一度火药味十足:美团靠“独家合作”锁商家,京东用“低佣金”挖墙脚,双方甚至在部分城市出现“骑手互抢订单”的闹剧。但刘强东在品酒会主动“降温”:“正常竞争不要上升为个人恩怨。”这句话戳破了互联网竞争的一大怪象——太多企业家把商业对手当成“仇人”,却忘了用户才是裁判。当年360与腾讯的“3Q大战”,美团与滴滴的“打车大战”,最终都是用户用脚投票: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谁才能留在赛场。
京东在外卖和酒旅市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正在验证这一逻辑。外卖业务上,京东避开美团的“即时零售”主战场,聚焦“商超便利+品牌餐饮”,靠京东到家的30分钟达优势抢占高端市场;酒旅领域则主攻“高净值用户+中高端酒店”,用“零佣金+供应链赋能”打动商家。这种“不正面硬刚,找生态空位”的打法,比单纯的价格战更聪明——就像他在直播间炒的“黄狗猪头肉”,别人都在做家常菜时,他端出的是带地域文化符号的“特色菜”。
四、反内卷宣言背后:中国互联网需要“理性觉醒”
刘强东的品酒会之所以引发百万围观,本质是他说出了无数商家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别再卷价格了,卷卷服务吧;别再挤利润了,分分效率吧。”这种“理性觉醒”正在成为行业新共识——从国家层面整治“内卷式竞争”,到平台企业主动调整策略,中国互联网正在告别“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的下半场。
但“反内卷”的路注定不会平坦。当京东宣布“外卖商业创新待公布”时,外界猜测可能是“供应链金融支持”或“会员权益互通”;酒旅计划也可能面临传统OTA的反击,毕竟动了别人的奶酪总会遭遇阻力。但刘强东的底气在于,京东20年积累的供应链能力不是“空中楼阁”:150万家便利店的下沉网络,覆盖99%的县级行政区;智能仓储系统可实现“酒店布草2小时补货”;甚至连茅台这样的顶级品牌,都愿意与其合作“独家品鉴活动”。
这场品酒会的最后,刘强东举起酒杯说“交朋友”。这个细节或许比任何宣言都更有深意:过去互联网信奉“赢者通吃”,如今更需要“生态共生”。当平台、商家、用户不再是零和博弈的对手,而是利益共享的伙伴,“向上卷”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形成。
或许未来某天,当我们住酒店不再被高价佣金盘剥,点外卖不再担心商家偷工减料,会想起2025年北京国际饭店的这场品酒会——一个系着围裙的企业家,用一锅猪头肉和一杯茅台,给中国互联网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商业的终极竞争,从来不是打败对手,而是成就生态。
来源:我为机狂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