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综合征”是什么?专家:这种病专找高敏感人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21:03 1

摘要:32岁的赵女士在骨折术后因持续疼痛与焦虑引发心脏危机、90岁的李爷爷则在老伴离世后陷入致命性心律失常。近日,陕西省人民医院接连收治两例特殊心脏疾病患者,两人最终均被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也就是俗称的“心碎综合征”。这两起病例敲响警钟,情绪或躯体应激竟能直接“击碎

32岁的赵女士在骨折术后因持续疼痛与焦虑引发心脏危机、90岁的李爷爷则在老伴离世后陷入致命性心律失常。近日,陕西省人民医院接连收治两例特殊心脏疾病患者,两人最终均被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也就是俗称的“心碎综合征”。这两起病例敲响警钟,情绪或躯体应激竟能直接“击碎”心脏,尤其是高敏感人群更需做好心脑防护。

32岁的赵女士一个月前意外摔伤导致右臂骨折,术后持续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让原本开朗的她变得情绪低落。后来,她突然出现胸骨后持续性绞痛,胸闷气短症状袭来时,心率一度飙升至200次/分以上。心电监护显示室颤,赵女士当场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经药物和电复律治疗恢复窦性心律后,胸痛胸闷仍反复发作。冠脉造影仅发现右冠脉痉挛,并无阻塞性病变,但心脏超声显示左室前壁、前间壁及心尖部运动幅度明显减低,呈现出应激性心肌病典型的“章鱼篓”样改变。

90岁的李爷爷在老伴离世后陷入深深哀伤,不久便开始反复晕厥,每次晕厥持续3至4分钟,还伴有恶心呕吐和双上肢不自主抽搐。医生起初怀疑是神经系统问题,住院期间多次捕捉到致命性的心室颤动。紧急电除颤复苏后,心脏超声显示李爷爷心脏结构正常但左室收缩功能差,左心室造影同样呈现“章鱼篓”样改变,排除急性血管闭塞后,也被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病院西院一病区主任赵媛介绍,应激性心肌病是由情绪或躯体应激引发的暂时性心脏功能障碍,因患者心脏造影形态类似日本章鱼捕捞篓而得名。发病时,人体在应激状态下会大量分泌儿茶酚胺,这种物质过量时会直接损伤心肌,导致心肌罢工和微血管功能异常。患者常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会晕厥、肺水肿。绝经后女性、高敏感人群、长期压力大以及经历亲人离世、手术创伤等重大生活事件的人,都是高危人群。

针对不同病因,医疗团队为两位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赵女士接受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循环支持,同时配合充分镇痛、控制心率等综合治疗,心功能逐渐恢复后成功撤除辅助设备;李爷爷在升压药、心率调控药维持生命体征的同时,从极小剂量开始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精细调整用药并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住“电风暴”,还闯过了急性心衰、肺部感染的难关。

参与救治的医生特别提醒,高敏感人群要认清自身容易受情绪、环境影响的特质,通过写日记、倾诉等方式释放情绪,学会拒绝过度压力,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的规律生活,定期关注心脏健康,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及时就医,尤其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后,更要留意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来源:西安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