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情绪管理”大师的逻辑,你说早餐没买单我就再买一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14:31 2

摘要:现在在大家都在讲"情绪管理"的时候,一部尘封了15年的商战剧突然又翻红了,那个被骂"极度冷血"的丁元英,用样板级操作改变了很多管理学理论。

现在在大家都在讲"情绪管理"的时候,一部尘封了15年的商战剧突然又翻红了,那个被骂"极度冷血"的丁元英,用样板级操作改变了很多管理学理论。

其中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情绪管理能力。

无论他面对的是什么处境什么是非或者是场面,他总是能淡定的面对,可见他的情绪之稳定!

图片来自网络

2008年播出的《天道》在豆瓣已经升到9.2分。

当年观众都在骂的"犭社会人格"男主丁元英,如今被奉为职场标杆。

早餐摊子上,穿着普通衬衫的男人正安静吃馄饨。

老板娘突然拦住他:

"诶诶诶,你怎么走呢?没给钱就想走?"

男人愣了两秒,掏钱再付一次转身就走,这要是换个人,可能就跟他理论起来了。

在那个没有电子支付的年代,你给了钱也没有什么凭证,他要费口舌那个小摊的老板娘纠结半天。

图片来自网络

甚至旁边的保安都帮他证明了给了钱,他依旧是重新支付了一次。

这个叫丁元英的男人,因为不想自己帮德国人赚钱,刚经历私募基金被冻结禁止入行的行业惩罚、账户只剩18万的“绝境”。

他是吃不起这份早餐?当然不是?那个年代有十八万的人,也算是一个有钱人。

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被贬龙场时的缩影:

1508年,王阳明面对湿气横生的山洞,笑着对书童说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图片来自网络

当欧阳雪把餐费从1000抬到3000时,别人都在问"这能忍?"。

丁元英毫不犹豫的在“金钱损失”和“尊严妥协”两难的时候,选择了保留尊严,他知道若妥协则暴露了自己的性格弱点:

"明年这时候,记得请我喝酒。"

他只是一句打趣将事情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1997年索罗斯狙击泰铢引发金融危机。

泰国央行行长在记者会上暴跳如雷怒骂索罗斯。

可是索罗斯却是充耳不闻。

顶级玩家的情绪,从来不在别人的手里。

图片来自网络

就像丁元英说的:

"要是吵架能解决问题,华尔街成菜市场了。"

....

后来王庙村扶贫项目。

叶晓明们拍桌子骂街时,丁元英则是在院子里逗野猫玩一点也不在乎他说什么。

叶晓明之所以这么恼火,就是因为丁元英作为项目的策划者没有出资,他心里极度不平衡,而忽视了丁元英在项目中的作用,他这是典型的吃大户思维。

丁元英能看不明白?当然不是,他只是看明白了也不去跟他计较,要是两人因为这件事大吵一架,那么这个项目就不要做下去了。

有人说丁元英是PUA的大师,我倒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心理学专家。

当全村人都还围着"井底之蛙"的观点吵的不可开交时,他早就站在云端看井底的蛙。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极致理性真那么心理健康吗?

要我说,他并非刻意的压制自己的想法,他是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做出的一种本能行为。

芮小丹牺牲时他的平静,像极了2021年某个科技企业老版,听闻妻子车祸后的第一反应:

"立即启动第二套计划"。

"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假如没有极强的心理定力,很容易就被深渊吞噬。

...

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他曾经就说过:

"真正的高手,既要有佛陀的大慈大悲的心态,也要有修罗的果敢决绝的打算。少一样一事无成"

丁元英显然没有偏科了,最起码在在坠入深渊之前,他是一个性格平衡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全网跟风学丁元英"情绪稳定",不过大部分是学不到精髓的。

他们不可能在被人算计、身败名裂、甚至面对死亡的时候保持那种绝对的定力。

真正要想偷师的,是他构建认知护城河的那种方法:

做一个第三旁观者:每天花15分钟扮演"事务的旁观者"。

当年诸葛亮在茅庐,就是这么推演天下大势的,要不是他有第三视觉,他也不可能有那么准确的判断。

随时给自己情绪浇冷水:学学丁元英在馄饨摊的操作,把每次冲突当成系统堵漏,堵上之后就直接点"不再提醒"。

打造认知的新高地:叶冯刘三人组像极了在熊市割肉的散户,他们没有突破认知的高墙,只是问到了墙内的花香而已。

记住彼得·林奇的话:"街边擦鞋匠都在谈股票时,就该警惕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丁元英是通透,有人骂他是犭社会。

但看看现实你就知道:2022年,某个互联网大厂裁员时,那些又哭又闹又拉横幅的人的反而拿不到N+3赔偿。

冷静谈判的却能带着资源跳槽,他们的老版欣赏这种用理性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最好的策略"。

丁元英的"不争",本质上是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拿捏。

就像当年李嘉诚面对刺头记者挑衅时说:

"我办公室挂着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但也必须警惕这种思维得陷阱!

2011年乔布斯被病痛折磨时,如果也学丁元英的"不解释",可能就没有告别发布会那句动人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精准判断这件事的本质,事这么做的前提

图片来自网络

丁元英听《流浪者之歌》,能分辨三个不同版本穆特、海菲兹、弗雷德曼的差异。

像他这种极敏锐的人,怎么可能真的是麻木?

他不过是把情绪调成了静音模式,排除了对自己不利的外界干扰罢了。

下次遇到糟心事时候,不妨学学丁元英在馄饨摊的做法:

掏出手机打开付款记录微笑,转身时轻声说句"老版,我付款了"。

而不是摔了凳子指着对方鼻子骂街。

(参考资料来自公开权威资料,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娱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以下为部分公开资料截图:《王志文看到《天道》中“丁元英”这个角色后大吼一声:这个谁也别和我抢!》----中国国情2024-04-01; 《《天道》里丁元英宁愿受世人唾弃和指责,也要坚持放弃医治父亲,原来是这个原因》 中国网资讯 2023-04-24;

来源:山中微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