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仿真歼20航模,新洲三位小伙花费20多万,一年造出99A仿真坦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23:48 4

摘要: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汪集村33岁的万力和弟弟及同学,历时近一年时间,花费20多万元,在一铁棚内造出一辆99A仿真坦克。近日,万力告诉笔者,坦克预计在国庆节前完工,为国庆76周年献礼。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汪集村33岁的万力和弟弟及同学,历时近一年时间,花费20多万元,在一铁棚内造出一辆99A仿真坦克。近日,万力告诉笔者,坦克预计在国庆节前完工,为国庆76周年献礼。

33岁的万力是自造99A仿真坦克的组织者。万力介绍,他从小就喜欢军事,今年看完九三阅兵直播后,把坦克方阵部分内容在电脑上回放了几遍。而从去年5月份开始,他就萌生了自己造99A仿真坦克的想法,并从去年11月开始建造,邀约弟弟邱乐、同学王良才加入其中。经过快一年的建造,主体已经接近完工,预计今年国庆节前可以亮相。

万力说,做这个仿真坦克跟他2016年建造歼20飞机是两码事,从算比例开始,修改了近30天的图纸,放样、出3D图,然后再出CAD切割图。

“2016年建造那个歼20,纯粹是个模型,这次建造坦克就不一样了。”他说,因为要开动起来,得计算很多零件,减震弹簧的磅数,摆臂的钢材质量,包括变速箱也得自己做。据悉,此次设计坦克速度20-30千米/小时。万力表示,虽不具备上路驾驶资格,但基本功能都要具备。“因第一次制造这种可正常开动的坦克,就将时速设计得较低,我计划下一个项目做11式轮式装甲车,到时就要达到正常货车的速度。”他说,建造坦克的具体费用约为25万元,不含3人的人工工资。所需钢材10多吨。

从2016年至今,他先后建造过飞机、火箭、枪炮及坦克的模型及仿真装备纯属爱好,建造出的这些装备大都被一些爱心企业收购去做爱国主义教育用,“收购费用能覆盖制作费用”。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陶火应)

“20米开外看不出真假”,来自广东的小伙古春林十分有自信,在武汉新洲区的农村,他和另外两个武汉的小伙伴建造起了一个1:1比例的歼20军机。

据看看新闻网9日报道,古春林在当地是“明星”,附近村民都知道有三个年轻人在造飞机。在新洲区汪集镇的一家废旧工厂内,一架与我国目前最先进战机歼20一样大小的模型,威武矗立在院子中央,几乎占据了整个空地,从侧翼的进气口到尾部的矢量喷管,以及灰白的涂装,都还原了战机的模样。

古春林告诉记者,他以前从事广告设计工作,“我们设计有图纸”,古春林表示,有绘图手艺帮了他不少忙。另外他的朋友干过电焊工,因此制作模型还不算困难,从搭建主梁到蒙皮,再到涂装,从去年7月开始,经过14个月,到今天已经接近完工。

然而其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高度还原战机的形状,驾驶员的座舱罩必须一体化成型,他们自己制作模具,用玻璃胶来填充,然而由于工艺不到位,要么模具开裂,要么不能脱模,目前已经试验了四次,还未成功,而材料费已经花去了2万多元。

古春林介绍,飞机主要结构以钢材料为主,目前使用已经接近5吨,另外制作场地也是租用的,各类费用加起来已经达到20多万,“我老婆比较支持,家里也没什么负担”说起这方面,古春林表示自己家境还比较宽裕,家人也很支持他的理想。

“我们都一直想成为飞行员,但是没有能成功,只能通过做模型,来实现自己的梦”,在古春林和他的伙伴的手机里,存满了各种各样飞机的照片和视频,他们用狂热来形容对飞机的热爱,认为自己搭建的飞机模型仿真度最高,在周围人群中也已小有名气。

近期已经有部分景区和机构的负责人找到他们,提出要购买他们的模型,让古春林感到非常鼓舞,这样模型不再是自己的“玩具”,而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古春林未来还计划,不仅要造出静态模型,还要造出能动能跑,甚至能冲向蓝天的飞机,实现自己的飞行梦。

【今日热点】新洲小伙造出“歼-20战机”

新洲问津 2017年09月11日 18:46 听全文

近日,新洲区汪集街万家湾的一架“歼-20战机”受到了热捧。这个歼-20战机模型,出自新洲小伙万力以及深圳小伙古春林与黄爱波之手。

他们都是狂热的军迷与战机模型爱好者。他们辞掉原有工作后,齐聚新洲汪集街,花费一年多时间,投入20多万元资金,用掉约5吨钢铁等原材料,造出这个与我国最先进战机歼-20同等大小的逼真模型。 曾在空军某军用机场服役5年的老兵邹军在现场参观歼-20战机模型时点评道:“如果不靠近仔细看,我还以为它就是一架真的歼-20战机呢。它的前起落架,可以收起与转动;其鸭翼可偏转,太像真的了……他们能利用简单的设备与普通材料,手工打造出一架与真机大小相近、外形酷似的歼-20模型,相当不简单。”

背后故事

三名军迷小伙和他们的“战机”

27岁的男子万力,是新洲汪集街人,毕业于武汉汽车工业技术学校,拥有车工高级职称与钳工中级职称。去年辞职前,他在一家电力工程施工单位打工,税后月薪达5000元。自从我国新型战机歼-20首飞成功后,他就打算制造一个歼-20战机的1∶1比例模型。去年4月到6月,他多次在网上发帖,邀约志同道合者合力完成这项工作,终于得到广东深圳的网友古春林与黄爱波的响应。

