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宜昌警方组织精干警力,对前期掌握的线索深挖研判、追踪溯源,破获了一起生产、销售假劣农药案,抓获2名嫌疑人。该类假劣低效农药会加速病虫害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长期积累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污染水源,破坏生态平衡。
假劣农药的使用,极易导致农作物根系不稳、稻谷不饱满,直接影响到全年收成,关系农民切身利益。
2025年3月,宜昌警方组织精干警力,对前期掌握的线索深挖研判、追踪溯源,破获了一起生产、销售假劣农药案,抓获2名嫌疑人。该类假劣低效农药会加速病虫害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长期积累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污染水源,破坏生态平衡。
宜昌警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伪劣农药线索排查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保障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湖北公安机关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涉农资领域违法犯罪,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销毁了一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整改了一批农资安全隐患,助力生产有序推进,全力守护“荆楚粮仓”。
“一粒良种承载丰收希望,一袋好肥关系万家粮仓。我们抓住当前春耕备播用种用肥用药需求高峰,持续深化与相关部门联动协作,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农民合法权益。”湖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自然资源和粮食安全支队负责人高志介绍。
各地公安机关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及检法机关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合力解决提前介入、线索移送、案件定性等事项;针对案件疑难问题,适时提请行政、检法部门,派遣专家与会指导,统一思路、现场办公;针对行政部门发现的案件线索,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指导配合案件调查中的现场勘查、取证重点、物品扣押等事项,对关键证据及时固定证据;在案件侦办过程中,争取相关行政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涉案物品检验、鉴定问题,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鄂州警方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
“这批化肥的进货渠道是哪里?有进货票据吗?”“如果发现有人兜售伪劣种子或农药,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3月15日,孝感市公安局联合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涉农资假冒伪劣专项检查,走访售卖农资产品店铺20余家。
湖北公安机关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聚焦农资经营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组织发动农资市场执法大检查,着重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的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及包装标识规范性进行逐一检查,并督促经营负责人立行整改隐患问题,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同时,全省公安机关依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宣传活动,既深入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一线宣传,也抓住赶集、庙会等时机,向农民群众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伪劣农资投诉举报渠道等内容,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黄石警方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农资市场开展农资打假执法行动,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对6家农资经营主体进行执法检查;十堰警方组织各派出所通过平安义警、“一村一辅警”等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各村开展宣传,引导群众及时发现、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荆门警方利用荆门市“110”“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热线“6814179”,及时处理农民投诉咨询,今年以来调解农业生产纠纷25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2025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与各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30余次,精准督导检查重点企业、场所300余家,发动群防群治力量1000余人次,开展农资打假宣传活动148场次,提高农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坚决把好春耕生产“第一关”。
来源:长江云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