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一2023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新的《俄罗斯中等普通教育国家标准》和《俄罗斯中等普通教育联邦教育大纲》,规定高中全面使用教育部统编历史教科书。俄罗斯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1世纪初的历史,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内容主要分布在10
2022一2023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新的《俄罗斯中等普通教育国家标准》和《俄罗斯中等普通教育联邦教育大纲》,规定高中全面使用教育部统编历史教科书。俄罗斯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1世纪初的历史,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内容主要分布在10年级《世界史》和《俄罗斯史》中,并且占据两册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史内容的核心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俄罗斯新版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记述和评价,揭示俄罗斯史学界对其的新认识和新论断。
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历史意义
西方史学界普遍把“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近年来,俄罗斯史学界开始重视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和东方战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这种情况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得到了及时反映。许多俄罗斯学者认为,应该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或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时间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2023年7月2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诺维科夫(II.HoBWKOB)提出,确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范围非常重要,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应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期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改为“1937年7月7日军国主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学界的观点作出了积极回应。《世界史》将“1931年日本军队入侵中国东北”定性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潜在爆发点”,揭露日本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的目的在于“为发动全面侵华大战和夺取整个亚洲建立一个军事战略桥头堡和进攻跳板”。[2]《俄罗斯史》采取了折中处理方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和亚洲的起点进行了分述:“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爆发早于欧洲,即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同时在文中附加了注释和说明:“当代历史学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日期存在争议。主要存在四种观点:1937年日本侵华,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四国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3]引导学生从轴心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应负责任角度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20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曾鲜明地提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4]深刻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与俄罗斯史学界不约而同提出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的重要论断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它表明中国抗日战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卢沟桥事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中国十四年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2023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的讲话中满怀深情地指出:“在俄罗斯,关于祖国保卫者的记忆是神圣的,我们将铭记于心。我们向英勇抗击纳粹主义的人员、向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盟军战士致敬。我们铭记和敬仰中国军人在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战斗中的壮举。”[5]
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
俄罗斯学界致力于从全球史角度审视中国抗日战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为背景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评价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形成的共识是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军事冲突。它涉及地球上 80% 以上的人口,战火遍及三大洲、四大洋。这场战争是由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国家为称霸世界而发动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强烈反对。
关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世界史》和《俄罗斯史》认为主要存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决定了它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本质上都是侵略性的,掺杂着浓厚的复仇主义和种族优越思想,并以战争摧毁其他国家和整个民族为目标。1919一1920年的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未能满足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胃口,这些国家图谋依靠军事力量统治世界。[其二,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日本试图通过经济军国主义化和对外战争摆脱危机。经过长期的酝酿,日本的对外扩张理论已经形成,它计划攫取中国、蒙古、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以及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日本的侵华政策和扩张野心在“田中奏折”中暴露无遗:“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向天皇呈交的奏折中阐明了日本的具体目标: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在掌握了中国的资源之后,继续征服印度、小亚细亚、中亚和欧洲。”[8]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战争策源地由此形成。
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中国抗战叙事以“日本侵华”历史事件为叙事主体,记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过程和暴行,以及中国人民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为便于中学生理解记忆和增强“易读性”,历史教科书中减少了外国历史专有名词的数量,统一使用“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和“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描述性语言来表述“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世界史》揭露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罪行:“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中华民国首都南京。随之,日本士兵开始大规模屠杀平民和战俘。据统计,在几周内即有30万中国人被血腥屠杀。”[9]
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重要作用。《俄罗斯史》强调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世界史》增加了“1939—1941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专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和“百团大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继续进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正规军和游击队都参加了战斗。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成功地在中国中部地区发动了进攻。这场载入史册的战役被称为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立取得的最大战果。”[10]同时,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持批评态度,遣责其对共产党人的疯狂屠杀和不抵抗政策。《世界史》在第16节“日本进攻美国”专题中嘲讽道:“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本宣战。蒋介石政府在日本公开侵略中国10年之后,终于决定正式对日德宣战。”
