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000多只股票看得人眼花,怎么才能精准抓到那些‘趋势向上’的潜力股?”这是很多股民每天都在纠结的问题。今天就把一套“从5000到10”的筛股秘籍拆给你,基本面排雷、技术面抓趋势、资金面验真假,最后用选股器和手工精选把范围缩到个位数,每周只花半小时,就能找到
“5000多只股票看得人眼花,怎么才能精准抓到那些‘趋势向上’的潜力股?”这是很多股民每天都在纠结的问题。今天就把一套“从5000到10”的筛股秘籍拆给你,基本面排雷、技术面抓趋势、资金面验真假,最后用选股器和手工精选把范围缩到个位数,每周只花半小时,就能找到高胜率的标的!
一、第一步:基本面“排雷+定向”,先把烂股踢出局
选股票就像“选对象”,得先看“人品”(基本面)靠不靠谱。这一步要做的是:
- 看业绩增速:连续2-3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或者ROE(净资产收益率)≥15%,就像找个“收入稳定还能涨”的伴侣;
- 看财务健康度:资产负债率低于60%,现金流为正,把那些“负债累累、随时可能爆雷”的股票直接pass;
- 看行业前景:优先选新能源、AI、医药、消费升级这些高景气行业,就像跟着“风口”谈恋爱,成功概率更高。
举个例子,某新能源电池企业,连续3年营收增长超30%,ROE稳定在20%以上,资产负债率55%,现金流年年为正,这样的标的就值得放进“备选池”。要是遇到营收忽高忽低、负债高得吓人的企业,哪怕股价短期涨得猛,也别碰,很可能是“渣男股”。
二、第二步:技术面“抓趋势”,锁定已经“起飞”的个股
基本面过关了,接下来要看“颜值”(技术面),也就是股票的走势是否已经形成上升趋势。这得从周线和日线两个维度看:
周线级别:看大方向
- 10周均线向上,且股价收在10周或5周均线附近,说明长期趋势在往上走;
- 5、10、20、30周均线多头排列(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上方)且开口扩散,就像“梯子向上搭”,趋势非常明确。
日线级别:找切入点
- 20日、60日、120日均线多头排列,这是中期趋势向上的信号;
- 最近一根日线收盘价超过前期高点,且成交量放大,说明“突破有效”,资金在抢筹;
- MACD金叉(DIF线上穿DEA线)、RSI指标在50-70之间(强势但不过热),这些都是“买入信号”的组合拳。
比如某AI概念股,周线10周均线向上,日线突破前高且成交量放大,MACD金叉,这样的标的就可以重点关注。
三、第三步:资金/情绪“二次确认”,看有没有“大资金”撑腰
基本面和技术面都过关了,还得看看“家世背景”(资金面和市场情绪)硬不硬:
- 过去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累计为正,或者北向资金持续增持,说明“机构和聪明资金在进场”;
- 两市融资余额持续增加,板块换手率温和放大(2%-6%),说明市场情绪在升温,股票有“群众基础”。
就像谈恋爱,要是对方只有你一个人喜欢,可能走不长远;但要是“大家都觉得好”,那大概率错不了。比如某消费股,主力资金连续10日净流入,北向资金也在加仓,融资余额不断上升,这样的标的就更靠谱。
四、第四步:把筛选条件“写成公式”,用选股器批量筛股
前面三步的条件,我们可以把它“固化”成选股公式,比如在同花顺里设置这些条件:
ROE≥15 AND 营收增长率≥20 AND 资产负债率MA20 AND MA20>MA60 AND MA60>MA120 AND MACD.DIF>MACD.DEA AND RSI>50 AND RSI0
把这个公式放进“条件选股”里执行,就能从5000多只股票里筛出“候选池”,一般能缩到50只左右,效率直接拉满!
五、第五步:手工精选+风控,最后“人工把关”
候选池缩到50只后,还得人工核对财报、公告、估值(PE-band),把范围再缩到10-15只。同时做好仓位和止损规划:
- 跌破10周线或20日均线且放量,先减50%仓位;
- 趋势线彻底走坏(如20日与60日均线死叉),全部离场。
就像最后“见家长”,得再仔细确认一遍,避免前面的努力白费。
结语:筛股不难,难在“知行合一”
从5000到10的筛股过程,其实就是“先排雷、再抓趋势、验资金、用工具、人工把关”的闭环。每周花30-60分钟走一遍流程,就能找到高胜率的标的。
你平时选股最头疼哪一步?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筛股效率拉满!
来源:孔雀草坡上嬉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