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就值4500万美元?谷歌被曝天价洗脑广告,卫星图竟成“帮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9:52 1

摘要:2025年9月,以色列向谷歌提出请求,要求对部分敏感军事地点的卫星图像做模糊处理,这一举动与以色列应对来自也门方向的无人机袭击有关。谷歌没有多做说明,很快对相关地图数据进行了技术调整。

2025年9月,以色列向谷歌提出请求,要求对部分敏感军事地点的卫星图像做模糊处理,这一举动与以色列应对来自也门方向的无人机袭击有关。谷歌没有多做说明,很快对相关地图数据进行了技术调整。

紧接着,媒体曝光了一份金额高达4500万美元的推广合同,合同内容明确让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宣传加沙并无饥荒,要求该信息优先出现在谷歌搜索、广告和视频网站的用户视野中。这一套方案避开了联合国反复发布的紧急警告,与当地民众饥荒困局形成鲜明反差。

但根据加沙卫生局同期报告数据显示,因饥饿和缺营养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而那些本该引发全球关注的数据与声音,却在主流平台被新一波广告所淹没。平台上展现的画面充满了正常生活的表象:超市货架看起来琳琅满目,街头孩子手里还有零食。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真实的加沙平民正面对严重的食物短缺,几百个家庭失去了孩子。以色列几位高官在公开言论中甚至坦言可以切断加沙的水电供应,声称让当地人“要么饿着,要么投降”,但这些话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却被快速隐藏,反而官方广告不断刷屏。

外界这时才意识到,科技企业正在悄悄改变信息传播路径。谷歌与亚马逊早在一年多前就和以色列签下大单,联合搞起了云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为以色列的军队决策流程提供实打实的技术支持。

以色列网络安全部门负责人公开承认,这类技术加快了行动决策速度,让情报和舆论都能实现精准掌控。这就等于说,普通人每天刷到的新闻和视频,其实已经在隐形的算法中被“加工”过。有的内容被顶上热搜,有的声音被自动沉底,就连用于了解事实的地图画面,也能被悄无声息地处理得模糊一块。

看起来,这早就不是单纯的信息推送那么简单了。独立新闻机构在追查真相时,被谷歌平台的广告规则和排名机制拖慢速度,尽量把爆料内容往下压。爆出合同内情的Drop Site News发现,自己的揭露文章很快被刷下首页。

网友想获得更多有关饥荒和伤亡消息,实则需要极力搜索,才能找到原始数据,普通用户很难碰运气看到医疗机构的经历和数字。与此同时,谷歌和亚马逊靠这些服务赚得盆满钵满,云业务和广告营收一起飙升。

此时,有关专家发出警告,全球大型科技公司与国家权力一旦联手,数字世界就摆脱不了干预现实的命运。一边用技术方案帮助中东地区的军事推进,一边靠广告业务在全球调控大众视线,谷歌和以色列的合作模式,已经走出“中立”的那条界线。

不少批评者指出,科技巨头这样做,不只是赚了钱,更是直接参与到维护国家宣传、操控大众话语权的链条中去了。可平台面对舆论时,却喜欢把这类批评贴上污名,轻轻带过有关“干预战争宣传”的质疑。

加沙之殇随着科技介入加深,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真实信息越来越少。广告和算法让遭难者的日常成了被美化、被包装的标签。科技企业本应扮演中立信息通道的角色,可在加沙问题上,事实被层层掩盖。

用户面对的,是精心剪辑的宣传片而不是现场的惨状。数字空间的每一步变化,都指向了一个核心现实:当信息通路落入利益和权力联手手中,公众看到和认知的真相,会一步步被悄悄改写。

科技与冲突不再是两个平行话题。谷歌的参与说明,一旦商业利益与国家目标重合,虚假的叙事很容易取代真相。这种情况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资源、利益和权力交缠下逐步铺就的。如果一直没有更严格的监督和限制,公众很难再在数字世界里分辨真实与宣传。而对加沙平民来说,失去的不只是信息和声音,更是被世界看见的机会。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