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也不是,扔也不是!中国引进的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现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23:51 3

摘要:提起苏-35战斗机,中国空军引进的这24架,花了大价钱买来,本想加强空中力量,谁知几年过去,国产歼-20、歼-16、歼-10C发展这么快,这批俄制货就有点儿不上不下。

提起苏-35战斗机,中国空军引进的这24架,花了大价钱买来,本想加强空中力量,谁知几年过去,国产歼-20、歼-16、歼-10C发展这么快,这批俄制货就有点儿不上不下。

2015年11月,中俄两国正式签了合同,采购24架苏-35战斗机,总价20亿美元左右。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生产,这款飞机是苏-27的深度改进型,号称四代半水平,机动性强,航程远,雷达先进。我们空军当时正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苏-27和苏-30系列用得不少,但想补充重型机型,积累经验。合同签得有点曲折,早几年就谈了,但考虑到技术转移和价格,2015年才敲定。

引进苏-35,一方面是看中它的矢量发动机,能做高机动动作,推力大,适合复杂空域。另一方面,俄罗斯宣传说它的雪豹雷达能远距探测隐身目标,对付F-22有优势。我们空军当时歼-20还在服役初期,苏-35能当过渡,帮着练兵。部署上,主要给了东部战区,驻扎在湛江遂溪基地,方向是南海和东海。那里地形复杂,海域广,苏-35的挂点多,油量足,正合适巡逻任务。

中俄合作就这样一步步走来,俄罗斯空军自己也用苏-35当主力,产量到2021年约95架。我们买的这批,是出口型SK版,性能基本一致。引进后,空军很快就编入部队,参与远海长航训练。俄罗斯那边,苏-35在自家空军中地位稳,帮着验证五代机技术。

不过,引进没多久,俄乌冲突在2022年2月开始。俄罗斯空军出动苏-35支援,起初表现还行,但损失来得快。第一架2022年4月在哈尔科夫被肩扛导弹打下来,之后7月在卡霍夫卡又丢一架。2023年5月,布良斯克和赫尔松各损失一架。俄罗斯空军整体飞机折损多,苏-35也没躲过,电子干扰没顶住密集火力。到2025年6月,库尔斯克方向又被击落一架,总共确认至少8架没了。这让我们空军看清了实战风险,苏-35机动再好,信息系统跟不上,也容易吃亏。

空军拿到苏-35后,初期一线任务多,2016年到2018年,参与南海巡逻和东海警戒。部署湛江基地后,替换了部分老苏-27,帮着监视海峡。空军组织对抗演习,苏-35对阵歼-10C和歼-16,结果显示机动强但雷达落后。歼-10C滚转快,翼载荷低,苏-35稳盘虽好,近战也吃力。歼-16挂载多,隐身涂层好,远距占据优势。

而且维护是个大问题。苏-35芯片元器件靠进口,空军得建独立体系,备件从俄罗斯运,成本高。发动机117S推力14吨,矢量设计先进,但寿命短,偏转慢。武器上,R-77射程实际50公里,R-73格斗弹离轴角小,远不如霹雳-15和霹雳-10。到2020年左右,苏-35退居二线,主力让给国产机。

现在,苏-35主要干远海巡逻,不用担心数据泄露。空军评估过,在台湾海峡监视上,它天线转60度,能覆盖广,但实战中隐身目标难抓。俄罗斯苏-35在乌克兰丢了8架,空军借此优化战术,避免低空冒险。总体上,苏-35帮空军练了手,但国产进步快,它地位就尴尬了。俄罗斯空军也靠它顶着,苏-57生产慢,苏-35成中坚。

苏-35未来定位的现实考量

空军对苏-35的定位,得从实际出发。服役不到十年,寿命还有20年,歼-20管制空,歼-16打远程,歼-10C防空,苏-35插不上主力。而机动是亮点,推重比1.11,加速快,但现代空战看信息和武器,苏-35短板多。

长远看,空军会继续用它巡逻远海,积累经验。成本控制是关键,空军倾向国产化,减少依赖。苏-35就当补充,帮着训练新人。

因此,这24架苏-35是过渡品,空军通过它看到了差距,推动自力更生。俄罗斯空军也面临挑战,但两国合作空间大。空军会平衡好资源,确保空中力量强。

来源:元衡防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