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注重描述苏联对中国抗战的贡献,叙事手法也从对“日本侵华”历史事件的“他者凝视”转变为对中苏联合抗战的“共情叙事”。《俄罗斯史》强调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与支持:“1937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苏联向中国提供了飞机、大炮、坦克和小型武器。仅机枪就提供了1.4万挺。苏联军事专家参与了作战行动,并向中国人传授游击战术。700名苏联志愿飞行员在中国的天空中与日军作战,其中有十分之一的飞行员牺牲,14名苏联士兵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2]
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赞扬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世界史》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牵制了日本150万兵力,为二战作出了巨大贡献。”[13]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中国担任军事总顾问的苏联元帅崔可夫(B.I.yKOB)在其回忆录《在中国的使命》中写到:“在最艰难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任何对客观事实稍有尊重的人都不能无视这一显而易见和无可争辩的事实。”[14]日本投降后,苏联远东军总司令瓦西里耶夫斯基元帅(A.M.BacnJIeBckni)曾向抗联教导旅发来贺电:“八十八旅英勇的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情报,为我们远东军进攻中国东北起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戒备森严的要塞、筑垒地区所进行的侦察、营救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的优秀品格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令人敬佩的中国英雄们,我代表苏联人民感谢你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15]
三、关于东京审判和伯力审判
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在日本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依据国际法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东京审判以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审判日本战犯,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来说,东京审判是公正的,同时东京审判也存在有明显的缺失,由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未追究日本天皇和从事细菌战、化学战日本战犯的战争责任,致使战后日本始终不能正视和认真反省其对外侵略的历史,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埋下了祸根。
俄罗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增加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内容,分析了东京审判和伯力审判的历史意义和遗憾。其一,批评美国在“东京审判”中纵容和包庇日本战犯,认为这是造成战后日本不能彻底反省其所犯下战争罪行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史》中揭露:“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东京开庭,对日本主要战犯进行审判。在就投降条件进行谈判期间,美国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向日本裕仁天皇承诺,对其免于起诉。尽管有证据表明,裕仁天皇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以及战争期间对东南亚人民的种族灭绝负有直接责任,但他还是被免于审判。日本前首相广田弘毅和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判处死刑,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终身监禁。然而,未被判处死刑的战犯很快就被释放,其中两人还重返政坛,并在日本政府中担任外务大臣和驻联合国代表要职。”“除皇室外,美国当局还为参与开发用于大规模传染人类病毒和细菌的生物武器,以及对中国战俘和平民进行试验的日本军事人员提供豁免权。进行这些罪恶实验的主要人员石井四郎及其下属逃脱了惩罚。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同意向美国人提供其秘密研发的所有信息。”[其二、高度评价“伯力审判”的历史价值,指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细菌战罪行进行的国际审判,将日本进行细菌武器开发和实验的反人类罪行昭告于天下。《世界史》中指出,1937至1945年间,日本在中国杀害了3500余万人。日军731特种部队在中国、苏联、朝鲜战俘身上试验细菌武器,进行非人道的饥饿试验、寒冷实验和脱水实验。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苏联特别军事法庭对在哈尔滨抓获的12名日本关东军731部队人员进行了审判。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1947年苏联已废除死刑,这些十恶不赦的日本战犯未能被判处极刑。[17]
《俄罗斯史》引用普京总统的讲话作为教科书的结束语:“历史记忆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能延续下去并拥有未来”[18为使人们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不让历史悲剧重演。2023年6月24日,普京总统签署法令将每年9月3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纪念日”更名为“战胜军国主义日本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19]
总体而言,俄罗斯新版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描述较为客观,体现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教科书中未使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历史名词的原因与俄罗斯中学的历史教学改革有关。长期以来,俄罗斯师生对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过多的问题多有诟病,“学生不得不学习大量的人名、日期和事实。知识评价的标准首先是掌握史料,而不是学会分析。”[20]新版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减少了历史专有名词、数字、日期和统计数据的使用,注重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使教科书文本更加易读易懂。教科书还加大了亚非拉国家历史的教学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俄罗斯历史叙事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俄罗斯史》和《世界史》教科书会通融合,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述和评价保持基本一致也是其突出特点。同时令人遗憾的是,俄罗斯新版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中国抗日战争史实介绍的深度和广度尚欠不足,未能全面深入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应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随着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两国史学界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认知差异问题一定会随之消弭。
[注释]
[1]KIIPΦ IIpeIJIOKNJIa IIepecMOTpeTb IeHb HauaJIa BTOpon MIpoBoiBoiHb1,2024—12—30.https://ria.ru/20230726/voyna -1886358263.html.
[2][8][9][10][11][17]MeIHHcknB.P,Yy6apbaHA.O. Bceo6aa Hctopna.1914—1945 roIbI.10 KIacc.MockBa:IIpocBeeH1e,2023,C.97,C.169,131,C.135,C.177—178,C.182, C.186—187.
[3][6][7][12][13][16][18]MeJHHckuB.P,TopKyHOB A.B.NctopngPoccHn.1914—1945roⅡbI.10 KJacc.MockBa: IIpocBeeHme,2023,C.294,C.169,C.274—275,C.280,C.185, C.462—464,C.464.
[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国务院公报》(2020年第26号),2020年9月3日。
[5]BJIaJNMNp IyTHH Ha IIapaIe IIo6eIbI:IIpoTHB PoccHN BHOBb pa3B3aHa BOiHa,HO CTpaHa,KaKH BcerIa,CMOKeT 06ec1IeunTb cBo1o 6e3o1acHocTb,2024—12—30.https:// rg.ru/2023/05/09/odna-na-vseh-pobeda.html.
[14]UyiikoBB.N,MHccHsBKnTae.MockBa:BoeHH3IaT,1983, C.54.
[15]周立军:《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密档》,《法治人生》2013年第4期,第47一50页。
[19]HyTHH HIOIHHCaJI 3aKOH O6 H3MeHeHHH Ha3BaHH IaMsTHoroIHx3ceHTa6pg,2024—12—30.https://rg.ru/2023/06/24/ putin-podpisal-zakon-ob-izmenenii-nazvaniia-pamiatnogo-dnia-3- sentiabria.html.
[20]诺维科夫:《当代俄罗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中国抗战的叙述》,《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5期,第124一127页。
来源: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