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致歉引不满,贾国龙认知偏差,错在哪仍不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7:49 1

摘要:起初这条微博关注度并不高,但不久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表示西贝“从未使用预制菜”,并引用了行业通知中对于“料理包”的定义。随后双方发生争执,引发了大量关注。

最近,罗永浩发文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并用上了“恶心”这个词。这条微博把西贝餐饮迅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

起初这条微博关注度并不高,但不久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表示西贝“从未使用预制菜”,并引用了行业通知中对于“料理包”的定义。随后双方发生争执,引发了大量关注。

事情发生后,贾国龙在6月19日晚上进行直播,为企业澄清“没有使用预制菜”的立场。

从西贝的角度来看,其实对“预制菜”的理解并非全无依据。根据2024年相关部门发布的《餐饮行业预制菜监管通知》,明确提到“料理包”这一类标准化成品食品属于预制菜,而中央厨房提前加工的半成品并不直接等同于“预制菜”。

但在直播中,西贝邀请媒体参观后厨,试图以“公开透明”重建信任。可这场直播却意外暴露了更多问题。

观众看到的是,厨房里出现了保质期两年的冷冻西蓝花、没有鸡肉的鸡汤、冷藏时间长达一年的羊腿,以及部分员工无法出示厨师证件。这些细节成为了新的争议焦点,也让“现炒”这个品牌承诺受到质疑。

西贝多年来主打“健康、适合带孩子”的品牌形象。但直播中暴露出的厨房操作,与这一宣传形成了明显差异。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而是不能接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以“现炒”的名义消费预制菜

贾国龙的回应方式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他在公开信中写下“顾客虐我千百遍”,试图表达委屈。但这一说法被认为是“情绪化”,没有体现企业应有的危机应对态度。

在品牌危机当中,创始人亲自回应并非错误,但如果缺乏专业公关意识,就容易把问题扩大。贾国龙在直播中强调“我们一万八千名员工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罗永浩”,这不仅没有树立起企业形象,反而让消费者和品牌站到了对立面。

而在定价问题上,消费者的质疑也并非毫无依据。十几年前,西贝以人均七八十元的价格,提供的是现场制作、新鲜食材。现在,一份烤羊排239元,配菜使用冷冻蔬菜,很多消费者感受到的是“价格涨了,品质却没提升”。

真正让人不满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体验与宣传之间的差异。对比之下,像萨莉亚这样的品牌,虽然也长期使用预制食材,但因为价格透明、定位明确,消费者反而接纳度更高。

这场风波的本质,其实并不复杂。西贝试图把问题定义为“企业与网红之间的争议”,但真正失控的地方在于,它低估了消费者的判断力,也忽视了信息透明的基本要求。

消费者关心的不是罗永浩说了什么,而是西贝到底做了什么。如果西贝能在事件初期就正面回应,承认部分预处理食材的使用,并解释其背后的供应链逻辑,或许局面不会如此失控。

西贝在这个节点上被推上风口,不完全是因为它做得最差,而是因为它的品牌定位与实际产品之间,存在明显偏差。

目前,西贝已发布道歉信,但依旧未能平息舆论。在公众看来,这封道歉信缺乏诚意,仍在回避“是否误导消费者”的核心问题。当消费者开始质疑一个品牌的基本诚信,那就不再是价格、口味或服务的问题

而贾国龙与西贝的这场风波,不只是一次舆论事件,更是一次关于企业如何面对公众认知差异、如何处理品牌形象与现实经营之间冲突的案例。

在当下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信息越来越透明的环境中,品牌要赢得信任,靠的不是情绪,而是清晰、坦诚与尊重

来源:老徐述往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