27岁的古春林,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从广东省轻工技术学校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月薪近万元。他擅长绘图制图。

28岁的黄爱波,毕业于广东黄埔技工学校汽修专业,精通钣金与喷漆。来武汉之前,他是一家汽修厂的技术顾问,月薪七八千元。

古春林与黄爱波说,他们两人于去年辞掉工作,义无反顾地来到武汉,与万力一起制造歼-20模型,“我们家庭条件不差,家人都蛮支持我们。”

“造飞机”时多次受伤受挫

第一次做这种大块头高仿模型,三人也遇到很多挫折,每人身上多处被铁皮割伤或被钢管刺伤。

万力负责该模型主体框架制作,他必须将一根根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钢管与角铁焊接到一起,因为连续作战,“有时,我的腰都直不起来,眼睛被电焊机发出的强光刺得泪水直流。” 黄爱波打造与安装模型的蒙皮,为将铁皮敲出合适的形状,他经常累得手臂酸麻。为修改模型某个部位的形状,他还得爬进气道、尾喷管、机头等狭小空间内,蜷缩着用锤子小心敲打铁皮,夏天,铁皮被太阳一晒,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烫得皮肤直起泡。

古春林说,累与苦,都不算事。真正让他们三人烦恼的是,截至目前,他们尚未掌握座舱盖加工制作工艺。驾驶员座舱盖必须整体成型,而他们从上月初到现在,已经试制四次,均以失败告终。三人也坦承,因受经费限制,有些地方仍不尽如人意:比如没有设置弹舱;机身蒙皮是焊上去的等等。

下一步想制作99A坦克模型

三人均称,他们曾梦想成为飞行员,驾驶战机在天空风驰电掣,但因自身原因无法成真。“我们就转而通过做战机模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人都是《航空知识》《兵器知识》《世界军事》《空军之翼》等军事杂志与军事网站的铁杆粉丝。在三人的电脑与手机里,存满了各种各样飞机的照片和视频,他们用狂热来形容自己对飞机的热爱。

他们多次将制作歼-20模型的场面拍下来,发布到网上,引起全国很多网友关注。已有包括武汉某广告公司在内的六家公司,提出了购买该模型的意向。他们希望在该模型完工后,能以60万元起价,将其拍卖出去。下一步,他们将制作一辆电动国产99A坦克的1∶1模型。

爱飞机,爱生活:您可以点击标题

14个月,花20万建造了歼20模型,20米开外开不出真假。

最近,武汉新洲汪集镇上的一架飞机让三名小伙子出了名,他们花了14个月时间20万元,按照 1:1 的比例建造了歼20军机模型。

他们竟造出了一架“歼20”!

疯狂迷恋军事 三小伙疯狂 " 造 " 飞机

" 站得稍微远点,一般是看不出来真假的。"10日,新洲汪集镇上的三名小伙十分得意。这架长度19.8,宽14米,高5米多的歼20飞机模型,与真机几乎一样大小,停放在汪集镇汪集村一家废弃厂房的院子中间,十分威武。从侧翼的进气口到尾部的矢量喷管,以及灰白的涂装,都还原了战机的模样。

这架飞机模型的主人分别是来自武汉新洲汪集的万力,深圳的古春林和梅州的黄爱波,三人均是疯狂的军事爱好者。

最初想法来自27岁的万力,去年6月份,这个搞过电焊的小伙子尝试建造当下最先进的军机歼20飞机模型,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做生意的父母也很支持,画了图纸,租了厂子,万力便进场了。2个月后,他在贴吧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古春林和黄爱波。两人便只身来到新洲,共同完成心愿。

" 我们都一直想成为飞行员,但是没有能成功,只能通过做模型,来实现自己的梦 ",在古春林和他的伙伴的手机里,存满了各种各样飞机的照片和视频。

" 有人绘图,有人搞过电焊,其实也不难 ",万里介绍道。可也并非一帆风顺,驾驶员座舱罩必须一体化成型,为了高度还原,他们自己制作模具,用玻璃胶来填充,可工艺不到位,要么模具开裂,要么不能脱模,试了四次,都未成功,而材料费已经花去了2万多元。

已有商家愿花钱购买 他们还打算 " 造 " 坦克

远赴千里,跑到异地 " 造 " 飞机,还费时费钱,三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为了这事,值不值?

" 纯粹是凭着兴趣爱好 "。万力说,有点小钱,而且家人很支持,为什么不小小的满足一下呢。" 家里也没负担,我老婆也比较支持。" 古春林说道。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突然就成名了。今年8月份,模型已经基本完成,有村民经过厂房,看到这么大一架飞机,啧啧称奇。很快,造飞机的消息就传开了,三人也很快成了当地的 " 明星 "。

歼20的真机,像不像大家自己评判。

8月份,一家广告公司说愿意花60万收购模型,但双方还没详谈。说起突然而来的幸福,三人有些受宠若惊," 当初凭兴趣做这个,没想到竟然会有人买。" 万力笑道。

不过,对于赚钱一事,万力看的很淡," 没人买,我们也不觉得亏,仅凭兴趣做这个,如果有人买,我们会接着做最新款的99A坦克,或是更多 "。万力说,做模型,没想到那么多,未来也许会各回各家去工作,但兴趣爱好是不会丢。(来源:中国青年网、腾迅视频)

来源:新洲崛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