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车企扎堆加码大型SUV的2025年,9月16日,享界S9T作为品牌首款旅行车正式上市,而这款车的诞生,始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站一句“力排众议”的坚持。“很多同事反对,认为该专注更畅销的大型SUV”,发布会上的坦诚表述,不仅揭开了这款车的决策底色,更抛出了一个
在车企扎堆加码大型SUV的2025年,9月16日,享界S9T作为品牌首款旅行车正式上市,而这款车的诞生,始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站一句“力排众议”的坚持。“很多同事反对,认为该专注更畅销的大型SUV”,发布会上的坦诚表述,不仅揭开了这款车的决策底色,更抛出了一个行业疑问,在旅行车长期被视作“小众品类”的市场里,华为为何要逆势入局?
升级与小众:旅行车的市场内核
旅行车在中国汽车市场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行业数据显示,旅行车在乘用车总销量占比多年不足1%。消费者更青睐SUV的通过性与三厢轿车的传统认知,制造商则担忧投入研发与生产资源后难获回报,双重顾虑之下,旅行车市场长期陷入“小众循环”。
然而,一组逆势增长的数据正在改写这一格局。据行业追踪,中国旅行车市场已实现连续4年增长,中汽中心的研究进一步印证,随着消费升级浪潮席卷汽车市场,用户对车辆“单一功能”的需求逐渐转向“多功能复合场景”,既能满足日常通勤的舒适便捷,又能支撑周末露营、长途自驾等户外场景的车型,正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这种需求变化,悄然为旅行车这个“小众品类”注入了新的市场内核,不再是单纯的“情怀产物”,而是精准匹配消费升级的“实用型细分选择”。
也正因此,享界S9T的上市,从定位之初便瞄准了正在升级的中国汽车消费群体。每日互动数据显示,华为手机用户中25-45岁群体占比超60%,这部分人群既是消费升级的核心力量,也对科技创新与品质生活有着强烈诉求,而这正是享界S9T的目标用户。为贴合“旅行+生活”的场景需求,车辆在配置上做足文章:副驾零重力座椅缓解长途驾驶疲劳,后排37°可调靠背与10点按摩功能兼顾家人乘坐体验,既解决了传统旅行车“实用性有余,舒适性不足”的痛点,又填补了豪华SUV“场景单一”的空白。
价格策略则进一步夯实了其在小众市场中的竞争力。30.98万-36.98万元的定价区间,叠加比预售便宜2万元的优惠,使得享界S9T在豪华旅行车市场中形成“高配置+高性价比”的差异化优势。对于消费升级群体而言,这一价格既符合其对“豪华品质”的预算预期,又避免了传统豪华旅行车“溢价过高”的门槛问题,让“小众需求”有了更易触达的实现路径。
脱胎换骨:诠释“加量不加价”
事实上,若要理解享界S9T的突破,需先回溯其“前辈”享界S9的市场地位。作为鸿蒙智行此前推出的C级行政轿车,享界S9凭借华为ADS3.0智驾、鸿蒙座舱3.0、超1200km综合续航等核心优势,上市首月订单破万,迅速成为30万级豪华轿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这款以“行政级舒适+智能科技”为标签的车型,不仅验证了鸿蒙智行的产品力,更在用户心中建立起“高端、可靠、智能”的认知基准。
正是在享界S9这颗“珠玉”的铺垫下,享界S9T的登场才更显“脱胎换骨”的分量,它绝非简单为S9加装旅行车外壳,而是在S9已获市场认可的核心优势上,针对旅行场景的独特需求进行全维度重构,实现了“比标杆更出色”的产品突破。
其中,享界S9T基于全新华为途灵平台打造,全系标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搭配响应速度提升至10ms的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以及可调范围达50mm的智能空气悬架。这种升级精准弥补了S9在旅行场景中的短板,10ms的减振器响应能更快过滤山路颠簸,50mm的空气悬架调节幅度可在露营时提升离地间隙,避免底盘剐蹭,让“行政级舒适”真正延伸到旷野探索,且全系标配的策略,让所有S9T用户都能享受S9高配车型才有的底盘待遇。
同样,享界S9T的空间设计紧扣“旅行需求”,享界S9T全车30个储物空间,海纳百川,729L超大后备箱,可轻松装下多套高尔夫球包、婴儿车,后排一键放倒后更可拓展至1677L,装载能力媲美SUV车型,进一步满足用户装载自行车、浆板等需求,让用户尽情挥杆、舒适野钓、驭风骑行、户外遛娃。值得一提的是,享界S9T车内、车外双220V供电电源,随时随地开Party,享受更欢乐的时光。
在智驾方面,S9T则在S9的智驾安全基础上实现“代际升级”,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0系统,将激光雷达升级为192线,传感器数量增至36个,新增的4D毫米波雷达能精准识别异形障碍物,路况空间模型分辨率较S9的ADS3.0提升100倍,安全结构上,S9T的高强钢与铝合金占比提升至81.4%,车身抗扭刚度更强,长途行驶更稳定;首创的“开门守卫”功能,通过屏幕弹窗与语音提醒,彻底解决S9用户曾反馈的“景区狭窄路段开门易磕碰”问题。
续航上,S9T则针对旅行场景的续航痛点做了精准升级,增程版电池容量提升至53.4kWh,CLTC纯电续航跃升至354km,意味着用户周末从市区出发,往返200km的露营地,全程可纯电行驶,无需启动增程器;综合续航提升至1305km,足以支撑从北京到武汉的单程自驾,中途无需加油。纯电版则搭载100kWh电池,基于800V华为巨鲸高压平台,CLTC续航提升至801km,配合30分钟快充至80%的能力,解决S9纯电版的“长途补能焦虑”。
后记:旅行车市场的“三次浪潮”
当享界S9T上市1小时内斩获5000台大定订单,它用真实的市场反馈,验证了旅行车“从小众到主流”的可行性,而这一切的起点,藏在华为与北汽构建的“战略共同体”深处。
中国旅行车市场的“小众困境”,从来不是需求缺失,而是“产品供给与用户诉求”的长期错位——传统车企要么因研发投入高、市场风险大而对旅行车望而却步,要么用“轿车拉长后备箱”的简易改造敷衍市场,难以满足用户对“多功能、高智能、长续航”的复合需求。而享界S9T的突围,始于华为与北汽对这一困境的根本解法:升级“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合作模式,以专属团队、研发资源、制造供应链、质检体系、渠道网络五大体系,搭建起“小众品类也能造好车”的底层支撑。
双方计划三年内投入200亿元专项资金,聚焦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系统、场景化体验四大核心领域持续迭代,更关键的是,北汽在制造与供应链端的积淀,让这些技术得以稳定落地:从车身六横八纵刚性结构的精准焊接,到智能空气悬架的量产一致性控制,华为的“科技大脑”与北汽的“制造筋骨”形成互补,避免了“技术先进却难以量产”的行业通病。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细分市场突破”已成为车企共识,但旅行车的特殊性在于,它需要“技术重构价值标准”才能打破僵局。享界S9T的案例,为行业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小众转主流”路径,以技术生态为支撑,以用户刚需为核心,用“场景化创新”替代“品类标签固化”。
如果说第一波旅行车浪潮由欧式燃油车开启,第二波由蔚来 ET5T 等新势力初步探索电动化,那么享界 S9T 则通过 "空间革命 + 智能平权 + 生态协同" 的组合拳,推动市场进入第三次浪潮,即智能旅行生活载体时代。
来源:浩天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