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从六个方面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3:11 1

摘要: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哈市各小学、初中每周要达到5节体育课(含体活课)、每日体育综合活动不低于2小时,各区县(市)应至少设置1个中小学专职教练员岗位……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将从课程、师资、场地器材、比赛、活动和体质监测等六个方面推进中小学体育工作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哈市各小学、初中每周要达到5节体育课(含体活课)、每日体育综合活动不低于2小时,各区县(市)应至少设置1个中小学专职教练员岗位……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将从课程、师资、场地器材、比赛、活动和体质监测等六个方面推进中小学体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每课时体育课程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哈市要求各中小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方案规定体育课时的基础上,义务教育学校要达到每周5节体育课(含体活课),高中(中专)要达到每周3节体育课(含体活课),且每课时体育课程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各中小学校体育教师要确保将“三大球”及冰雪体育项目的技能教授到位。

在软件建设方面,哈市将强化数字赋能体育课堂教育,开展运动手环进校园项目,共同分析诊断,找差距、补短板,提高体育课堂质量。

各区县(市)至少设置1个中小学专职教练员岗位

2025年,哈市将推进各区县(市)应至少设置1个中小学专职教练员岗位,推动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专兼职教练员。

同时,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做好区域内体育教师调配和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全面摸排体育教师的特点和专长,建立全市各专项体育教师专家库,为提升全市体育工作做好人才储备。

推进智能AI体育测试设备推广应用

根据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在操场显著位置标明跑道距离,方便学生运动时计数,学额大、操场小的学校要科学设计跑步路线,确保学生按年级达到省教育厅规定每次跑步的目标。

同时,哈市将加快提升校园体育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AI体育测试设备进校园,用于学生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

全市各中小学校将落实好学生每日体育综合活动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每日开展累计时长不少于1小时全员性的上下午两次大课间活动,两次大课间的其中一次活动安排中等及以上强度体育锻炼内容(如跑步)。

2025年秋季学期起,哈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各中小学校要不断丰富课间活动内容,将课间操场打造成孩子们释放天性、培养综合能力的舞台。

围绕“三大球”及冰雪项目开展四级联赛

市教育局将以地域、实际校情、学情为考量,明确学生体质提升将以校园足球为引领,围绕“三大球”(足、篮、排)“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及冰雪项目(短道速滑、冰壶等)开展“班校区市”四级联赛。其中,对于“三大球”特色(基点)学校,要求其每班每学期不少于3场比赛。

同时,市、区县(市)、校每年组织一次学生夏(冬)季运动会或体育节,主办方要确保赛事及活动参与人数,市级层面不少于学生总数的15%参与,区县(市)级层面不少于学生总数的30%,全市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一次校级以上冰雪体育活动。该内容旨在深入实施体教融合,并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试点工作办法,加快探索实现“三大球”和冰雪项目的校园后备人才“一条龙”培养体系。

精准运用平台数据关注学生视力状况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过程监管,突出加强“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管理工作,并精准运用“黑龙江省学生健康管理平台”数据,关注学生视力状况,科学制定学生体质提升计划。

同时,市教育局将开展市、区县(市)两级体质健康抽测,并完善定期讲评和通报制度。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