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上午10:00,随着成都地铁10号线三期(武侯祠站-太平园站)、17号线二期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成功突破700公里,稳稳跻身全国轨道交通“第一方阵”,为这座城市的交通发展写下全新篇章。
9月17日上午10:00,随着成都地铁10号线三期(武侯祠站-太平园站)、17号线二期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成功突破700公里,稳稳跻身全国轨道交通“第一方阵”,为这座城市的交通发展写下全新篇章。
突破700公里:轨道交通能级实现新跃升
“线网功能与城市功能将更加有机融合”,这是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对700公里里程意义的核心解读。从实际影响来看,更大规模的线网首先为市民出行带来切实便利——目前成都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已达34%,位居全国第二;两条新线开通后,全线网车站数量增至444座,换乘站达65座,市民平均通勤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出行选择更丰富。
同时,织密的“地下”绿色出行网络还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据介绍,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占比提升,能直接影响城市拥堵指数,700公里线网将为成都道路畅通提供有力支撑。在区域发展层面,以17号线二期为例,这条贯穿中心城区西南至东北的线路,串联起龙潭总部经济城、西部智谷产业区等重点片区,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何川评价道:“2010年成都轨道交通从零起步,15年间实现从单线到700公里网络化运营的转变,充分展现了轨道交通的成都速度、成都品质和成都服务。”
突破700公里:“文商旅体+轨道”场景落地见效
“从机场到武侯祠只要10多分钟,太方便了!”9月17日,北京游客李琳乘坐10号线直达景区,将地铁列为成都之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如今,借助超7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游客可畅达成都都市圈上百个景点、赛事场馆和热门商圈,“文商旅体+轨道”的一站式出行场景已然成型。
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磊认为,轨道交通的高效便捷,让游客从“打卡式游览”转向“沉浸式体验”,有效推动“客流”变“客留”。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地铁已实现境外银行卡“直刷”乘车,“国际化服务+超大规模线网”的组合,进一步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旅客首选城市”。
此外,轨道交通还在加速推动客流转化为文旅“留量”、消费“能量”、经济“增量”。目前,成都轨道集团已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合作,打造辐射全国的港铁车站商业平台;TOD项目内,知名文商旅体品牌持续入驻,站内站外“轨道+百业百态”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新动能。
突破700公里:轨道交通产业协同再启新篇
17号线二期列车的平稳舒适体验,背后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斌介绍,该线路列车10余项核心大部件由成都本地企业供应,整车本地化配套率达76.25%;同时,列车还搭载“车辆360°外观图像故障检测系统”“轨道智能巡检系统”等智能设备,以科技创新保障出行安全。
当前,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汇聚中车成都、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涵盖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可提供“研发-制造-维保”一体化解决方案,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西部之首。对于未来,链上企业充满期待:罗斌希望进一步完善“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左邻右舍就是供应链”的协同配套体系;成都交控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超则期待搭建企业间信息互通、精准对接的通道,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随着运营里程突破700公里,成都轨道交通正以“链式发展”加速拓圈提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释放澎湃动能。
记者:任洁
编辑:多琪
“四川交通广播”视频号
视频也有料
四川交通广播
为美好生活加速度
来源:四川交通广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