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刚过去的96小时里,一个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把西贝和罗永浩卷进了一场激烈的舆论风暴。
在刚刚过去的96小时里,一个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把西贝和罗永浩卷进了一场激烈的舆论风暴。
起初,只是一条微博吐槽,结果演变成一场舆论拉锯战: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亲自下场回应,罗永浩连发数十条微博,直播、悬赏、检测食物烹饪时间……西贝回应、致歉、调整,整个事件跌宕起伏,热搜不断。
但这场风波背后,真正撕开的是中国老板们最该补的一课:
如何理解“黑粉”,如何聆听批评,如何面对真诚。
“黑粉”这个词,很多老板一听就皱眉,觉得是找茬、泼脏水、无理取闹。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
真正的“黑粉”,往往是曾经的拥趸,失望之后才变得愤怒。他们不是天生来破坏的,而是对品牌还有期待的人。
罗永浩就是典型。他不是“讨厌”西贝,而是因为“曾经喜欢、信任”,所以当他觉得被欺骗时,反应才会这么猛烈。
如果西贝只把罗永浩当作一个“捣乱分子”,那这场风波就注定收不住。但西贝最后选择了致歉、调整,承认消费者有“知情权”,这才避免了更大的公关灾难。
这不是第一次企业因为“黑粉”翻车,也不是第一次因为“听劝”翻身。
小米,最早被骂成“组装厂”,雷军亲自上论坛听用户吐槽,逐步提升品控,今天成了全球第四家发布自研3nm芯片的公司。
胖东来,被举报“擀面皮操作台不卫生”,不仅调查整改,还补偿顾客近900万元,甚至奖励举报者10万元现金——真诚得让人没脾气。
“黑粉”不是敌人,是品牌的期中考试卷。你不答,它就挂你;你认真写,它就给你分。
企业最怕什么?不是差评,而是没人说话。
最怕的是用户连吐槽都懒得吐槽,直接转身离开。
很多老板不理解,为什么现在消费者越来越“难伺候”?其实不是难,是更清醒了。
过去用户是“顺从者”,今天变成了“参与者”。他们不仅消费产品,还参与定义品牌价值。
这时,老板的“态度”就成了品牌的生命线。
雷军被骂,小米道歉、调整、发布“13个问题回应”;胖东来被喷,立刻整改、赔偿、写调查报告;海底捞犯错,先宽容被骂,后反应过来补偿千万元,才挽回口碑。
这一切背后,其实就是一个道理:
态度在前,行动跟上,品牌才有未来。
反观很多“玻璃心”的企业,一被批评就删帖、封号、维权,结果不是平息风波,而是火上浇油。
你越怕用户说话,用户就越想说;你越想堵住嘴,用户就越要吵起来。
这次罗永浩和西贝的交锋,说到底就是一次用户和品牌之间的“关系复盘”。
西贝想上市,目标是2026年千亿市值。但上市前遭遇这样的信任危机,恰恰提醒所有企业:用户不是工具,用户是镜子。
你是什么样子,镜子就照出什么样子。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里,用户不再是沉默的消费者,而是产品的“合伙人”。他们的每一条差评、每一次吐槽,都是在帮企业“找盲点”。
真正聪明的企业,不是怕黑粉,而是学会“爱上黑粉”。
因为他们的批评,让你看清自己;他们的失望,提醒你哪里做得还不够好;他们的愤怒,暴露出你的短板。
只有听见这些声音、回应这些情绪,一个品牌才有资格谈“长久”。
这场风波里,罗永浩不是主角,西贝也不是唯一受考验的对象。
真正被考验的,是所有还在经营企业、做品牌、搞产品的老板们。
你有没有勇气面对批评?有没有耐心听懂用户?有没有诚意改进不足?
商业世界不像考试,考砸了还能补考。用户离开了,就真的不会再回来。
所以,真诚,是商业世界里最贵的“成本”,但也是最划算的“投入”。
会挨骂的老板,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
爱上黑粉,是老板们最该补的一课。
来源:亓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