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焊接检验绝非仅为检测缺陷 —— 它更关乎保障安全、确保结构完整性,以及维系客户的长期信任。通过在焊前、焊中、焊后三个阶段实施系统化检验,我们能大幅降低风险、减少返工,并避免项目延误。
焊接检验绝非仅为检测缺陷 —— 它更关乎保障安全、确保结构完整性,以及维系客户的长期信任。通过在焊前、焊中、焊后三个阶段实施系统化检验,我们能大幅降低风险、减少返工,并避免项目延误。
焊前检验(Pre-Welding):
焊接工艺规程(WPS)审核—— 核实接头类型、材料兼容性及预热要求。(注:WPS 为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的缩写,即焊接工艺规程,是指导焊接作业的核心技术文件,明确焊接参数、材料、步骤等关键要求。)
焊工资质审核—— 确保焊工持有有效的焊工资格考试(WQT)证书、相关认证,并符合规范要求。(注:WQT 为 Welder Qualification Test 的缩写,即焊工资格考试,用于验证焊工操作特定焊接工艺的能力。)
材料验证—— 检查材料试验报告(MTC)、填充材料与母材的兼容性,以及材料可追溯性。(注:MTC 为 Material Test Certificate 的缩写,即材料试验报告,包含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关键检测数据,是材料合格的重要证明。)
装配检验—— 检查根部间隙、坡口角度、接头对中性及表面清洁度。环境与预热控制—— 监测环境温度、防风措施落实情况及预热温度。参数监测准备—— 确认焊接电流、电压、极性及焊接速度等参数设置。焊中检验(During Welding):
焊接耗材管控—— 检查焊条 / 焊丝的烘干与储存条件、有效期,并确保可追溯性。(注:部分焊接耗材如低氢型焊条需提前烘干并保温储存,以防焊接时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
电弧状态观察—— 监控电弧长度、焊道成形、飞溅量及摆动手法是否符合要求。层间检验—— 检查焊渣清理情况、弧坑填充质量及层间焊道衔接效果。
(注:“crater filling” 指弧坑填充,焊接结束时若弧坑未填满,易产生裂纹,需重点检查。)
目视检验(VT)—— 实时排查气孔、咬边、未熔合、裂纹等表面缺陷。(注:VT 为 Visual Testing 的缩写,即目视检验,是最基础、最常用的焊接检验方法,可快速识别表面可见缺陷。)
尺寸检验—— 检查焊缝尺寸(如高度、宽度)、接头对中性及焊缝位置精度。无损检测(NDT)—— 通过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超声波检测(UT)、射线检测(RT)等方法,检测表面及内部缺陷。(注:NDT 为 Non-Destructive Testing 的缩写,即无损检测,无需破坏工件即可检测缺陷:MT/PT 多用于表面缺陷检测,UT/RT 可检测内部缺陷,如内部裂纹、未焊透等。)
焊后热处理(PWHT)检验—— 核实加热速率、保温时间及冷却速率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注:PWHT 为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的缩写,即焊后热处理,用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力学性能,常见于厚壁工件或高强度钢焊接。)
检验报告(WIR)编制—— 记录焊工编号、所用 WPS、焊缝合格状态等信息。来源:焊接之家WELD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